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诊断价值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NT-proBNP检测开展前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为A组(对照组1,n=96);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NT-proBNP检测开展后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为B组(实验组,n=98);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NT-proBNP检测开展后因急性呼吸困难同时行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排除急性左心衰的患者为C组(对照组2,n=54)?记录并分析B?C组的诊断数据;对A?B组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A?B组的平均住院日?再住院率?病死率和人均住院费用?结果:联合应用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可取得93.4%对急性左心衰诊断准确性,高于联合应用NT-proBNP?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性(90.1%)及单独使用NT-proBNP检测或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性(分别是82.8%?76.3%)?B组平均住院日(8.2 ± 0.9)d短于A组(11.1 ± 0.8)d(P < 0.05);B组再住院率9.2%?病死率5.1%低于A组再住院率15.6%?病死率9.4%(P < 0.05);B组平均住院费用(9 324 ± 462)元低于A组(12 315 ± 574)元(P < 0.05)? 结论:联合运用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可提高急性左心衰诊断准确性,并可降低急性左心衰患者平均住院日,改善预后并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对120例慢性心衰患者在入院24 h内行血清GGT、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浆NT-proBNP检测.结果 左心室射血分数在低水平血GGT水平较高水平组显著增高(P值均<0.05),而NT-proBNP在高水平血GGT水平较低水平组显著增高(P值均<0.05).结论 心衰患者血GGT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浆NT-proBNP密切相关,GGT对评价心衰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腋静脉穿刺植入与拔除心内膜电极导线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538例具有起搏器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植入指征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经腋静脉途径和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植入心内膜电极导线.对比分析两种途径植入心内膜电极导线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对同期入院因起搏器囊袋感染拔除心内膜电极导线的47例患者和81例起搏器升级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对比不同植入途径心内膜电极导线拔除成功率和增加心内膜电极导线的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5%(268/272) vs.98.9%(263/266),P>0.05; 13.2%(36/272) vs.13.9% (37/266),P>0.05].其中,对照组发生锁骨下静脉挤压综合征1例,气胸5例,实验组无一例发生气胸和锁骨下静脉挤压综合征.经腋静脉途径植入心内膜电极导线的拔除成功率及新增电极导线的植入成功率均高于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4%(17/18)vs.86.2%(25/29),P<0.05;97.2%(35/36)vs.88.9%(40/45),P<0.05].结论 经腋静脉途径植入心内膜电极导线安全可行,并为可能的电极导线拔除和起搏器升级增加心内膜电极导线预留更大的解剖空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腋静脉穿刺置入冠状窦电极或心内膜电极导线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入选216例具有电生理检查指征、起搏器和ICD置入指征的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经腋静脉途径和经锁骨下静脉途径置入冠状窦电极或心内膜电极导线。比较两种途径置入冠状窦电极或心内膜电极导线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7.3%(109/112)和95.2%(99/10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11/112)和8.7%(9/104),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其中,对照组发生气胸3例,实验组无一例发生气胸(P0.05)。结论经腋静脉途径置入冠状窦电极或心内膜电极导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丹参多酚酸盐对电离辐射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系ECV-304增殖抑制的影响,初步了解丹参多酚酸盐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辐射保护作用。方法:ECV-304未干预组和不同浓度的丹参多酚酸盐干预组用4Gy的6MV-X射线进行照射,照前和照后24h分别用MTT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结果:与照前对比,照后24h未干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达到84%,而干预组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受抑制率逐渐降低。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电离辐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9例无症状舒张功能不全患者(ADD)、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BNP检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BNP对HFPEF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ADD组患者相比,HFPEF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LVEDD、IVST、LVPWT、LAd、E值较大,Ad值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LVEF、LVESD、E/A、DT、IVRT、PVs2、PVd、PVa、PV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LVEDD、IVST、LVPWT、LAd、LAV水平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LVEF、IVRT与血浆BN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NYHA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BNP水平分别为(86.6±34.6)pg/ml、(376.6±248.8)pg/ml、(1347±643)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64.12,P<0.001)。ROC曲线检验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44,以BNP=131.2 pg/ml为界值,对HFPEF诊断的敏感性为80.70%,特异性为73.60%。结论 HFPEF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更高,且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指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对HFPEF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房室结双径路(DAVNP)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3例在动态心电图直接显示DAVNP的心电图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均出现PR间期跳跃性的改变.结论 动态心电图中P-R间期的跳跃性改变提示DAVNP的存在,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起外源性疟疾暴发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广安县穿石乡,1991年8-9月在4个村范围内发生疟疾暴发流行,共发病61例,患病率为4.5%。外出回归的14人中发病12例,患病率为85.7%,未外出的1347人村居中发病49例,患病率为3.7%,两者差异显著(P<0.001)。据近10年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