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调经汤联合西医治疗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内分泌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肾虚痰湿型PCO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调经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卵巢多囊样改变、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总睾酮(T)、雌二醇(E_2)]、生殖激素[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糖脂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卵泡数目、左侧和右侧卵巢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性激素LH、T、E_2和生殖激素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2组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药物反应。结论自拟调经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和二甲双胍片治疗可有效改善肾虚痰湿型PCOS患者中医证候表现,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糖脂代谢,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
背景 胸腺是最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在接受射线后易受损造成免疫损伤,目前国内外研制的胸腺防护剂仍存在缺陷,中药因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 研究补肾解毒方对放射致小鼠胸腺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2019年1月,将90只C57BL/10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单纯放射组、放射+氨磷汀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和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每组18只。适应性饲养3 d后,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每日予以补肾解毒方汤剂灌胃(0.25 ml/只),同时单纯放射组和放射+氨磷汀组予以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连续灌胃10 d,第11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均接受与照射源同等距离的一次性4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其中放射+氨磷汀组小鼠在照射前30 min于左侧腹腔内注射氨磷汀200 mg/kg。照射后,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继续予以补肾解毒方灌胃,余4组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在照射后第1、7、14天进行取材,计算胸腺指数,在光镜下观察照射后第7天各组胸腺组织结构。结果 五组小鼠在照射后一般情况均较照射前差,具体表现为活跃度下降、精神状态不佳、皮毛光泽度下降,尤其单纯放射组程度更甚,其中5只小鼠出现毛发块状脱落症状。照射后第1、7、14天,空白对照组胸腺指数均高于其余4组(P<0.01);照射后第7天,放射+氨磷汀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胸腺指数高于单纯放射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低于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P<0.01);照射后第14天,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胸腺指数高于单纯放射组、放射+氨磷汀组和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P<0.05)。空白对照组胸腺结构完整,皮质内可见髓质,中央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胸腺小体;单纯放射组小梁结构破坏,界限不清,胸腺小体模糊;其余3组病理表现基本一致,部分小梁小叶结构破坏,胸腺小体隐约可见,皮质髓质界限不清,其中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还表现出更多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补肾解毒方能减轻放射所致小鼠胸腺组织损伤,发挥了良好的放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医理论认为,射线为热毒、火毒之邪,核辐射属于电离辐射范畴,起病急骤,病势危重,变化多端。由于辐射作用的特点,其毒邪兼具火热邪气的特点,热毒蕴于体内,充斥三焦。邪犯上焦,肺受邪乘,肺失宣降,耗伤津液;邪陷心包,机窍阻闭,逼迫神明;邪犯中焦,邪热入胃,阳明热炽,里热蒸迫;邪结肠腑,损伤肠络,血溢肠间;邪犯下焦,肾精耗损,阴虚内热。从肾论治,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之,常获显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调头面部经络法治疗慢性失眠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神经生理学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符合慢性失眠诊断标准的患者以来院就诊ID号末位为标准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通调头面部经络治疗(每次约15min,1次/d,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给予乌灵胶囊口服(0.99g/次,3次/d,7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采用睡眠效率值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并应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技术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变化水平,推测本疗法治疗作用机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27/30)比83.3%(25/30)](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总分减少[(8±3)分比(14±3)分(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总分低于对照组[(1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人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日间活动功能积分明显降低[分别为(0.9±0.7)分比(2.1±0.7)分,(1.2±0.9)分比(2.1±1.1)分,(1.6±0.7)分比(2.4±0.7)分,(1.3±1.0)分比(2.4±0.9)分,(1.6±0.8)分比(1.4±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改善入睡时间、日间活动功能方面,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经通调头部经络法治疗后患者脑内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谷氨酸、5-羟色胺水平改善。治疗后1氨基丁酸、谷氨酸、5-羟色胺含量分别为(69±42)、(38±20)、(228±30)mg/L,高于治疗前的(52±38)、(37±36)、(212±68)mg/L,治疗后多巴胺含量为(74±26)mg/L低于治疗前(82±4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调头面部经络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分泌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缺血性心力衰竭(IHF)的疗效。方法:将102例IHF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除常规西医治疗外,加服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重构指数(LVR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内径(LVESD)、左室质量指数(LVMI)、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中医证候积分、6 min步行试验(6MWT)、心肌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II型前胶原(PCIII)、透明质酸(HA)]、血管再生相关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差异,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RI均增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LVMI、NT-proBNP均降低(P<...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不良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呈上升趋势。一般来说,高血压虽然不会使患者出现特异性反应,但是会在悄然间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治疗高血压,有效控制血压,对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良好的效果,患者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补肾解毒方对小鼠胸腺、脾脏、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90只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辐射模型组、氨磷汀阳性对照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造模前各组分别进行相应处理。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均接受剂量为6 Gy的~(60)Coγ射线的辐射;并于辐射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分批处死小鼠,记录小鼠体质量及胸腺、脾脏质量,计算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眼球采血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总数。结果 (1)辐射后第1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组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辐射后第7天,补肾解毒方预防组和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胸腺指数明显高于辐射模型组(P0.05或P0.01);辐射后第14天,补肾解毒方预防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高于氨磷汀阳性对照组和辐射模型组(P0.01或P0.05)。(2)辐射后第1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组小鼠白细胞、淋巴细胞均明显下降(P0.01);辐射后第7天,补肾解毒方预防组和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氨磷汀阳性对照组(P0.05);辐射后第14天,补肾解毒方预防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小鼠白细胞、淋巴细胞明显高于辐射模型组和氨磷汀阳性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补肾解毒方能够促进辐射后胸腺和脾脏的恢复,提高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总数,具有良好的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补肾解毒方对小鼠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放射组、放射+中药组,每组24只。饲养3 d后开始给药,放射+中药组给予补肾解毒方汤剂灌胃,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放射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在实验开始后第11天,除空白对照组外所有小鼠均接受一次性4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照射后各组每日继续灌胃至实验结束,方法同前。共灌胃25 d。并于照射后第1、7、14天,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结果】 照射后第1天,单纯放射组血清IL-6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1),IL-10水平组间无差异(P > 0.05),单纯放射组和放射+中药组白细胞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 < 0.01),而放射+中药组白细胞水平高于单纯放射组(P < 0.01);照射后第7天,单纯放射组血清IL-6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放射+中药组(均P < 0.01),放射+中药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 < 0.01),单纯放射组和放射+中药组白细胞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 < 0.01),而放射+中药组白细胞水平高于单纯放射组(P < 0.05);照射后第14天,单纯放射组IL-6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放射+中药组(均P < 0.01),IL-10水平组间无差异(P > 0.05),单纯放射组白细胞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 < 0.01)。【结论】 补肾解毒方可通过下调血清IL-6水平,提升血清IL-10水平,并减轻放射所致的白细胞数减少,发挥抗炎抗损伤作用,提高放射后小鼠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灵通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灵通胶囊治疗PD 59例,与安慰剂组59例对照,分别于痛经时即刻服用灵通胶囊2粒和安慰剂胶囊2粒,将疼痛程度分级量化,于服药时及服药后2 h内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价每30 min疼痛评分,以服药后2 h疼痛减轻程度≥50%作为有效。结果灵通胶囊组、安慰剂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49%(41/59)和20.34%(1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60 min后,灵通胶囊组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1);灵通胶囊组对轻、中和重度的PD均有显著疗效,且显著优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灵通胶囊对PD有明显的止痛疗效。  相似文献   
10.
瞿彬  张蓉  杨云霜  李延晖 《中国医药》2013,(12):1734-1737
目的观察不同方药对辐射造血系统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5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辐射模型组、模型十八珍组、模型+六味组和模型+自拟方组,每组3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分别施予”co1射线全身照射,吸收剂量分别为7Gy。分别于照射后第1、14、30天取材,每组每次10只,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腹主动脉采血进行血常规测定,观察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取大鼠股骨标本,制作骨髓切片,电镜观察骨髓标本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分析辐射对造血系统损伤及中药对辐射损伤干预作用。结果经放射线照射后,各实验组白细胞均下降,中性粒细胞比值上升。白细胞计数动态变化:照射1d后辐射模型组为(10只)(1.04±0.00)×10^9/L,模型+八珍组为(10只)(1.80±0.05)×10^9/L,模型十六味组(10只)(4.90±0.22)×10^9/L,模型+自拟方组(10只)(0.40±0.11)×10^9/L;14d后模型+八珍组(8只)(0.49±0.10)×10^9/L,模型+六味组(9只)(O.60±0.15)×10^9/L,模型+自拟方组(7只)(1.26±0.05)×10^9/L;30d后模型+八珍组(8只)(4.33±0.77)×10^9/L,模型+六味组(9只)(3.84±0.32)×10^9儿,模型+自拟方组(7只)(3.41±0.5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动态变化:照射1d后辐射模型组(10只)(95.40±0.00)%,模型+八珍组(10只)(95.55±1.48)%,模型+六味组(10只)(86.30±L42)%,模型+自拟方组(10只)(77.75±1.92)%;14d后辐射模型组(5只)(46.45±3.89)%,模型+八珍组(8只)(47.07±6.67)%,模型+六味组(9只)(43.10±6.79)%,模型+自拟方组(7只)(32.00±1.10)%。经”c叫射线全身照射后实验大鼠机体显示出现炎症反应,免疫力降低,白细胞降低至正常值的1/10,中性粒细胞为正常的300%~400%。电镜观察经辐射大鼠骨髓结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塌陷,排列紊乱,部分黏膜脱落,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结论放射线可对机体造成血常规及骨髓结构改变,而中药方剂六味地黄丸具有较好的辐射防护效应,对急性重度和极重度骨髓放射病能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抗辐射新方对机体造血系统可起到有效防护及血常规再生功效,在中药对辐射造血系统损伤有良性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