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手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胫骨多段骨折患者,根据AO分类方法筛选出C2型骨折21例:左侧9例,右侧12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15~71岁,平均(44±2.1)岁。入选病例均采用微创经皮插入LCP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8~15个月,术后3~4月骨折线变模糊,术后6~9月骨折处出现大量骨痂;膝关节屈曲为(147±3.2)°,伸直为(0±0.5)°;踝关节背伸(9±1.2)°,跖屈(43±2.1)°;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17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5.24%。结论经皮LCP钢板固定胫骨多段骨折安全、有效,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段)交通伤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交通伤害救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发生于宁波-台州-温州(简称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段)交通事故的原始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交通伤特点;采用SPSS18.0软件对调查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5年间普通程序处理的事故)甬台温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308起,累计伤亡603人。其中死亡157人。交通事故以尾随相撞最为多发,占总事故的39.29%,主要原因为司机疲劳驾车及超速行驶。结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有时间、年龄分布不均衡性;男性青壮年为发生概率的高危人群,但高龄受累人群的死亡率更高。通过对温州段高速公路交通伤特点分析,可针对性地进行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培训,借此创建安全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总结并分析“7.23”温州动车事故伤员伤情特点,探索救治经验. 方法 以“7.23”温州动车事故生存和死亡伤员共177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伤员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部位、损伤严重程度等信息,并输入由第三军医大学中华创伤数据库中心研制的创伤数据库系统V3.0进行评分和分析. 结果 事故后24 h内共收治伤员137例,男76例,女61例,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生存136例,救治无效死亡1例;撞击伤、挤压伤及重物坠落砸伤是主要的致伤原因;生存伤员中,多发伤108例(79.4%);所有生存多发伤伤员中,以胸部、头部和四肢分列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位常见受伤部位;TI分值最小5分,最大27分.TI分值≤9分4例(3.7%),10 ~ 16分86例(79.6%),≥17分18例(16.7%).ISS< 16分的伤员78例(72.2%),ISS≥16分的伤员30例(27.8%),其中ISS分值最小3分,最大75分.共死亡40例(包括入院后救治无效死亡1例),死亡伤员均为多发伤,颅脑损伤为第1位死亡原因. 结论 本次动车追尾事故伤因复杂,多发伤发生率高;损伤程度不一,但总体情况较轻;常见损伤部位分布在生存伤员和死亡伤员中存在显著差异;应根据这些伤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现场检伤分类、逐级转运、专科救治.  相似文献   
5.
周大标  吴冰心  阳越  吴钒  李志钢 《陕西中医》2022,43(6):752-754,766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发生改变为特征。中医学认为其与肝、脾、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临床可见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肝郁血虚、气滞血瘀等证型。治疗多从肝、脾、肾论治,兼顾行气活血化瘀,以脏腑气血阴阳调和为目的。现从肝、脾、肾的脏腑功能出发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中医治疗,从分子层面总结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分析中药及复方制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关信号通路的机制,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螺钉松动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2016-01/2018-01月作者医院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4例,搜集各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伤椎分布、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骨折类型、经皮或开放置钉情况、术中钉道调整次数、置钉准确性、伤椎置钉情况、万向钉使用情况、术后脊柱冠状位及矢状位失衡情况、术后支具保护情况、内固定存留时间等.根据末次随访X线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来评价螺钉松动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术后螺钉松动发生的关系.结果 患者术后螺钉松动的发生率为14.42%(15/1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骨密度、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骨折类型、术中钉道调整次数、置钉准确性、伤椎置钉情况、术后脊柱冠状位及矢状位失衡情况,可能与术后螺钉松动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骨密度、术中钉道调整次数、置钉准确性、伤椎置钉情况、术后脊柱冠状位及矢状位失衡情况与术后螺钉松动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患者骨密度较低、术中钉道调整次数较高、置钉准确率低、伤椎未置钉、术后脊柱冠状位及矢状位失衡,可能是术后螺钉松动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存活伤员的损伤特点,探讨并分析事故初期伤员的救治策略.方法 以事故后24h温州市各大医院救治的事故伤员为对象,收集伤员的年龄、性别、致伤部位、损伤严重程度等信息并应用创伤评分系统3.0进行分析.结果 事故发生后24h温州市各大医院共收治伤员136例,年龄在2.5 ~69岁之间,男性占55.89%,女性占44.11%;主要以钝器致伤为主;存活伤员中多发伤占79.41%,实质性受伤部位以胸部为第1位、其次是四肢和脊柱;所有伤员均现场急救后直接送至就近医院.结论 直接外力及惯性、离心力引起的钝器伤是存活伤员主要的致伤原因,胸部、四肢及脊柱为主要的受伤部位,对事故伤员救治初期的治疗以抢救生命、分诊和后送为主.  相似文献   
8.
急诊科承担着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职能,如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展开院内救护可以直接评价医院和急诊科综合应急能力.2011年7月23日晚,发生了"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此次事件事发突然、人员伤亡惨重.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急诊科共接收26位患者,立即启动科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施紧急救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及常规康复治疗对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指导术后康复治疗。方法:单纯膝部骨折术后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PNF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及常规康复治疗)和对照组32例(中药熏蒸结合常规康复治疗),通过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测定,视觉模拟评分(VA S)及Ho lden步行功能分类对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①主动关节活动度评定: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提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P〈0.01);②VA S评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Ho lden步行功能分类:两组患者步行功能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疗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对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改善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老年人急、慢性疼痛的主要病因,其临床症状以胸/腰背部疼痛为主,严重时可能导致残疾[1-2]。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疼痛症状,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目前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方法[3-4]。而术后伤椎再塌陷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导致术后再发疼痛、后凸畸形、再次手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远期疗效[5];如何避免伤椎再塌陷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