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羊腰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4例25眼难治性青光眼进行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后对眼压、滤泡、前房、视力进行3~7个月观察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93.8%的眼压控制在8~20mmHg、6个月85.8%的眼压控制在8~20mmHg,5例5眼需局部加用降眼压药物。术后3个月23眼形成功能性滤泡,有效率为92%,6个月21眼形成功能性滤泡,有效率为91%,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前房稳定。结论羊膜移植能有效防止滤过泡疤痕纤维化,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简单、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 ,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对55例68眼行小梁切除术 ,测量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的眼压 ,角膜散光度数及轴向。结果 :术后1周眼压最低 ,散光度数量大 ,循规性散光增加 ,逆规性散光减少 ,无散光状态消失 ,与术前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2周后循规性散光减少 ,逆现性散光增加 ,1月时间基本稳定 ,但循规性散光和无散光状态与术前相比仍有非常显著性 (P<0.01)。结论 :小梁切除术后角膜散光以循规性散光为主 ,其主要原因为手术创伤和眼压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手术治疗的时机及疗效.方法 62例儿童共同性内斜视患儿,年龄3~14岁,术前正规散瞳验光,均为远视性屈光不正.在戴全矫眼镜6个月后,按残留斜视度及AC/A的高低设计手术量.结果 Ⅰ级治愈54例,占87.10%,Ⅱ级良好7例,占11.29%,Ⅲ级差1例,占1.61%.建立双眼单视功能者45例,占72.58%.结论 儿童共同性内斜视应尽早手术,根据斜视度及AC/A的高低设计手术量,效果令人满意,对促进双眼单视功能的正常发育,巩固疗效以及弱视治愈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1.8rain与3.0nlnl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术后裸眼视力、角膜散光,角膜内皮计数的统计分析,探讨白内障微切口(1.8mm)同轴超声乳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60眼)按性别、年龄、视力、白内障的成熟程度配对,每对中随机抽取1例分入A组,另~例分入B两组。A组行透明角膜3.0nlln传统切口白内障同轴超声乳化联合博士伦普通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行透明角膜1.8rnlTl微切口白内障同轴超声乳化联合博士伦超薄型人工晶体即M160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和角膜内皮细胞情况。结果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时B组裸眼视力均优于A组,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A、B两组角膜散光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角膜散光均小于A组(P〈O.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A组与术前相比,散光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术前相比,差异己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各阶段,B组角膜散光均小于A组(P〈0.05)。在术后各阶段,A、B两组的角膜内皮计数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白内障同轴超声乳化透明角膜1.8min微切口与3.0mm传统切口相比,尽管两者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没有差异,但后者的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更快、更好,其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角膜地形图改变的特点。方法应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测15例(26只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得到角膜前表面和后表面Diff值、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中央屈光力及角膜模拟镜差值(SimK值),了解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敏感性指标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亚临床期圆锥角膜的角膜前表面Diff值是0.025mm,角膜后表面Diff值为0.050 mm;角膜最薄点厚度(450.65±35.67)μm;SimK值为(4.55±1.09)D;角膜中央屈光力为(47.1±3.5)D。角膜前表面Diff值与角膜后表面Diff值、角膜中央屈光力呈正相关关系;角膜后表面Diff值与角膜中央屈光力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可为早期诊断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近视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术后效果。方法采用集体教育、个别宣教、宣传册、宣传图片、影像等形式,让患者了解近视手术的原理、过程、手术效果及配合的重要性,使患者掌握激光手术术前、术后的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结果患者完全理解了手术的原理,充分掌握了术前、术后自我护理的技能,在术中能密切配合手术操作;术后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没有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接受激光治疗近视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让患者自觉主动配合治疗,从而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研究低度近视和高度近视飞秒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曲率变化.方法 70例(140眼)近视患者被分为2组:低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采用晶星900光学生物测量仪对2组患者进行检测,得到术前K值、术后K值,△K及等效球镜(SE)矫治,对比研究低度近视和高度近视飞秒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曲率变化的差异.结果 术后高度近视组K值明显小于低度近视组,差异有显著性.矫治1.00D的等效球镜度数时,低度近视组角膜曲率变化(0.99±0.15)D,高度近视组角膜曲率变化(0.87±0.26)D,两组之间的△K/SE矫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度近视组△K/SE矫治明显大于标准值0.8,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矫正同等量单位的等效球镜时,低度近视比高度近视的角膜曲率变化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远视而引起的弱视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差异。方法:采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etinal thickness analyzer RTA)测量弱视患者22例(31眼)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所得图象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出相应的视网膜厚度值与厚度地形图,数据经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弱视患者视网膜平均厚度为176.45±27.36μm。不同程度的弱视患者各点间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差异性。弱视患者的不同远视程度与视网膜厚度相关系数r=0.056。结论:不同程度的弱视患者各点间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差异性。弱视患者的不同远视程度与视网膜厚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氩激光光凝治疗后的近、远期效果和光凝治疗的时机及影响光凝的因素。方法:采用Zeiss Visulas氩离子眼科激光治疗仪对36例58只眼的光凝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只眼行广泛视网膜光凝术,16只眼行局部视网膜光凝术,其中6只眼伴有人工晶状体后囊混浊,先期行Nd:YAG激光切开后囊膜。24只眼视力提高1~2行,占41.4%,其中BDR16眼,PPDR8眼;28只眼视力无变化,占48.3%,其中PPDR24眼,PDR4眼;6只眼视力下降,占10.3%,均为PDR。3个月后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新生血管大部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结论:适时的白内障摘除联合IOL置入,合理及时的激光治疗,是控制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继续恶化的重要手段。FFA是进行正确有效激光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而放置大直径IOL又是完善眼底激光治疗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0~2004年部分慢性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5例(58眼),合并晶状体浑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半年,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与前房角的变化。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术前,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眼压低于术前,部分前房角开放。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术即可提高视力,又可控制眼压,避免青光眼发作,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