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隧道悬吊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间27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19例,女8例,年龄平均(28±8)岁,排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骨折按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9例,Ⅲ型14例,Ⅳ型4例。本组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单隧道缝线环绕固定方法治疗。定期复查X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疼痛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进行评定;主观因素包括肿胀、关节稳定性及参加工作满意度;记录并发症。术前术后评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8±6)个月。骨折均在3个月内愈合,无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27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26例患者末次随访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阴性,1例患者随访体检时膝关节Ⅱ°松弛,自诉无腿软不稳现象。视觉模拟VAS评分平均为(1.0±0.6)分。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42±9),末次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365,P <0.01)。主观评价所有患者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 结论关节镜下单隧道悬吊固定缝线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操作创伤小,简单方便,骨折复位固定牢靠,术后功能恢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改良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Meyers-Mckeever分型的改良分型标准对患者进行分型,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改良分型标准,Ⅰ型12例,Ⅱ型35例,Ⅲ型44例,Ⅳ型5例,V型9例。所有患者行手术治疗。随访6~24个月。术后3个月X射线检查显示骨折均愈合;术后6个月,患侧胫骨前移值为(6.10±1.31) mm,与健侧的(5.84±1.24) mm相仿(P>0.05);所有患者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均为阴性;患侧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29.24±10.93)度,与健侧的(131.88±9.31)度相仿(P>0.05);术后6个月患侧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1.06±6.42)分,高于术前的(39.63±9.81)分(P<0.01)。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4.29%。结论基于Meyers-Mckeever分型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改良分型,能准确评估骨折损伤的特点,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临床药师参与1例重度Ⅱ型依诺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患者的诊治,通过采用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的方法,协助治疗方案的审核、调整和优化,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监护服务,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关注肝素类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期间应加强血小板计数的监测和出血反应的监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肩肱距(acromiohumeral distance,AHD)与肩袖损伤之间的关系,为肩袖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 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115例肩关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肩关节X线平片上测量肱骨头顶端与肩峰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HD。评估术前MRI检查和术中肩关节镜下探查情况,根据肩袖撕裂位置、大小及肌腱挛缩情况分组,并比较AHD在不同亚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肩袖撕裂组患者115例,平均AHD为9.3 mm,对照组患者50例,平均AHD为10.6 mm,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不同亚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发现后方撕裂亚组(8.8 mm)、广泛撕裂亚组(6.7 mm)患者AHD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Patte Ⅲ级亚组(7.0 mm)AHD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 结论AHD与肩袖撕裂大小、位置及肌腱挛缩程度相关,肩袖后方冈下肌撕裂对肱骨头上移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滑车线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作为股骨远端假体旋转对线标志物的可靠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从2013年10月—2014年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膝关节CT检查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影像学资料,共75例75侧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6名,女39名;年龄23~60岁,平均(44.7±11.5)岁。在CT图像上定位外科经股骨上髁轴、前后轴、后髁轴、滑车线,以外科经股骨上髁轴为参照,测量前后轴、后髁轴、滑车线相对于该轴线的旋转角度,分别表示为APSA、PCA、ATSA,比较APSA、PCA、ATSA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并比较三条轴线相对于外科经股骨上髁轴旋转角度的稳定性。结果 75例75侧膝关节中,APSA为86.38°±2.40°,男性86.73°±2.51°、女性86.06°±2.26°;PCA为3.89°±1.67°,男性3.62°±1.72°、女性4.13°±1.45°;ATSA为8.17°±2.01°,男性8.42°±1.89°,女性7.94°±2.08°。不同性别间ATSA、PCA、APS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F检验提示,分别与前后轴、后髁轴相比较,滑车线相对于外科经股骨上髁轴的角度的稳定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通过对正常膝关节的影像学测量分析,滑车线作为全膝置换术中股骨远端假体旋转对位参考线的稳定性较好,可以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