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疾病谱改变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的仅关注生命的保存与局部躯体功能改善的一些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面临严重的挑战[1].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作者回顾分析了中西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现代西方医学随着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评价的方案和指标有了重大转变,除了注重生理报告的指标之外,也开始注重病人报告的结局(PRO)指标.中医药临床的疗效评价指标和方法也在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作者认为以症状疗效评价为主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可以借鉴西方的PRO量表评价的方法来研制评价工具,建立中医特色的量表评价体系,使中医药疗效评价达到客观化和定量化,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的临床结局测评一直备受关注,而功能性胃肠病量表作为有效的临床结局测评手段之一,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功能性胃肠病量表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并对今后FGIDs量表在中医药领域的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医健康状况量表的理论及其结构模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患者报告结局指标的研究现状和内容的回顾分析,认为有必要研制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状况量表用于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通过对中医学理论健康概念内涵的分析,认为中医的健康状态是"平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临床实践中,中医临床医生主要从精力、疼痛、大便、小便、睡眠、情绪、饮食、体质等8个方面的表征来考察健康状况的好坏,据此以构建可操作化的中医健康状况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并发展和研制量表。  相似文献   
5.
陈洁  冼绍祥  刘凤斌 《光明中医》2008,23(12):1916-1918
目的:评价加用补肾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用金匮肾气丸,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并采用SF-36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症状疗效中总有效率治疗组88%,对照组为84%;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虽有一定程度改善,尚无显著性意义(P〉0.05);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方面,对照组治疗前后生理机能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生理机能、活力、情感角色限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用补肾法能提高CHF患者生理机能、活力、情感角色限制等三个方面的相关哇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发和制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的专用测定量表(SQOL-AS)。【方法】由议题小组提出58个条目形成初量表,通过预试验对相关条目进行筛选和修改后,形成由37个条目组成的正式量表,并从可行性、信度、效度、反应度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后表明,该量表可行性高,信度、效度、反应度均较好。【结论】SQOL-AS可作为临床上专用于测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中医健康状况量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和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健康状况量表推动国内量表的研究,丰富和发展国际量表内涵?【方法】 遵照国际通用量表研制的程序化方法,在中华文化背景下和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国际生存质量相关概念内涵,建立中医健康状况量表的理论模型?建立条目池?编制包括40个条目的初选量表?通过对60人(健康人30名?患者30名)进行初选量表的文化适应研究,再次修改并形成了包括35个条目的终选调查表,用其对300例样本(包括100名健康人?100名门诊患者和100名住院患者)进行了现场调查?【结果】 通过专家重要性评分和对回收有效的273例临床调查资料的离散度分析?因子分析?相关系数和内部一致性分析等统计分析筛选条目,根据不同分析结果选中的条目综合考虑,形成了由8个方面?30个条目组成的中医健康状况量表?初步考核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CFI=0.919);精力?疼痛?饮食?大便?小便?睡眠?情绪?体质8个方面的克朗巴赫信度系数分别为0.8102?0.8298?0.7885?0.6331?0.5253?0.8161?0.8701?0.5638;健康人与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三组8个方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 < 0.01?【结论】中医健康状况量表是按照国际通用的方法研制而成的,为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医学教育与生存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产生背景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情况,认为生存质量概念的提出对现代医学模式,医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现代医学教育必须站在生存质量的高度,适应新的医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和充实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陈斌  庄昆海  刘凤斌 《新中医》2011,(10):139-141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病变,病变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亦可见于儿童或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的变化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10.
刘凤斌教授将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与经络学说相互联系,认为其与经络不通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上以"补脾气,养胃阴"为主要治疗方法,兼以行气和胃、温中补虚、辛开苦降等,将中药内服与穴位外敷疗法相结合,同时在选方用药时结合地域性特点,运用中医整体理念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