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二齿钩钢板短期固定治疗骨骺未闭合青少年撕脱性骨折效果。 方法 2012年1月~2016年11月,应用二齿钩钢板短期固定治疗骨骺未闭合青少年新鲜撕脱性骨折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10~15岁,平均13.0岁;骨折类型(Salter-Harris分类):I型8例,II型10例,III型3例,IV型1例;骨折部位:尺骨鹰嘴6例,肱骨内上髁4例,肱骨外上髁4例,肱骨大结节2例,外踝4例,内踝2例。术后均早期康复活动。骨愈合后及时取出内固定物。所有患者获12~28个月(平均18.2个月)随访。按DASH上肢功能调查表和Kaikkonen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评价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切口均I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和感染。骨折均顺利愈合,未见移位和延迟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末次随访,患肢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100%,无关节不稳,无明显骨骼发育畸形和创伤性关节炎。 结论 二齿钩钢板短期固定对骨骺或骺板无继发性、医源性损伤,是骨骺未闭合青少年撕脱性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方法,需注意勿过度加压和控制固定时间。  相似文献   
2.
BACKGROUN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gradually replaces the traditional preoperative planning mode of acetate template measurement on film, which can accurately obtain the parameters needed in the operation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是一种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的保膝术式。通过胫骨近端内侧切口,在水平面、冠状面双截骨后,进行楔形撑开、钢板固定。其治疗意义在于将内翻的下肢力线转移至相对正常的膝外侧,以缓解内侧症状,延长关节寿命,延缓骨关节炎进展,甚至避免关节假体置换。 个体化力线矫形:根据膝骨关节炎的多阶段性,针对不同退变程度的膝内侧间室,施行不同的力线矫形方案。通过术前规划截骨后的楔形撑开角度或距离,可以将内翻的下肢力线矫正至中线或偏外侧,以达到临床治疗效果。 背景: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对于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患者疗效明确,但目前关于力线矫正点的选择仍以Fujisawa点作为参考,个体化力线矫形是否能获得更优越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个体化下肢力线矫形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 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无锡市人民医院骨科因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行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X射线片、MRI综合评估患膝并划分退变等级(Ⅰ-Ⅲ级),其中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组及对照组,每组16例;14例Ⅲ级患者作为Fujisawa组。个体化组轻度退变Ⅰ级矫正下肢力线至胫骨平台50%点,中度退变Ⅱ级矫正至胫骨平台外侧55%点;对照组、Fujisawa组均矫正力线至62.5%点。测量评估术后下肢力线,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胫骨近端内侧角;随访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患膝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比较患者术后综合满意度的自评分。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②3组下肢力线矫形结果满意,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胫骨近端内侧角较术前明显增加,股胫角明显减少(P < 0.05);③随着随访时间延长,3组患者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显著增加,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显著减少,组内不同时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个体化组术后3,6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高于对照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个体化组及对照组术后12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所有患者对手术矫形效果满意,个体化组术后综合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⑤结果表明,个体化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通过准确地力线矫形,有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满意度。 ORCID: 0000-0003-0566-2858(俞颖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周子红  郭卉 《现代保健》2009,(27):21-2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加微波热凝肥大下鼻甲术的效果。方法局部的麻醉加浸润麻醉对69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其中68例并发对侧下鼻甲代偿性肥大者同时行下鼻甲微波热凝术,1例因下鼻甲骨性肥大行黏膜下切除术加微波热凝术。结果手术后3个月鼻塞、鼻出血、头痛症状完全消失51%-64%范嗣。术后3-12个月痊愈55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痊愈加好转)92.7%,未见1例并发症。结论鼻中隔矫正术与肥大下鼻甲微波热凝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在门诊就诊人数蜈增多趋势,因此,必须寻求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使患者能安全地渡过更年期,我院1995年1月-1998年6月门诊45岁以上更年期功血患者86例(占同期45岁以上妇科子宫出血病人132例的65.3%),应用诊刮+妇康片联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7.
卵巢颗粒细胞瘤是属于卵巢性腺间质肿瘤 ,常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及闭经。该肿瘤具有低度恶性 ,仅占卵巢恶性肿瘤的 5%~ 10 %。我院从 1988年 1月~1998年 1月仅收治 12例颗粒细胞瘤占同期卵巢肿瘤的 2 .73% ,与国内报道的发病率相近似[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患者年龄 17~ 61岁 ,平均年龄 4 5.4岁。根据FIGO分期法分期[2 ] ,Ⅰ期 6例 ,Ⅱ期 1例 ,Ⅲ期 4例 ,Ⅳ期 1例。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本病主要症状为异常的阴道出血 ,占 83.3%。月经紊乱 4例 ,闭经 1例 ,绝经后出血 3例。腹部包块为首要体征。 8例妇科检查发现 ,4例B…  相似文献   
8.
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疗效和5年生存率。方法:将我院2000年1月~2002年7月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随机分成单纯放疗组和放疗同步化疗组,并将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单纯放疗组CR为42.5%,PR为57.5%,5年生存率为27.5%;同步放化疗组CR为70.21%,PR为29.79%,5年生存率57.4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7.57,P<0.01),同步放化疗组有较明显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但均能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明显提高疗效和5年生存率,BVP方案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围生期防治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分析了15例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小板计数将患者分为4组:A组2例(〈10×109/L),B组5例(10×109/L~30×109/L),C组4例(30×109/L~50×109/L),D组4例(〉50×109/L)。采用不同方法给予治疗。结果 A、B组7例中4例血小板〉30×109/L;6例经阴道分娩,产后大出血2例;9例剖宫产,产后大出血3例。结论妊娠合并ITP,如血小板〈30×109/L,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能使大多数患者的血小板〉30×109/L.分娩方式与出血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CCP)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AO 31.A1-A2)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PCCP组和DHS组,PCCP组53例,男10例,女43例;平均年龄78.2岁;AO分型:A1型37例,A2型16例.DHS组45例,男7例,女38例;平均年龄75.4岁;AO分型:A1型28例,A2型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结果 PCCP组有2例失访,5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6个月(8~24个月)随访;DHS组有3例失访,4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2个月(10~26个月)随访.PCCP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明显优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末出现感染、骨不连、钢板螺钉断裂、股骨头螺钉切割、松动移位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与DHS比较,PCC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剥离肌肉少、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及患者能早期活动等优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 with 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 (PCCP) as compared with dynamic hip screw (DHS) .Methods We randomised 98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AO31.A1-A2) to surgical treatment with either the PCCP or DHS and followed them post-operatively from January 2007 to January 2010.There were 53 cases in the PCCP group and 45 in the DHS group.The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the last Harris score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2 groups.Results In the PCCP group 51 cases obtained a mean follow-up of 11.6 months (range, 8 to 24) and 2 were lost to the follow-up.In the DHS group 42 cases obtained a mean follow-up of 14.2 months (range, 10 to 26) and 3 were lost to the follow-up.Shorter operation ti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less blood loss and higher Harris scores were achieved in the PCCP group than in the DHS group.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2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05) .Conclusion The minimally invasive PCCP technique can result in a lower blood loss, less post-operative pain, fewer implant-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comparable surgery time than the DHS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