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方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骨性反(牙合)最佳矫治时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探寻前牵矫治器对以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安氏Ⅲ类骨性反(牙合)患者的最佳矫治时机.方法:选取45例研究对象分成3组,即3~6岁组、7~10岁组、11~13岁组,每组各15例;采用上颌前方牵引进行治疗,拍摄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对上述3个试验组的患者均产生了一定的矫治效果;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后旋,前牙反(牙合)纠正、覆合覆盖达正常、磨牙关系达中性关系;3组研究对象对比显示年龄最小的3~6岁组相对后两组具有更短的治疗时间(3.8±0.4)个月、更多的骨骼改变(69.5%)、更少的牙齿改变(31.5%)以及更少的副作用等优点(P<0.05);11~13岁组相对前两组治疗时间较长(9±0.5)个月、骨骼改变较少(59.5%)牙齿的代偿性改变较多(41.0%,P<0.05).结论: 前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骨性反(牙合)矫治时机的选择在3~6岁组比7~10岁组效果好;7~10岁组比11~13岁组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国家卫生系统绩效测量与统计指标的概念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是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先进的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方法,建立绩效测量与统计指标的概念框架是完善国家卫生服务系统功能的基础.定义衡量目标实现进度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并建立KPI测量标准和标尺是得出绩效评分和位次的主要步骤.本研究根据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国家卫生信息数据模型,对模型中的超级实体“卫生业务”中的“绩效目标”子实体做了扩展,兼顾国际可比性和我国的实用性,提出了由8个KPI组成的国家卫生系统绩效测量指标集,并阐述了指标的内容、测量标准及其意义,同时还简要讨论了数据元的标准化、指标标尺的制定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416例人群牙齿的平均磨耗程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秀  邵金陵  万毅  张旻 《医学争鸣》2007,28(6):550-552
目的:通过调查普通人群牙齿切缘及咬(牙合)面的磨耗情况,研究牙齿磨耗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分年龄段对抽样人群进行牙齿随机检查,采用Smith 和Knight牙齿磨耗指数TWI分度方法,对416 例受检人群的11 395颗牙齿的切缘和咬(牙合)面进行磨耗度检查. 对各个牙齿的磨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得当代普通人群牙齿平均磨耗度为1.51. 不同年龄段牙齿的磨耗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牙齿的磨耗程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加重. 同名牙齿的平均磨耗程度在男女性别中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牙齿磨耗呈现增龄性变化,但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医改流程信息化的角度,提出构建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给出平台运行的基本流程,探讨了平台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已是很多中医同道普遍接受并实践、且被越来越多的西医同道开始接受并采纳的方法。本文总结了10余年来笔者治疗老年肺炎的经验.重点剖析中西医认识老年肺炎的不同角度、中医病机病证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种植性兔VX2肝肿瘤血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种植性兔VX2肝肿瘤生长的自然血供特点。方法VX2瘤株接种于新西兰兔肝左叶,制成模型瘤兔15只,将其按瘤体直径分为3组:A组直径<2.0cm、B组直径2.0~3.0cm、C组直径>3.0cm,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各组VX2瘤兔的门静脉和肝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肝动脉血管造影显示瘤体供血情况,分析不同直径大小的瘤体血流分布及构成。结果A组的VX2兔肝肿瘤供血不丰富,肝动脉部分参与供血;B组的VX2兔肝肿瘤瘤内血流丰富,供血以肝动脉为主;C组的VX2兔肝肿瘤中心部出现坏死,瘤周血流丰富,供血以肝动脉为主。C组的VX2兔肿瘤肝动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60.3±10.9cm/s)与A组(50.4±12.2cm/s)相比有差异(P<0.01),阻力指数(RI)(0.9±0.12)与A组(0.5±0.02)相比有差异(P<0.01);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及门静脉内径(D)各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种植性VX2肝肿瘤主要供血血管为肝动脉,肝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随肿块增大明显增加,多普勒流速曲线呈高速高阻型;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及门静脉内径随肿块增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的高压氧医学在医疗、教学、科研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目前我国的氧舱数量和治疗患者数量均居世界前列[1].  相似文献   
8.
医学研究可分为实验性研究与视察性研究两大类。实验性研究应遵照Fisher提出的“重复、对照、随机化”的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重复”是指无论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都应有足够的视察样本,而且应该在研究设计时确定。“对照”的形式有许多种,只有随机化同期对照才符合实验设计的要求。“随机化”是指按照统计学规定的特定程序,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均衡”的原则,主要针对视察性研究而育,如用配对的方法使两组患的病情、病程、性别、年龄相似。特别指出,非随机分组达到的“均衡”是相对的、有限的,应尽可能地运用随机分组方法达到统计意义上的真正均衡。  相似文献   
9.
获得性血友病甲(acquiredhemophilia,AH)是指由于体内产生抑制凝血因子Ⅷ(FⅧ)的特异性自身抗体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1],其临床表现与典型血友病相似。本病发病突然,出血症状严重,常危及生命。病死率高达22%-44%^[2],死因主要是出血和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探讨联合分析脑脊液中Tau蛋白和Aβ1 4 2含量作为生化指标对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意义 ,以及患者年龄、痴呆严重程度对脑脊液中Tau蛋白和Aβ1 4 2含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夹心酶联免疫法进行同份标本同时测定 ,分析了 6 3例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与 4 9例帕金森病 (PD)、2 2例非阿尔茨海默型痴呆、10例血管性痴呆、11例正常颅压脑积水以及 2 4例非痴呆的神经科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和Aβ1 4 2的含量。 结果 :AD组脑脊液中Tau值 (pg mL)明显升高 (491.3± 379.9) ,Aβ1 4 2值 (pg mL)明显降低 (486 .1± 2 93.5 )。脑脊液中Tau值及Aβ1 4 2值与年龄或痴呆的严重程度MMSE得分值间无相关性。结论 :同时测定脑脊液中Tau和Aβ1 4 2含量较单独测定Tau值或Aβ1 4 2值对于AD的诊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这一方法对于AD的诊断以及其他类型痴呆和不伴痴呆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意义。但对于区别混合型痴呆的意义尚难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