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目的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PLC-Q-Orbitrap MS/MS)技术分析膝痹宁的药物活性成分, 通过干预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代谢因素探讨膝痹宁软骨保护效应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制备膝痹宁水提物, UPLC-Q-Orbitrap MS/MS技术分析膝痹宁的活性成分。将大鼠分为空白组、KOA组、膝痹宁组, 提取大鼠软骨组织, 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形态; 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PPAR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1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取各组大鼠血清完成代谢组学分析。  结果  经鉴定, 膝痹宁含活性成分56种; 组织学切片提示膝痹宁具有软骨保护作用, 并能上调KOA大鼠软骨组织PPARγ、PGC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 < 0.05, P < 0.01), 降低MMP3、MMP1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 < 0.05, P < 0.01);此外, 代谢组学研究发现, 膝痹宁对13种KOA差异代谢物存在干预作用, 涉及10条代谢通路。  结论  膝痹宁具有多种药物活性成分, 其KOA软骨保护效应与药物活性成分对KOA的代谢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HMGB1研究“易层”贴敷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滑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易层组。KOA模型通过碘乙酸钠构建,造模成功后,易层组外敷“易层”贴敷28 d。末次给药后腹主动脉采血并提取各组滑膜组织,HE染色观察滑膜炎症;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抑炎因子IL-4、IL-10、TGF-β含量;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滑膜HMGB1及α-SMA、TIMP1、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和基因表达量。结果 HE染色显示易层组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显著减少,排列较为规则;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易层组较模型组IL-1β、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IL-4含量明显升高(P<0.05),IL-10、TGF-β含量明显降低(P<0.05),易层组较模型组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HMGB1及α-SMA、TIMP1、CollagenⅠ、CollagenⅢ的蛋白和基因水平在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表达增加(P<0.05),易层组较模型组表达下调(P<0.05)。结论 “易层”贴敷能够抑制滑膜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平衡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属于痹症范畴,包括"痛痹"、"膝痹"和"骨痹"等,主要病理特征为滑膜炎症、软骨破坏、软骨下骨病变,造成长期慢性疼痛,最终可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甚至残疾不得不行关节置换,给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KOA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项针对KOA的非手术指南中指出,其发病可能与生物力学改变,基质金属蛋白酶(MPP)激活活化,炎症因子分泌,软骨、软骨下骨和滑膜病变等相关,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手法整复治疗Colles'骨折,观察腕部影像学指标改变的影响.方法 分别运用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试验组47例)和传统整复手法(对照组45例)治疗Colles'骨折,对整复前后的腕部影像学指标(掌倾角、尺倾角、侧方和短缩移位)的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试验组对Colles'骨折后掌倾角、尺倾角、侧方移位、短缩移位的首次矫正复位优于对照组(P<0.05,P<0.01);末次复诊掌倾角、侧方移位指标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相当,尺倾角、短缩移位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2组骨折复位的痊愈率分别为78.72%、62.22%,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在Colles'骨折治疗中具有其优势,为骨折的复位、腕关节稳定和功能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耐热芽孢杆菌(Thermophilicbacillus)XJT9503保藏、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及7,25,250,3000L发酵罐的中试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耐热芽孢杆菌XJT9503高温中性蛋白酶的中试发酵工艺.在3000L发酵罐上控制罐温为46℃、转速180r/min、通气量4L/(L·min),培养18h后发酵酶活最高达13240U/mL.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易层贴敷疗法对骨性关节炎(OA)中滑膜炎症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及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及治疗组通过切断兔左后肢前交叉韧带获得OA模型,术后6周外用易层贴敷;术后8周处死动物,取滑膜行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PCR检测IL-1β、MMP-1及MMP-13的含量及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测定模型对照组滑膜中MMP-1及MMP-13含量明显高于治疗组,正常组中含量最低;荧光定量PCR测定模型对照组中MMP-1及MMP-13的表达量最高,正常组最低;正常组滑膜中IL-1β表达明显最低,模型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易层贴敷疗法能有效抑制滑膜中MMP-1及MMP-13的表达,从而降低了软骨基质的降解,缓解OA的进程,仍需进一步研究其具体的作用靶点,完善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自1997年—2004年,本院147例肱骨干骨折病人行保守或手术治疗,其中10例肱骨干粉碎性骨折,骨折经复位和夹板或悬吊石膏固定,治疗不满意,笔者选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加夹板固定进行治疗,术后给予加味桃红四物汤内服,其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男7例,女3例;年龄22 ̄72岁,平均50岁;右8例,左2例;闭合性骨折9例,开放性骨折1例;A O分型B2型2例,B3型4例,C 1型2例,C 2型2例;手术时间,伤后4 ̄96h,平均26h;住院天数7 ̄19天,平均14天。2治疗方法臂丛麻醉后平卧,上肢置胸前位。先行肱骨远端螺纹钉置入,取肱骨远端外侧小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Netrin-1介导感觉神经萌发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大鼠疼痛行为的影响及温经活血外治法的干预作用。方法 随机将30只大鼠平均分为空白组、KOA组及外治法组。KOA模型通过前交叉韧带横断术构建,造模成功后,外治法组使用温经活血外治法代表方——“易层”贴敷28 d。给药完成后各大鼠腹主动脉采血并提取各组滑膜组织和背根神经节(Dorasal root ganglion, DRG)组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观察滑膜炎症,神经镀银染色滑膜观察神经萌发;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疼痛介质P物质(Substance p, 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含量;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滑膜组织Netrin-1、CGRP和DRG组织神经元表面受体结直肠癌缺失基因(Deleted in colorectal cancer, DCC)、非协调同源-5(Unco...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拇外翻32例(40足),其中男3例3足,女29例37足;年龄22~80岁,平均57.57岁;病程2~32年,平均14年;轻度9足,中度31足。术前患者合并拇囊炎,伴有第1跖趾关节周围疼痛并存在负重行走时疼痛加重。手术前后拍摄足负重正侧位片,比较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拇外翻评分(AOF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获得了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2个月。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跖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前HVA、IMA分别由(32.08±5.59)°、(11.63±2.24)°减小至术后12个月的(10.31±4.36)°、(5.0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分由术前的56.75±6.42提高至术后12个月的88.80±3.99 (P0.05)。结论: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畸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为拇外翻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骨折经常合并软组织损伤,特别是在高能量损伤状态下,软组织往往首先遭受冲击,产生严重损伤。没有良好的软组织覆盖,骨折通常难以愈合,因此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修复,是临床骨科医师经常面临的难题。自1992年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博士发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以来,让各种软组织缺损和感染的治疗变得简单快速有效,该技术使创面处于一个全表面封闭负压引流状态,促进创面、腔隙内的渗液、坏死组织及时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