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酸地尔硫卓抑制高血压患者拔管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在全麻术后拔管期间应用盐酸地尔硫卓(合贝爽)对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作用。【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具拔管指征时静脉注射盐酸地尔硫卓(合贝爽)0.15~0.25 mg/kg。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其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治疗组用药后1 min HR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BP、MBP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拔管时的SBP、MBP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SpO2用药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盐酸地尔硫卓(合贝爽)能减轻高血压患者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0.33%罗哌卡因轻比重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方法:将30例患者分成三组以5~10 s/mL注入0.5%罗哌卡因2 mL加注射用水1 mL(0.33%罗哌卡因轻比重溶液,比重为1.002)A组6 mg,B组8 mg,C组10 mg。结果:三组患者最高麻醉平面、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及达Bromage 3分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麻醉平面消退至L1时间及Bromage由3分恢复至0分时间短于B组、C组(P〈0.05)。A组有3例Bromage分级达到2分,低于B组、C组(P〈0.05)。结论:0.33%罗哌卡因轻比重的水溶液8~10 mg剂量的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麻醉安全有效,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板层角膜切除辅助超声乳化(PHACO)联合全层角膜移植术(PK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6侧(16眼)中央性角膜白斑合并白内障患者,在切除1/2~2/3的角膜基质层后,在小切口、维持眼球灌注压条件下,完成规范的PHACO及人工晶体(IOL)植入术,最后将植床剩余病变角膜钻透剪下,将相应大小供体角膜与植床缝合。随访时间3~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移植角膜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16眼角膜植片全为透明,术后视力0.1~0.2者6例,0.3~0.4者9例,0.5者1例,所有病例眼压正常。术后12个月,角膜植片完全透明15例,植片呈半透明1例,所有病例眼压正常,有轻度后发性白内障l例,未作处理,术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1例。【结论】板层角膜切除辅助PHACO联合PKP治疗中央角膜白斑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生命早期1 000天的口腔保健与健康密切相关.非口腔卫生专业人员比口腔专业人员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孕妇和低龄儿童,是全生命周期中生命早期的口腔健康促进的重要实施者.口腔专业人员与非口腔卫生专业人员需通过合作来承担口腔卫生整合的重任.文中从生命早期1 000天对口腔保健的重要意义、国内外口腔保健现状、非口腔专业人员在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耳针与体针预防胆心反射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I组采用耳针治疗,Ⅱ组采用体针治疗,Ⅲ组采用耳针与体针同时治疗,Ⅳ组不用耳针与体针。观察麻醉前(基础值)、针强刺激3min时、进腹腔时、牵拉胆囊时、关腹腔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电图(ECG)的变化。[结果]Ⅰ组、Ⅱ组、Ⅲ组强刺激3min后明显上升与基础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腹时、牵拉胆囊时Ⅰ组与Ⅱ组下降明显,P<0.05。Ⅰ组、Ⅱ组、Ⅲ组强刺激3min时HR明显增快,P<0.05,Ⅰ组、Ⅱ组牵拉胆囊时明显减慢,Ⅲ组HR较平稳。[结论]耳针和体针并用对心血管调整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刚领  武刚  崔春博  崔永霏  杨雅岚  王兰 《中国药事》2022,36(11):1260-1266
目的:评价近效期末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 1,PD-1)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使用中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实际使用条件将近效期末抗PD-1单抗药物稀释至1.0 mg·mL-1和5.0 mg·mL-1,制备使用中稳定性样品,并对不同取样点下样品的外观、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蛋白质浓度、纯度、配体竞争抑制活性、生物学活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1.0 mg·mL-1和5.0 mg·mL-1 2个浓度点在不同时间取样点样品均为无色澄清溶液且无明显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符合要求;蛋白质浓度分别为0.9 mg·mL-1和4.3~4.5 mg·mL-1;SEC-HPLC单体的峰面积百分比均为99.3%, 聚体峰面积百分比为0.7%~0.8%;配体竞争抑制活性为95%~110%,生物学活性为74%~89%。结论:研究表明近效期末抗PD-1单抗药物使用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针对依托咪酯复合麻醉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部手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30 ~ 64岁,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20):丙泊酚对照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依托咪酯+电针组(EEA组)和依托咪酯+假电针组(ES组).E组、EEA组和ES组采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采用依托咪酯-瑞芬太尼维持麻醉;P组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采用丙白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EEA组于麻醉诱导前至术毕行电针刺激[疏密波(2/50 Hz),波宽300 μs,刺激电流由0开始,以0.1 mA的梯度逐渐增大,逐渐达到患者能耐受的最大水平].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后2 h(T1)、术毕(T2)、术后2 h(T3)时抽取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结果 与P组比较,E组、EEA组和ES组T1-T3时血清皮质醇浓度降低,T3时血清ACTH浓度升高,EEA组T1、T2时血清肾上腺素浓度、T1-T3时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P<0.05);与E组比较,EEA组T1-T3时血清皮质醇浓度升高,T3时血清ACTH浓度降低,T1、T2时血清肾上腺素浓度、T1-T3时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降低(P<0.05),ES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可减轻依托咪酯复合麻醉对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人羊膜匀浆上清液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上皮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人羊膜匀浆上清液在促进角膜上皮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兔角膜上皮细胞离体培养并传代,然后分组。实验组分别在含10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40,80,160μg/mL 的人羊膜匀浆上清液,对照组仅用100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分别在培养24,48和96h后,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观察人羊膜匀浆上清液对兔角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三个不同等级浓度对兔角膜上皮细胞bFGF-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培养24h后,与对照组(0.087±0.013)比较,加入终浓度为40,80,160μg/mL人羊膜匀浆上清液的实验组角膜上皮细胞增殖数量(分别为0.185±0.010,0.318±0015,0.501±0.014)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差异愈加明显;加入40μg/mL和80μg/mL浓度羊膜匀浆上清液组兔角膜的bFGF-mRNA(分别为0.750±0.007,0.785±0.006)和空白对照组(0.708±0.01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160μg/mL浓度羊膜匀浆上清液组(1.013±0.120)与其它两组及对照组(0.708±0.013)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羊膜匀浆上清液具有促进兔角膜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并随着人羊膜匀浆上清液所含蛋白浓度的增加,其促进作用增强;人羊膜匀浆上清液具有促进体外培养的兔角膜上皮细胞bFGF-mRNA表达的作用,但与羊膜匀浆上清液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土藤草汤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肠道尿酸转运体的影响,探讨土藤草汤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土藤草汤高剂量组、土藤草汤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用腺嘌呤和酵母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予蒸馏水10 mL·kg-1灌胃,阳性药组每日予别嘌呤醇23.33 mg·kg-1灌胃,土藤草汤高剂量组、土藤草汤低剂量组每日分别按22.4 g·kg-1·d-1、11.2 g·kg-1·d-1灌胃给予土藤草汤,连续干预4 w,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 w、4 w后称量各组大鼠体质量,进行大鼠眼眶内眦静脉取血检测血尿酸水平,并在治疗4 w后摘取十二指肠检测各组大鼠的肠道尿酸盐转运体(UAT)和浓度型核苷转运体(CNTs)中CNT2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转录水平。结果 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治疗3 w、4 w后模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治疗4 w尿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NT2 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1),UAT mRNA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CNT2 mRNA转录水平明显降低(P<0.01),UAT mRNA转录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土藤草汤可显著降低HUA模型大鼠血尿酸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作用于肠道尿酸转运体CNT2和UAT两个靶点有关,即有效抑制HUA大鼠肠道尿酸转运体CNT2的mRNA转录表达而减少嘌呤核苷酸在肠道的重吸收,提高HUA大鼠肠道尿酸转运体UAT的mRNA转录表达而增加尿酸随尿液排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状况,了解家长对儿童乳牙列错畸形的认知及态度,探讨昆明市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市3~5岁480名儿童进行咬合检查及龋病状况检查,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儿童错畸形的认知和态度。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χ2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共430名3~5岁儿童纳入调查。错畸形患病率为69.3%,其中错畸形中深覆占比最高(82.2%),其次为深覆盖(24.5%),切占比最低(0.7%)。单因素分析中,喂养方式、遗传因素与乳牙列错畸形患病间存在相关性(P < 0.05),夜磨牙、咬物不良习惯分别与深覆、深覆盖患病存在相关性(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夜磨牙是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的危险因素(OR = 1.256,P < 0.05)。家长问卷结果显示仅有31.4%家长关注儿童咬合问题。  结论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高,多种因素与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相关,家长对儿童咬合问题关注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