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究贞术调脂胶囊(FTZ)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长期疗效特点。方法 提取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使用FTZ的T2DM患者(FTZ组)与使用常规降糖药物的T2DM患者(常规治疗组),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平衡组间混杂因素,以HbA1c为疗效评价指标,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对同一患者的重复测量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并评估对HbA1c疗效的稳定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能影响FTZ降低HbA1c效力的因素,并对相关因素分层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FTZ组患者46例与常规治疗组患者1 208例,经PSM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42对,在1年的观察期内,①FTZ组治疗后的HbA1c为6.51%±1.09%,自身前后比较及与常规治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FTZ组治疗后HbA1c<7.0%的达标率为73.8%,自身前后比较及与常规治疗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GEE结果显示,对于重复测量的治疗后HbA1c水平,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组间HbA1c水平保持平稳;③多元线性回归及亚组分析结果显示,FTZ对HbA1c基线更高[β=-0.530,95%置信区间(CI) -0.850~-0.209,P<0.01]或合并高血压病(β=-0.918,95%CI -1.614~-0.222,P<0.05)的患者降低HbA1c的效力更强。结论 在真实世界中FTZ具有控制血糖的作用,其效果与常规降糖药物相近,并且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患者的血糖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麦地参肾消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局部AGEsmKNA影响,探讨麦地参肾消胶囊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STZ60mg/kg腹腔注射复制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灌胃8周后,原位杂交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AGEsmKNA表达的变化。结论:麦地参肾消胶囊可显著降低实验性DN大鼠肾组织局部AGEsmK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栗德林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的学术思想简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栗德林教授是全国名中医,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内分泌学科学术带头人.消渴病及其并发症是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栗教授在40年医疗实践中,精研方书,勤求古训,融汇新知,对糖尿病肾病(DN)的辨治提出了"奇恒柔弱、内热薰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蓄浊失精"的病机理论,立"益气养阴,温阳益肾,祛瘀化浊"之法,应用该理论指导DN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笔者师从栗教授,对导师辨治DN的学术思想颇有体会,现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高脂血症中医证候与危险分层的神经网络预警模型。方法:在Matlab R2010a环境下,以高脂血症中医证候为输入,高脂血症危险分层为输出,建立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随机选取286例作为神经网络学习训练样本,剩余的30例作为测试样本。为了提高模型精度,建模前先对输入自变量进行降维处理。结果:降维前后的结果对比显示,经过降维处理后的神经网络预测准确率有所提高,平均误差为10%左右,说明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高脂血症的风险等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提取中医证候与高脂血症危险分层的内在关系,将神经网络技术用于高脂血症中医证候与危险分层的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近二十年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挖掘,揭示糖尿病冠心病临床常见的基本证型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糖尿病冠心病的中医临床诊治及疗效评价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检索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1998年-2018年公开发表的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研究文献542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45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证型有40余种,分布呈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特点,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痰、瘀、湿、热为主;糖尿病冠心病证素分布中,病位证素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肾(48.02%)、肝(22.33%)、心(17.98%)、脾(11.66%),病性证素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阴虚、瘀、痰、湿、阳虚、热;证候研究文献中包含舌脉信息的文献较少,仅为3篇,出现2种舌形,9种舌色,7种舌苔,9种脉象。结论:肝在糖尿病冠心病发病中的核心和枢纽地位越来越突出,位于脏腑病位的第二位,高于心和脾;除传统的气虚、阴虚、痰、瘀外,湿、热证素在疾病病机演变中具有重要作用;糖尿病冠心病临床诊治要标本兼顾,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尤其要注重调肝和清利湿热,综合治疗,方可取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尿微量蛋白的相关因素。方法:3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分别在病后1周、4周、3个月和6个月检测尿微量蛋白。结果:ALB、β2-MG、α1-MG在1周、4周、3个月和6个月,IgG在4周、3个月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性别、病程、发病形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伴有腹痛症状IgG与无腹痛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发病后的一周至半年都存在肾脏损害,伴有腹痛者更明显,且不受性别、病程、发病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脂血症住院患者中医证候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高脂血症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调研,探讨高脂血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采用自拟《高脂血症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收集316例高脂血症住院患者的血脂分类、分级,合并症,以及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6例高脂血症患者中医单证辨证以肝气郁证最为多见(66.46%)。肝郁脾虚证(35.44%)、肝肾阴虚证(16.77%)、脾肾阳虚证(13.61%)、痰瘀内阻证(13.29%)、阴虚阳亢证(9.18%)是高脂血症5个常见中医复合证型。肝郁脾虚证在所有类型、程度的高脂血症中均占有最高构成比。对高脂血症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型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型最多见(108/316,34.18%),其次为混合型高脂血症(81/316,25.63%),总计混合型占59.81%(189/316),高于总胆固醇(TC)增高型(16.77%)和甘油三酯(TG)增高型(23.42%)。结论肝郁脾虚证可能是影响高脂血症脂质代谢的核心证型。高脂血症临床以混合型高脂血症多见,临床用药需兼具降TC、TG和升高HDL-C 3种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气虚血瘀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杨霓芝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肾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主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在慢性肾脏病的中西医诊治方面造诣颇深。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