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怎样作好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现代学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临床教研室和教员的要求不断提高,简单重复既往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教学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才有可能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把医院建成一流的临床医学院。  相似文献   
2.
脓毒症肺损伤大鼠鞭毛蛋白含量与TNF-α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脓毒症大鼠肺损伤模型中鞭毛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 12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脓毒症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模型,假手术组除不结扎穿孔、不切除盲肠外,其他处理同脓毒症组.分别于致伤后2、4、6、12、24、48h时点,取大鼠颈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观察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鞭毛蛋白含量以及外周血血清TNF-α的含量.结果 成功复制了大鼠脓毒症肺损伤模型,脓毒症组在致伤后12h时点血PaO2明显下降,致伤后48h时点降到最低,脓毒症组12、24、48h时点血PaO2显著低于对应时点假手术组(P<0.01).光镜下可见脓毒症组24h时点肺组织有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肺间质和肺泡水肿,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病理变化.脓毒症组血清、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鞭毛蛋白含量在致伤后12h和24h时点明显增加,12、24、48h时点显著高于对应时点假手术组(P<0.01),脓毒症组血清TNF-α含量在致伤4h后各时点均显著高于对应时点假手术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脓毒症发生时大鼠血清、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鞭毛蛋白含量与外周血血清TNF-α含量呈正相关(r=0.711,P<0.05;r=0.66,P<0.05;r=0.52,P<0.05).结论 脓毒症发生时,鞭毛蛋白可能通过诱导TNF-α的产生导致肺损伤.  相似文献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急性肺损伤(ALI)的严重阶段,脓毒症(sepsis)是其最多见的病因,虽然近年提出其发病机制的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学说,并认为内毒素(LPS)是脓毒症诱导ALI的始动性致病因素,但针对LPS及其激发产生的一些炎症介质等采取的对抗性措施,如应用特异性抗类脂A抗体、细胞因子单抗及可溶性受体等,虽有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剂量鞭毛蛋白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经大鼠尾静脉注入不同剂量鞭毛蛋白后,观察不同时相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发生的情况,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24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致伤1组、致伤2组和致伤3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各致伤组分别给予5、50、500μg/kg的鞭毛蛋白,于静注后2、4、6、12、24、48 h,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组织湿干比值(W/D)、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细胞因子的含量以及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静注鞭毛蛋白后,在对应时相点,鞭毛蛋白注入剂量越大,大鼠PaO2越低,肺W/D越高;外周血及BALF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含量越高;肺组织病理改变越明显.以上各指标在各对应时相点,致伤2、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致伤2、3组与致伤1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致伤2组与致伤3组间仅TNF-α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鞭毛蛋白可致大鼠急性肺损伤,且其具有剂量和时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模型中观察鞭毛蛋白在其体内可能的致炎症肺损伤作用,及其抗血清可能的对抗炎症损伤的作用.方法 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致伤组),用鞭毛蛋白抗血清对抗(治疗组),并设定对照组(除不结扎、不刺破、不切除盲肠外,其余处理同致伤组),于2、4、6、12、24、48h时,对比观察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湿/干比值(W/D)、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鞭毛蛋白和TNF-α含量的变化以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在12、24、48h时,致伤组PaO2显著降低,而W/D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12、24、48h时,致伤组鞭毛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在24、48h时,治疗组PaO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W/D显著升高(P<0.01).在12、24、48h时,致伤组TNF-α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4、48h时,治疗组TNF-α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致伤组与治疗组比较:在12、24h时,致伤组PaO2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W/D和TNF-α含量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发现致伤组在12h后发生显著的病理变化,而治疗组在24h后才发生显著的病理变化.结论 鞭毛蛋白是脓毒症时导致大鼠肺炎症损伤的重要致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测海水淹溺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变化.方法 10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海水淹溺组和对照组.海水淹溺组用气管吸入海水法建立模型,对照组除不吸入海水外,其他处理同海水淹溺组.分别于致伤后0.5、1、2、4及8 h时点,取大鼠颈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观察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表达与分布;采用RT-PCR方法检测AQP5 mRNA表达.结果 成功复制了大鼠海水淹溺ALI模型:海水淹溺组在吸入海水后血PaO2明显下降,海水淹溺组各时点血PaO2显著低于对应时点对照组(P<0.01).光镜下可见海水淹溺组各时点肺组织有毛细血管充血、肺间质、肺泡水肿和灶性出血;对照组未见明显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显示,海水淹溺组肺间质的毛细血管内皮AQP5的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表达(P<0.05);海水淹溺组大鼠肺组织AQP5 mRNA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海水淹溺ALI时肺组织AQP5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AQP5在ALI/ARDS海水的转运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鞭毛蛋白感染后炎症级联放大效应与信号传导通路。方法建立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将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株( human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PMECs )接种于Transwell小室的下层,培养2h后,将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549细胞株接种于小室的上层与HPMECs共培养15d。实验分为3组:HPMECs与A549细胞共培养空白对照组、鞭毛蛋白(2μg/mL)感染HPMECs再与A549细胞共培养组(实验组I)、HPMECs加DAPT(Notch信号阻断剂,终浓度10μmol/L)预处理再行鞭毛蛋白感染与A549细胞共培养组(实验组Ⅱ)。用ELISA法检测各组HPMECs和A549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蛋白表达,检测HPMECs上清液Notch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共培养空白对照组比较,鞭毛蛋白感染HPMECs后,共培养HPMECs和A549细胞上清液TNF-α蛋白[(11.45±1.59)pg/mLvs(6.13土0.86)pg/mL,(P〈0.01)、(9.93±1.46)pg/mLvs(5.895:0.83)pg/mL,(P〈0.01)]和HPMECs上清液中Notchl蛋白[(7.03±1.06)pg/mL坩(5.39±0.76)pg/mL,(P〈0.05)]表达水平皆明显升高,提示鞭毛蛋白引起HPMECs炎症,且向A549细胞传导级联放大,而HPMECs使用Notch信号阻断剂处理后,HPMECs上清液Notchl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3.78±0.53)pg/mLvs(7.03±1.06)pg/mL,(P〈0.01)],共培养A549细胞上清液TNF-α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7.47±1.05)pg/mL坩(9.93±1.46)pg/mL,(P〈0.05)],表明HPMECs炎症反应经过Notch信号通路传导向A549细胞级联放大。结论鞭毛蛋白感染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能引起炎症反应,并可能经过Notch信号通路传导向肺泡上皮细胞级联放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纯甲型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方法酸裂解法分离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通过半饱和硫酸铵提取、AKTA Explorer蛋白纯化系统除盐及弱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所获得鞭毛蛋白的产量通过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纯化后的鞭毛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通过免疫印迹试验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确定血清中是否有抗鞭毛蛋白抗体产生及其效价.结果SDS-PAGE提示,纯化的鞭毛蛋白为1条相对分子量为52×103蛋白带;免疫印迹实验亦提示条带在52×103处;蛋白定量测得每1克湿重的细菌可提取(4.8±0.5)mg鞭毛蛋白;抗鞭毛蛋白抗血清效价为1:64.结论经酸裂解法可获得高产量的鞭毛蛋白,其抗血清易于制备,滴度高,该抗血清可能在拮抗脓毒血症炎症损伤作用方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水和脂多糖吸入肺损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比较海水型急性肺损伤(SW-ALI)和脂多糖(LPS)型急性肺损伤(LPS-ALI)的特点,为SW-ALI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海水组、LPS组,每组16只,海水组和LPS组分别吸入海水(4ml/kg)和LPS(4me/kg)建立ALI模型,分别于建模前及建模后0.5、1、2、4、8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于8h后榆测肺微血管通透性(PMVP)、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EVLWI)、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及丙二醛(MDA)含量、Na'-K'-ATP酶(NKA)活性,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海水组和LPS组在吸入海水和LPS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迅速下降,30min时最低,分别为40.62±5.04、41.35±5.77mmHg.8h后虽然逐渐回升至52.83±6.38、58.35±7.01mmHg,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99.67±6.95mmHg,P<0.01);吸入海水和LPS后,PMVP分别增高至98.57±16.63、82.32±13.84μg/g,EVLWI分别增高至0.68±0.09、0.52±0.05,MPO分别增高至4.05±0.35、3.97±0.41U/g,MDA分别增高至5.73±0.48、5.95±0.51nmol/mg,NKA活性则分别降至3.35±0.26、3.18±0.22μmol/(mg·h).在2h时点以后,海水组的PaO2显著低于LPS组(P<0.05),PMVP、EVLWI显著高于LPS组(P<0.05),而两组的MDA、MPO含量和NKA活性无显著性差异.海水组肺水肿、肺泡内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较LPS组重.结论 与LPS-ALI比较,海水吸入所致的ALI引起的肺水肿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缺氧和一氧化碳(CO)对大鼠肺脏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肺动脉高压组、低浓度CO组.以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右心室压力(mRVP)和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并且测定全血黏度中切值、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刚性指数和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取心脏及肺脏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电镜观察大鼠心肌、肺脏、肺动脉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低氧肺动脉高压组大鼠的mPAP、mRVP、R/(L+S)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低浓度CO组大鼠的mPAP、mRVP、R/(L+S)虽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但低于低氧肺动脉高压组(P<0.01).低浓度CO组血液黏度有所降低,聚集性减弱,红细胞刚性指数降低,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与低氧肺动脉高压组比较有所改善(P<0.05).光镜观察发现,低氧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的肺动脉肌层增厚、管腔狭窄,而低浓度CO组肺动脉肌层稍有增厚,宫腔狭窄明显减轻.透射电镜观察见低氧肺动脉高压组肺泡间质增生、纤维化,Ⅱ型上皮细胞不活跃,呈空泡化,内皮细胞肥大,核形态变异,细胞器较多,而低浓度CO组肺泡间质偶见增生,纤维化不明显.结论 低氧可损害大鼠肺组织结构,而CO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