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益气除痰法延长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法延长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期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按肺郁痰瘀型、脾虚痰湿型、阴虚痰热型及气阴两虚型四型辨证施治,辨病治疗以益气化痰法为主,辨证治疗分别以宣肺除痰、益气除痰、滋阴化痰、益气养阴法为主.用乘积极限(K-M)法分析不同证型的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结果:肺郁痰瘀型、脾虚痰湿型、阴虚痰热型及气阴两虚型肿瘤总缓解率分别为9.1%、23.6%、11.5%、13.2%(P<0.05);瘤体总稳定率分别为69.7%、77.8%、69.2%、78.9%(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8天、401天、300天和326天(P>0.05);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5.63%、51.53%、41.95%、46.01%(P>0.05).结论:益气化痰法可使Ⅲ、Ⅳ期NSCLC的中位生存期达到9个月,与化疗配合应用可达到12个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有效治法.其中,脾虚痰湿型患者中位生存期达到13个月,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超声显像诊断在玻璃体切除术前选择适应症、以及术后随访观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玻璃体混浊的病例使用一般方法难以窥入,阻碍了玻璃体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而超声检查财不受屈光间质混浊的影响,依其超高频声束在组织内的传播和界面反射原理直接显示玻璃体病变的部位、形态、密度、范围、活动度,以及与视网膜的关系,为手术提供了十分有用的资料。本文对50例行玻璃体手术的病人进行了术前、术后的超声探查,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肺癌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100例肺癌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材料与方法选择100例中晚期肺癌,其中鳞癌39例,腺癌19例,未分化癌16例,组织类型不明26例。插管最少1次,最多6次,平均3次。结果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40例,缓解率达63%。病情稳定31例,总有效率达94%。1年以上存活率达75%。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本文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王树堂  周岱翰  林丽珠 《河北医药》2011,33(15):2261-2262
目的观察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影响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06例病例分为中医组、中药介入组和化疗介入组。其中,中医组辨证1口服中服汤剂,中药介入组经肝动脉灌注羟基喜树碱或亚砷酸注射液,并常规碘化油栓塞,化疗介入组予常规肝癌TACE化疗用药。以生存天数为终点观察指标,用K-M法进行生存分析,计算生存率。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病例306例Ⅲb/Ⅳ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中医组254例,中药介入组38例,化疗介入组14例。失访49例。经K—M法分析,中医组中位生存期255d,半年累积生存率为65.6%,1年累积生存率为46.1%,18个月累积生存率为20.47%。中药介入组中位生存期286d,半年累积生存率为69.1%,1年累积生存率为33.7%,18个月累积生存率为5.61%。化疗介入组中位生存期271d,半年累积生存率为84.42%,1年累积生存率为25.32%,18个月累积生存率为0。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分级、既往治疗及中医证型、病程、静脉侵犯为对预后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结论肝功能分级、既往治疗为有利的预后因素,病程、静脉侵犯、中医证型(肝肾阴虚)为不利的预后因素。晚期肝癌积极、恰当的治疗仍可使患者生存受益,中医药对于晚期肝癌具有一定的疗效,介入治疗不能明显延长晚期肝癌的生存期,但对于严格选择适应证的患者可有生存受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动物与尸体实验,探讨经皮颈椎间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经22例患者治疗观察,均有效,优良率达82%,无并发症发生。本文提出了颈前区经皮穿刺插管的安全路径、适应证与禁忌证,介绍了治疗方法,对其治疗机理、效果评价、注意事项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孕妇阴道分泌物内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升高是否可预测早产 ,作者对 96例孕期 2 2~ 32 w的孕妇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 :(1 )足月分娩者 (n=5 4)阴道分泌物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为 2 .6± 2 .5μmol/L。 (2 )有早产征象但仍足月分娩者(n=1 6 )则为 3.9± 4.2μmol/L。 (3)早产者(n=9)则为 1 1 .3± 6 .8μmol/L;胎膜早破且早产者 (n=1 7)则为 1 7.2± 9.7μmol/L,均显著高于足月正常分娩者。作者对阴道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预测早产的意义进行了评估 ,以 8.8μmol/L作为临界点 ,则判定早产的最大准确率达 94.9% ;而敏感度、特…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对提高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察中医药在提高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中的作用,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按1:1:1比例分成中医组、中西医组以及西医组,临床试验在6家医院进行,纳入研究的合格病例294例,其中中医组99例,中西医组103例,西医组92例。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主要终点指标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结果】中医组、中西医组、西医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2d、355d、236d,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5.38%、48.86%、42.17%(组间比较,P=0.450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3组分别为187d、239d、180d,1年累积疾病无进展率分别为33.22%、37.44%、28.28%(组间比较,P=0.2890)。【结论】由于样本量的原因,组间比较未出现显著性差异,但就总体趋向来看,中医药治疗可使Ⅲ、Ⅳ期NSCLC的中位生存期达到近10个月,与化疗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生存期至近12个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小脑幕上及幕下血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脑幕上、幕下血肿均为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应属于硬膜下血肿的范畴,为其中的特殊类型,硬膜下血肿在颅脑外伤中多见,但其特殊类型小脑幕上、幕下血肿则罕见,既往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往往把其看作蛛网膜下腔出血。本文主要探讨小脑幕上、幕下血肿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王树堂 《新中医》2009,(7):107-108
癌症是一组可影响身体任何部位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百余种疾病的通称。据预测,从2005~2015年,将有8400万人死于癌症。中医肿瘤学可以在癌症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周岱翰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从事中医药治癌、中西医结合抗肿瘤临床探讨和开设中医肿瘤学课程的学者之一,对当代中医肿瘤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其论文和有关著作中明确提出了中医治癌“带瘤生存”的论点,为癌症临床治疗带来新的理念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自1992年以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老年性溃疡性结肠炎4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2例患者,男14例,女28例;年龄均在60岁至75岁之间.诊断标准:以全国消化疾病会议为依据,进行确诊.42例患者大便均是干硬粪块,周围带有少量粮液或稀水样物,个别病例有微量脓血,均有里急后重和低热,3例伴有脱肛,左下腹压疼明显,纤维镜检查程度不同的都有白细胞,7例有红细胞,均未见阿米巴原虫,细菌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临床初发型1例,慢性复发型34例,持续型7例;轻度8例,中度29例,重度5例.治疗一般须三个月左右,轻症患者2个半月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