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加速控制麻疹的深入发展,麻疹发病率总体上得到了控制,但婴儿发病构成有上升趋势。慈溪市2004—2005年麻疹发病年龄构成中8月龄内婴儿占12.0%(53/434)。为探讨婴儿麻疹发病的原因,对慈溪市2004—2005年8月龄内婴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制定麻疹的免疫策略和加速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乡镇卫生院人力问题和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WHO倡导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卫生人力的研究,为卫生决策提供帮助。卫生院作为三级预防网络的枢纽,在医疗、预防、初保方面起着其他层次医疗单位无法替代的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三级预防网络在农村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农村卫生队伍已具规模。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卫生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低索质卫技人员偏多、中高级卫技人员短缺、卫技人员结构失衡、管理水平低下和工作效率不高等人力问题。本文拟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相应对策,以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慈溪市1996—2005年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的因素,以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方法对慈溪市1996—2005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慈溪市10年间共报告新生儿破伤风38例,年平均发病率波动在0.11%~1.01%之间,病死率为13.2%,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以男性为多,病例平均日龄6d,高发于外省来慈溪市的妇女,所有病例均采用土法接生且无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史。结论旧法接生和产前未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及人口流动是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的主要因素。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推广住院分娩,对高危人群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加强新法接生培训是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慈溪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慈溪市1996-2005年HFRS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慈溪市10年间共报告HFRS 458例,年平均发病率在1.23/10万~8.51/10万之间,男女之比为2.63∶1,20~50岁青壮年人群高发,占72.71%,发病高峰在3-6月,呈单峰型。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1.22%;小家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结论慈溪市是家鼠型HFRS疫区,属低中发病区,高度重视和做好灭鼠工作,是预防HFRS流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剑  罗央努  戎志东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2):1393-1394,1442
目的了解慈溪市成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麻疹的措施。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1996—2010年慈溪市成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成人麻疹247例,发病率在0.20/10万~4.31/10万,构成比在7.69%~54.35%。本地户籍病例152例,占发病数的61.54%;外地户籍病例95例,占发病数的38.46%。3—5月份为麻疹发病高峰,占成人麻疹发病总数的61.13%(151/247)。男女性别比0.70∶1(102/145)。职业分布以民工、农民、工人为主,三者共占72.47%。有92.31%的成人麻疹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及免疫失败人群、外来人口是我市成人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要确保麻疹疫苗高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特别是要加强外来人口的管理,是控制成人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浙江省部分地区蚊媒携带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JEV)情况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09-2010年7-8月从浙江省慈溪市和仙居县乙脑监测点采集蚊13620只,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蚊中JEV核酸,用BHK-21细胞分离病毒,扩增JEV分离株E基因,然后选择6株进行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慈溪和仙居监测点蚊中JEV带病毒率分别为17.0%(27/159)和3.4%( 1/29);从2010年143批蚊中分离到22株JEV,分离率为15.4%.6株测序株E基因全长均为1500个核苷酸(nt),推导编码500个氨基酸(aa),未发现nt插入和丢失,nt和aa同源性分别为99.2%~ 99.8%和100.0%,与浙江省2007-2008年JEV分离株的nt和aa同源性分别为99.1%~99.3%和99.2%~ 99.8%,与乙脑疫苗株SA14-14-2同源性分别为87.6%~88.0%和97.8%.E基因进化树显示,6株测序株位于基因Ⅰ型分支上.结论 浙江省慈溪市和仙居县监测点蚊媒携带JEV,其中慈溪监测点蚊媒中乙脑带病毒率明显高于仙居监测点,JEV分离株均为基因Ⅰ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慈溪市实施全民食盐加碘(USI)措施后人群碘营养现状。方法: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中的监测指标,采用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的一次性调查方法,1995-2010年在全市进行抽样监测,检测盐碘、儿童尿碘及儿童甲状腺肿大(甲肿)率。结果:慈溪市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从1995年的92.1%和46.3%上升至2010年的100.0%和99.0%;触诊法儿童甲肿率从1995年的15.0%下降到2010年的3.9%;尿碘中位数从1995年的82.3μg/L上升到2010年的173.0μg/L。结论: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慈溪市已经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慈溪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1-2010年收集的恶性肿瘤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慈溪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递增,平均死亡率为198.43/10万,男性较女性死亡率高,性别比值为1.96∶1。2001-2005年恶性肿瘤位居全死因第2位,2006-2010年居第一位,前3位恶性肿瘤死亡顺次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占癌症死亡总数的70.09%。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慈溪市居民的重要死因,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加强防癌宣传,提高居民抗癌意识。  相似文献   
9.
10.
259例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慈溪市麻疹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计划免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麻疹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麻疹IgM抗体,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全市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259例,血清学确诊(麻疹IgM抗体阳性)216例,占83.4%。麻疹发病以流动人口为主,占67.6%(146/216),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在5岁以下及15岁以上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75.5%(163/216),麻疹IgM抗体阳性中有免疫史的仅占26.5%(50/216)。[结论]外来人口免疫空白是慈溪市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与麻疹免疫,以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