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小乌桂汤由陈宝田教授所创立,该方由《千金要方》的小续命汤、《金匮要略》的乌头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三个经方的合方加减,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痹证,具有疏风通络,散寒除湿,益气养血的作用.陈宝田教授认为,顽固性痹证多因风寒湿邪阻滞经络肢体关节,且邪实甚重,非一般之剂能除之.临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加全蝎以加强通络止痛之力;多发性动脉炎加黄连解毒汤,以增清热解毒之功;退行性骨关节病及年老病久、体质虚弱明显者,加独活寄生汤以补肝肾,强筋骨;寒盛者,加大辛温药量;化热者则减辛温药量,并加大黄芩、知母、白芍之用量.  相似文献   
2.
孕妇内环境变化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是产科研究和急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就226例孕妇血清钙测定结果及其对胎儿双顶径和新生儿身长、头围、胸围的影响作一分析。一、临床资料我们于1990年1月至1990年10月,对我院产科门诊305例孕妇进行36周空腹血钙及其胎儿双顶径测定;并对在我院分娩的226例新生儿  相似文献   
3.
郑玉珊  李伟杰  冯崇廉 《中医学报》2019,34(9):1930-1935
目的:观察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的急性毒性,为其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5个不同剂量组,每组4只,雌雄各半,分别为128.23 mg·kg~(-1)组、276.27 mg·kg~(-1)组、595.20 mg·kg~(-1)组、1 282.32 mg·kg~(-1)组、2 762.67 mg·kg~(-1)组。用生理盐水将疏肝消脂Ⅲ方胶囊配制成混悬液进行灌胃给药,24 h内灌胃3次,最后1次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体质量、一般情况、中毒症状与死亡情况。另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根据小鼠灌胃可承受的最大体积给予最大剂量疏肝消脂Ⅲ方胶囊,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4 h内灌胃3次,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中毒表现等。结束观察期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并解剖小鼠,肉眼观察其主要脏器是否发生病变,采血测定其血液学指标,计算主要器官脏器系数,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5个剂量组小鼠均无中毒及死亡现象,无法测出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的半数致死量。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给药前后一般情况良好,进食、饮水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前、给药后第3天、第6天、第9天、第12天及第14天的体质量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血液学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疏肝消脂Ⅲ方胶囊组小鼠各脏器组织病理切片均未发现异常病理学改变。结论:疏肝消脂Ⅲ方胶囊对小鼠的进食、饮水量、体质量及主要脏器无明显毒性反应,急性毒性反应低,临床常用药物剂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桂枝-甘草"配伍是《伤寒论》中用药频次最高的药对,在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的各方中常常可见桂枝甘草配伍加减。张仲景运用桂枝甘草配伍治疗心律失常的方剂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苓桂术甘汤等。桂枝甘草配伍的特点是辛甘合化,温通心阳,其作用得到了现代药理研究的佐证。临床上,功能性心律失常多由自主神经功能失常所致,辨证多为气阴两虚、心神不安,以益气养阴、重镇安神为法治疗,常用炙甘草汤或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器质性心律失常以冠心病、风心病、缓慢型心律失常多见,辨证各异,可以桂枝、甘草分别加味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行环状电切术活动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围术期品管圈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围术期品管圈活动,对比行环状切除术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品管圈实施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行环状电切术的慢性宫颈炎患者经品管圈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0.05),患者术后无疾病复发。结论:对行环状电切术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品管圈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