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6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行小骨窗颅后凹减压术治疗后,33例疗效良好,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预后状况良好。结论小骨窗颅后凹减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分析,以便于探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8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出现了脑积水,通过开展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分布、患者入院时的GCS评分、脑室中的出血情况等与患者的脑积水发生明显相关,但是患者的骨瓣减压术与脑积水的发生没有明显相关;在开展多因素的Logisticl回归分析之后,发现患者的年龄、脑室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的出血分布是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的入院GCS评分不能作为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脑室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的出血分布具有明显的关系,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积极为患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患者脑积水的发生率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对因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方 法 自2010年1月~2015年3月,将收治的189例因创伤性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分为抗凝组和未抗凝组,其中抗凝组患者入院后即行皮下注射低 分子肝素抗凝处理,未抗凝组患者术前未行药物抗凝处理,两组病例术后均行低分子肝素抗凝处理.手术前1天及术后Wells评分>2分者行双侧下肢彩色多谱勒 超声检查,了解DVT形成情况.结果 抗凝组术前DVT的发生率1.6% ,未抗凝组术前DVT 的发生率2.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抗凝组术后 DVT的发生率3.2% ,未抗凝组术后DVT的发生率5.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因股骨颈骨折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前应用低分 子肝素不能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发生DVT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隧道悬吊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间27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19例,女8例,年龄平均(28±8)岁,排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骨折按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9例,Ⅲ型14例,Ⅳ型4例。本组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单隧道缝线环绕固定方法治疗。定期复查X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疼痛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进行评定;主观因素包括肿胀、关节稳定性及参加工作满意度;记录并发症。术前术后评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8±6)个月。骨折均在3个月内愈合,无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27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26例患者末次随访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阴性,1例患者随访体检时膝关节Ⅱ°松弛,自诉无腿软不稳现象。视觉模拟VAS评分平均为(1.0±0.6)分。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42±9),末次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365,P <0.01)。主观评价所有患者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 结论关节镜下单隧道悬吊固定缝线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操作创伤小,简单方便,骨折复位固定牢靠,术后功能恢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合夹板治疗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和医护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9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采用自主设计的复合夹板固定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32~79岁,平均56.9岁。护士配合医师实施骨折复位和复合夹板固定,以及牵引期间密切观察和指导患者学会如何正确使用牵引装置并观察治疗效果。采用Lidstr9m影像学分级评价骨折移位,采用Cooney评分和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分别评价腕关节功能恢复。结果 固定后1周肿胀评分(2.1±0.5)分。6例(24%)发生骨折再移位,与牵引带和夹板发生松弛未得到及时、正确处置有关。其中2例再次整复达Lidstr9m满意标准,1例未整复者继续夹板固定,另3例未达满意标准者改为手术治疗(手术率12%)。随访6~12个月,平均8.1个月。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5~8周,平均5.9周,无局部皮肤压疮和神经压迫症状。末次随访,桡骨高度(9.0±1.3)mm,掌倾角(8.0±3.1)°,尺偏角(22.3±2.2)°,掌屈度(41.4±11.0)°,背伸度(36.1±8.9)°,桡侧倾斜度(2...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改良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Meyers-Mckeever分型的改良分型标准对患者进行分型,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改良分型标准,Ⅰ型12例,Ⅱ型35例,Ⅲ型44例,Ⅳ型5例,V型9例.所有患者行手术治疗.随访6~2...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辅治痰浊阻肺型喘证的疗效。方法:42例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1例,两组均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6.19%,治疗组90.4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辅治痰浊阻肺型喘证患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魏长宝 《海峡药学》2015,(2):134-135
目的对全身及鞘内注射抗生素在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5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常规治疗方式开展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全身及鞘内注射抗生素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全身及鞘内注射抗生素应用于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过程中在对合端愈合前滑移段外固定去除后发生回缩现象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年1月—2019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和无锡市骨科医院胫骨骨缺损应用骨搬运治疗,在对合端愈合前滑移段外固定去除或失效发生不同程度回缩的41例患者,男25例、女16例,年龄18~71(40±15)岁。用Pearson相关分析滑移段回缩距离与患者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骨缺损长度、手术次数、滑移段长度、骨搬运长度、滑移段固定时间和外固定去除或松动失效前、后两次影像学检查的间隔时间等9个因素的相关性,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再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41例患者中,受伤至骨搬运时间7~95(40.54±25.65)d,骨缺损长度5.0~11.0(6.90±1.20)cm,手术次数1~5(1.64±0.82)次,滑移段长度4.8~12.0(9.68±2.24)cm,骨搬运长度4.5~11.0(6.76±1.64)cm,滑移段固定时间3.5~11.5 (7.47±1.94)个月,间隔时间5~21(10.16±4.07)d,滑移段回缩距离1.5~30.0(8.73±7.99)mm。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滑移段回缩距离与滑移段固定时间呈负相关,与骨搬运长度和滑移段长度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897、0.501、0.419, P值均<0.05);滑移段回缩距离与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骨缺损长度、手术次数和间隔时间均无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骨搬运长度和滑移段固定时间与滑移段发生回缩存在线性关系(t=-10.385、3.027, P值均<0.05)。回归方程:^Y回缩距离(mm)=27.081-2.805X滑移段固定时间(月)+0.447X骨搬运长度(cm)(R2=0.805, F=13.256, P<0.01)。结论 骨搬运过程回缩程度与滑移段长度、骨搬运长度、固定时间相关,其中骨搬运长度和固定时间与滑移段回缩程度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56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共计28例,对研究组患者使用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计28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32%,不良反应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3.68%,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