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PO)是发生于女性绝经期的代谢性骨病,又称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腰背疼痛无力、脊柱驼背变形、易于跌倒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骨痿""骨枯"范畴。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分析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失调相关,病理机制有:肾虚为本,先天亏虚;脾虚失用,后天乏源;肝郁血虚,枢机不利;血瘀为标,瘀虚互生。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证,本虚在于肝脾肾精气亏虚、骨失濡养;标实责之肝郁血瘀、骨络失和。治疗大法应当标本同治、扶正祛邪,燮理肝脾肾;经验方补肾活血健骨方从"补肾填髓、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立法,契合PMOP病机,获得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之一.目前,我国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多达40%以上.因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已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  相似文献   

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常见病,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的疼痛、骨骼变形等问题。与中医"骨枯"、"骨痹"、"骨痿"、"骨极"等病的描述类似。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医传统认为与肾的关系密切,而肝脾两脏功能失调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肾、肝、脾三脏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从而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之一。目前,我国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多达40%以上。因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已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由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背痛、驼背及骨折已成为危害中老年妇女的重要问题。因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进行研究,及时找到有效的治疗途径,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自8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中医药防治本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试图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肾脾为本的理论依据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该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彭庆州主任医师,现任郑州市骨科医院正骨科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工作委员会全国委员等。他擅长治疗创伤骨科疾病,尤其精于闭合手法复位微创内(外)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干及关节内骨折。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及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学病名基本概念做出界定,指出从肝脾肾论治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性,进而指出中医学对于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向。接着,介绍了本理论是从临床治疗出发,依据典籍,为随后“肝脾肾论治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阐述奠定了基础。然后,通过论述本病的发病病机及对治疗时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分析,引出了肝脾肾论治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观点。中医药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具有悠久的历史及独特的理念,疗效显著。最后,论述要以调肝为关键,注重养肝、补肝、疏肝,调理肝气是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的核心;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亏虚,在补肾、补脾益气、调肝的同时,活血化瘀是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对本病的整体治疗给出建议,增强对患者骨量的调充,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通过总结,得到以下结论:肝脾肾论治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确有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淫羊海马散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按3∶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治予淫羊海马散3g,每日3次,开水冲服;对照组用葡萄糖酸钙治疗,每次1片,每日3次;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BMD都有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治疗组中75例患者疼痛症状显著改善,其症状改善率达100%;对照组症状改善率达52%;两组症状改善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进一步经Ridit分析显示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淫羊海马散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提高骨密度,缓解骨疼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利用文献分析法,分析有关补肾中药改善骨质疏松症的有关文献。结果与结论:采用补肾中药专方专药和单味中药等疗法,对改善和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淫羊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炎辉 《陕西中医》2005,26(5):405-406
目的:研究淫羊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淫羊藿水煎服,日3次,疗程3个月。结果:治愈4例,显效32例,总有效率92%。结论:淫羊藿可改善或减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症状或体征。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绝经后女性肝肾精血不足,骨枯髓减,气血亏虚,血不得行,因虚致瘀,无以濡养筋骨和血脉,终致骨痿与胸痹合而为病。从中医角度来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重视标本兼顾。此文从“整体观念”的角度出发,将心与肾相联系,并结合对心肾相交的认识,从心肾的关系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冠心病的发生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价值,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介绍刘浩主任医师从肝、脾、肾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经验.刘师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与肾精亏虚、脾胃虚弱、肝血不足的病理变化关系密切,因此通过补肾、健脾、柔肝的治疗法则,从肝、脾、肾论治,屡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消渴的发病机制复杂,与肝脾肾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从消渴病的肝脾肾关系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在治疗上应协调三脏关系,根据脏腑强弱和病程发展来综合分析并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2.
肝脾肾同治法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肝脾肾同治法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科学性。方法:多中心收集265例2型糖尿病病例,经辨证分别给予降糖消渴1号方(165例)、2号方(43例)、3号方(57例)加减治疗。结果:降糖消渴1号方、2号方、3号方对降低空腹血糖总有效率分别为72.03%、64.10%、74.36%;降低餐后2h血糖总有效率分别为59.69%、62.86%、61.54%;改善中医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90.57%、91.4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无毒副反应,安全可靠。结论:肝脾肾同治的系列方药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通过肝脾肾同治角度来辨证治疗糖尿病的观点具有正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对骨质疏松骨骼肌线粒体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方法:6月龄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雌激素组、中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收集肌肉组织进行线粒体通透转换孔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检测。结果:在线粒体通透转换孔活性比较方面,雌激素组、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色素C氧化酶比较方面,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模型组在上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雌激素表现出对线粒体氧化应激功能的调控能力,因此认为以骨骼肌作为药物靶点治疗骨质疏松症是可能实现的。而中药尽管在实验中均没有出现阳性结果,但数值表明仍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加味阳和汤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8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应用自拟加味阳和汤治疗;对照组32例,给仙灵骨葆胶囊口服.均经6个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或体征的疗效有效率分别为有效率分别为87.76%和62.50% (P <0.05).骨密度T值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结论:加味阳和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可能机制是抑制了破骨细胞的产生和骨的吸收,促进了骨形成,改变绝经后的高转换状态,从而提高骨密度,达到了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姚廷周 《中医临床研究》2020,(9):131-132,139
月经失调以气血两虚及脾肾阳虚两证为多见,分别予补气养血和温补脾肾法进行治疗,方用自拟补气养血调经汤及温补脾肾汤。气血两虚与脾肾阳虚并非一成不变,二者可相互转变。二证都是虚证,但侧重点不同,气血两虚侧重于脾,脾肾阳虚侧重于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调和肝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2例CA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补肾调和肝脾中药,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疗程均为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表达水平。[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外周血象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和TERT mRNA表达水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外周血象HGB、PLT和降低TERT mRNA表达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外周血象WBC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和肝脾法能够有效提高CAA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参与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大鼠模型骨组织成骨细胞特异基因(osterix,Osx)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GIOP的发病机制,并比较补肾、健脾、活血中药的疗效及其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后肢肌注地塞米松(2.5mg/kg,每周2次,连续9周)的方法复制GIOP大鼠模型,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空白组、补肾中药组、健脾中药组、活血中药组、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9周。应用XR-2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骨密度,以评价动物模型的成立及药物疗效。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quantitative,RT-PCR)检测骨组织Osterix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Osterix蛋白表达。结果:①股骨骨密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中药组明显升高(P<0.01),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健脾中药组和活血中药组虽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②骨组织Osterix mRNA及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中药组明显上调(P<0.01),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也有明显上调(P<0.05),健脾中药组和活血中药组虽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肌注地塞米松可以成功复制GIOP大鼠模型。②骨组织Osterix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GIOP的发病机制之一。③补肾中药具有明显防治效果,其作用机制与上调骨组织Osterix mRNA及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月经过少病肾虚肝郁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妇科门诊的70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月经过少病肾虚肝郁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和31例完成研究。试验组给予益肾疏肝汤(补肾疏肝法中药饮片)口服,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口服,均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药,连续服用21 d,连续服药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月经量PBAC积分、中医症状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 2)]、基础窦卵泡计数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PBAC积分及血清E 2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月经量少、腰膝酸软、胸胁胀痛、烦躁易怒、烘热汗出、胸闷叹息、精神抑郁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及血清FSH水平和FSH/LH均明显降低(P均<0.05);其中试验组治疗后腰膝酸软、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头晕耳鸣、胸闷叹息积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月经量少、烘热汗出、精神抑郁积分及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治疗后窦卵泡个数明显多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窦卵泡个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28/33)和62.3%(24/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肾疏肝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月经过少病肾虚肝郁证,不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月经量,还能改善卵巢储备功能,调节性激素水平,且在改善临床症状及增加窦卵泡数量方面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