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1.
目的:对邻苯三酚红比色法检测洗涤红细胞上清液蛋白质浓度的检测方法进行全面评价。方法通过对该检测方法的基本要素、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以及可报告范围等检测方法性能进行前期验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结果正确度:偏移小于或等于4.0%;批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0%,批间精密度 RSD <4.0%;在0.04~2.0 g /L 浓度范围内,上清蛋白质检测结果与标准溶液浓度为线性关系,Y =1.0144X +0.01,相关系数 r2=0.9996;可报告范围为0.06~2.00 g/L 。结论采用邻苯三酚红法检测洗涤红细胞上清液蛋白浓度的方法能满足采供血机构质量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2.
<正>退变性脊柱畸形(degenerative spinal deformity,DSD)是指既往无脊柱畸形病史,骨骼发育成熟后,随着脊柱不对称性退变性改变,逐渐发展为冠状面/矢状面畸形的脊柱畸形[1],以腰椎畸形多见,其常伴有腰椎侧方滑移、腰椎椎管狭窄及冠状面/矢状面失平衡等。由于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变性脊柱畸形正逐渐成为成人脊柱畸形(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中最常见的类型[2]。当患者保守治疗疗效不佳时,常需手术长节段固定恢复脊柱冠状面/矢状面平衡、解除神经压迫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正>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颈椎后纵韧带异常增生骨化导致椎管容积减小,进而引起脊髓损害和四肢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后纵韧带骨化也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依据韧带骨化范围和形态分为4种类型:(1)连续型;(2)局灶型;(3)节段型;(4)混合型。对于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患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2007年8月17日某单位食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午饭后出现集体食物中毒症状。其中5例病重病人送医院住院治疗,取5例肛拭子培养进行微生物检查鉴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系统的评价方法,以保证同一采供血机构实验室内多套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稳定性评价,采用A、B两套ELISA检测系统同时检测同一个弱阳性标本,连续20次,比较两套系统变异系数(CV值)大小。准确性和一致性评价,A、B两套系统同时检测室间质评阳性样本,根据本试剂组反馈结果的吸光度/临界值比值(S/CO值)均值(x)、标准差(SD),以 x作为参考结果分别计算每个样本A、B系统结果的S/CO值标准差指数 SDI1、SDI2;分析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A、B检测系统 CV值分别为6.5%和5.3%;A系统结果中有3个标本︱ SDI1︱大于2,其他结果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B系统结果︱ SDI2︱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套检测系统稳定性较好,检测结果均处于可受控状态,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以血浆凝血因子Ⅷ含量检测的实验室间比对为例,探讨通过实验室间比对验证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可行性。方法同一份标本分为两份,将其中一份标本和标准品送至比对实验室检测,另一份留本实验室检测。比对实验室Ⅷ因子标准品各浓度点与其相应的检测百分比活性值建立曲线回归方程,从而实现浓度与百分活性的换算。对检测结果采用CLIA′88推荐的允许误差进行比对。结果比对实验室血浆凝血因子Ⅷ标准品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 7,线性较好;本实验室与比对实验室血浆凝血因子Ⅷ的检测结果其重复性均小于10%,且本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落在靶值±15%以内。结论本实验室对血浆凝血因子Ⅷ含量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实验室间比对是验证实验室检测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前端漏检单采血小板献血员标本结果,分析快速检测筛查漏检原因。方法采用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再次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前端筛查阴性、采集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呈反应性的31例单采血小板献血员标本,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1例前端漏检标本ELIS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再次用胶体金法检测有16例阴性,15例阳性,总的一致性为48.4%。ELISA阳性标本中S/CO值小于10前端筛查漏检再次用胶体金法检测为阳性结果的有3例,阴性14例,一致性为9.7%;S/CO值在10~30时用胶体金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总共有14例,阴性为2例,一致性为45.2%;S/CO值大于30的9例标本再次用胶体金法检测全部检出,一致性为100.0%。结论试剂检测方法不同所致的分析灵敏度差异和检测过程中操作不当是 HBsAg漏检的主要原因,胶体金试剂与ELISA试剂包被片段不同以及观察时间不够也是单采血小板 HBsAg漏检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站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在各自仪器校准的基础上,以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优秀的仪器为参考,用新鲜血标本分析其他仪器。结果经过比对后的仪器,检测结果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保证。结论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在各自校准后,检测结果仍然存在差异,定期进行不同型号仪器间比对,有非常实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