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早期氟西汀治疗对APP/PS1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和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雌雄各半2月龄的健康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氟西汀组(10只),另选10只2月龄健康野生小鼠作为对照组。灌药4个月后,采用Y-迷宫实验、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学,检测小鼠脑内Aβ蛋白的水平。结果 Y-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正确反应次数和主动回避次数均多于模型组和氟西汀组,氟西汀组正确反应次数和主动回避次数均多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同时间点逃避潜伏期长于对照组和氟西汀组,氟西汀组同时间点逃避潜伏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原平台穿越次数多于模型组和氟西汀组,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长于模型组和氟西汀组,氟西汀组小鼠原平台穿越次数多于模型组,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长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脑内Aβ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氟西汀组,氟西汀组脑内Aβ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氟西汀干预能明显改善APP/PS1转基因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且降低其脑内Aβ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4.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信息量急剧增加,现在全世界每天约有百亿信息单元的信息量在传递,并且每年以15~20%的速度激增。历史从未有过象今天的社会这样喧嚣而紧张,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中,人们的阅读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2002年根据卫生体制改革要求而成立的我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集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为一体,为政府实施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卫生机构,是政府管理行为的技术支撑体,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及时了解掌握我市疾控中心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现状,对于进一步加强疾控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更好地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向更深层次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清前颗粒体蛋白(PGRN)、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GDM患者118例为GDM组,选择同期进行孕检的健康孕妇65例为对照组.比较GDM组与对照组血清PGRN、CTRP3和SFRP-5水平;比较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不同蛋白尿水平GDM患者血清PGRN、CTRP3和SFRP-5水平;分析GDM患者血清PGRN、CTRP3和SFRP-5水平间的相关性;分析血清PGRN、CTRP3和SFRP-5对GDM患者肾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 GDM组血清PGR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CTRP3和SFRP-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患者血清PGRN水平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逐渐升高,血清CTRP3和SFRP-5水平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蛋白尿患者血清PGRN水平明显高于微量蛋白尿和无蛋白尿患者,血清CTRP3和SFRP-5水平明显低于微量蛋白尿和无蛋白尿患者,微量蛋白尿患者血清PGRN水平明显高于无蛋白尿患者,血清CTRP3和SFRP-5水平明显低于无蛋白尿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患者血清PGRN水平与CTRP3、SFRP-5水平呈负相关(r=-0.713、-0.792,P<0.05),而血清CTRP3水平与SFRP-5水平呈正相关(r=0.638,P<0.05).血清PGRN、CTRP3和SFRP-5联合检测诊断GDM肾损伤的灵敏度为82.1%,特异度为93.3%,曲线下面积为0.932,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血清脂肪因子PGRN、CTRP3和SFRP-5参与了GDM的发生、发展过程,且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GDM肾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53岁,农民.既往体健,因突发胸痛、左侧手臂不适,在前往当地医院途中猝死.患者从发病到死亡约20 min.尸体检验见头面部、口唇及双手(足)指(趾)甲床明显发绀.主动脉始段管腔明显扩张,管壁变薄,内膜见多处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8.
朱南孙教授治疗不孕症,强调"首辨虚实",因人制宜,重在求本,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对于虚证,先补益其虚,气血安和,再调经助孕;对于实证先予祛邪,邪去正复再予调补助孕。对于婚久不孕,经行错后,畏寒肢冷,纳呆便溏之脾肾阳虚者,先治以温肾健脾,养血调经,待脾胃调和,再施以温肾助孕法治疗。朱老提出欲求嗣,必先调经,调经者,重在调周,调周者,必兼养卵促卵。行经期,以通为主,以活血调经之品促进经血通畅,慎用寒凉药以防滞其经水。经后期,经水已泻,胞宫阴血亏虚逐渐至盛,以滋阴养血,补益冲任为主,常予四物汤、二至丸化裁。不孕症患者性善忧思急躁,心神失养,阴虚阳亢,无以营养冲任胞宫,不能成孕,故而疏肝解郁,宁神定志亦为调经助孕之要领。  相似文献   
9.
背景: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修复神经元的作用,但单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作用仍不理想。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丙泊酚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和电生理的影响。 方法:80只成年的Wistar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对照组、联合组、丙泊酚组。建模后6 h通过1 mL注射器经尾静脉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细胞培养液、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丙泊酚注射液、丙泊酚注射液。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1,3 d与1-4周通过BBB评分、改良Tarlov评分、斜板试验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造模后4周取材用荧光显微镜观测PKH-26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及分布情况,病理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第4周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分析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分析大鼠神经电生理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大鼠下肢运动功能评价联合组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及丙泊酚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丙泊酚组优于对照组。②丙泊酚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损伤区可见少量神经轴索样的结构,该脊髓空洞比较小,联合组可见较多的神经轴索样结构,未见脊髓空洞。对照组可见脊髓组织缺失及脊髓空洞形成,无神经轴索通过。③辣根过氧化物酶阳性神经纤维数和PKH-26阳性细胞:对照组<丙泊酚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联合组,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④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对照组>丙泊酚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联合组,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⑤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幅:对照组<丙泊酚组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联合组,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⑥结果表明丙泊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突触的再生,改善大鼠电生理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二者联用效果更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何珏  肖秋香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0):3741-3744
探讨腹膜后囊性黑色素性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2014-03-17收治1例腹膜后囊性黑色素性神经鞘瘤患者,总结其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患者,男,47岁,因左侧后腰部疼痛就诊,增强CT扫描发现左侧腰大肌旁肿瘤,与左侧肾脏关系密切,外科手术切除;巨检:肿瘤为囊性,大小15.0 cm×10.0 cm×10.0 cm,其内见大量咖啡样黏稠液体,囊壁厚1.0 cm,部分外壁与左侧肾脏周围组织粘连;镜下:囊壁内肿瘤细胞较少,被纤维组织分隔成结节状,肿瘤细胞呈梭形及上皮样,胞质内见大量黑色素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标记:HMB45、Melan-A、S100、CD57、波形蛋白(Vimentin)均为(+),细胞外胶原基膜Ⅳ型胶原(CollagenⅣ)(+),Ki-67约4%(+)。病理诊断:(腹膜后)囊性黑色素性神经鞘瘤(经典型)。结论 囊性黑色素性神经鞘瘤是少见的具有神经鞘细胞特征及黑色素细胞分化的软组织肿瘤,囊性者罕见,有潜在恶性生物学行为,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