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5篇
  免费   853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350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413篇
内科学   420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217篇
特种医学   2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78篇
综合类   48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460篇
眼科学   180篇
药学   294篇
  7篇
中国医学   287篇
肿瘤学   23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342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303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多体素1H-MRS对脑胶质瘤、转移瘤及脑脓肿的鉴别诊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脑胶质瘤、单发转移瘤、体积较大脑脓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胶质瘤瘤体周围的微观结构的改变。资料与方法 搜集脑胶质瘤26例、单发转移瘤9例、大体积脑脓肿4例,均行^1H-MRS检查。比较脑胶质瘤与单发转移瘤瘤体及瘤周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肌酐类物质(Cr)、NAA/Cr值的差别,并做统计学分析;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检查等重点观察胶质瘤瘤周微观结构改变。结果 各个级别的胶质瘤与单发转移瘤瘤体之间Cho/NAA值分别为3.14±1.61和2.46±0.83,Cho/Cr值分别为2.57±0.93和2.90±1.93、NAA/Cr值分别为0.96±0.53和1.21±0.80,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瘤周之间的上述比值为1.74±0.98和0.98±0.23,1.72±0.51和1.09±0.35.1.11±0.30和1.11±0.25,除NAA/Cr外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0.05)。脑脓肿内部出现特征性波谱,扩散加权成像(DWI)上脓腔显示为高信号。胶质瘤瘤周在光镜及电镜下发现已有瘤细胞浸润。结论 使用多体素^1H-MRS结合常规MRI可鉴别胶质瘤、单发转移瘤、不典型脑脓肿,胶质瘤的瘤细胞可以通过毛细血管转移浸润至瘤周。  相似文献   
3.
3DCRT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DCRT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处方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7例有随访结果的肝癌患者,对其肿瘤体积大小、位置、处方剂量及生存期作回顾性总结。结果治疗后肿瘤局部控制率为85.2%(23/27),1年生存率为70.4%(19/27),2年生存率为55.6%(15/27),3年生存率为33.3%(9/27)。所有病人无放射性肝炎等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3DCRT技术治疗不宜手术的肝癌是一种无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肝癌的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轻微,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蝶窦入路穿刺三叉神经节及其分支的可行性,分析两者的毗邻关系及相关限制因素.方法 对110例成年中国人头部薄层CT轴位原始资料进行多平面重组,观察圆孔、卵圆孔、翼腭窝(管)、Meckel腔与蝶窦外侧壁的关系,测量蝶窦外侧壁至诸结构的骨壁厚度.结果 ①圆孔紧靠蝶窦外侧壁的前外下方,骨壁厚度<2 mm者84例(76%);②重组图像可显示翼腭管全程,翼腭窝与蝶窦前下外侧壁之间的骨壁厚度<2 mm者77例(70%);③卵圆孔距离蝶窦外侧壁距离>5 mm 98例(89%);④由蝶窦腔内经颈内动脉管前方入路,斜向后下外方可及Meckel腔,骨壁厚度1~5 mm,颈动脉管为重要骨性标志.结论 经蝶窦内可分别穿刺或开放圆孔、翼腭窝和Meckel腔,而经蝶窦内穿刺卵圆孔基本不可行;经蝶窦入路至三叉神经节及其分支的可及性与蝶窦气腔的位置和扩展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回顾国内肿瘤介入治疗的进展,分析其适应证、治疗规范和存在问题,并对肿瘤介入工作的业务培训、科间协作及病房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和磁共振对健康人颅内动脉影像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健康人颅内动脉的检测,初步确定其操作规范及衡量标准。方法正常人200例,按照检查方法分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urDopplerFlowImaging,CDFI)组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组。CDFI组观察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椎动脉(VertebralArtery,VA)各段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相应点的血流束内径。MRA组检测相应血管对应部位的血管内径。结果同一条血管不同位置的血流速率有差异(P<0.05);同名血管相应位置的血流速率左侧略高于右侧,女组高于男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相邻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相隔组间有显著性差异。CDFI所测血流束内径较MRA所测血管内径值偏高,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应用CDFI能显示MCA,VA走行,可检测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b)要提高临床脑血管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必须有规范的临床操作和可靠的检测指标。c)对血管内径的测量MRA更佳。  相似文献   
7.
正确判断多发伤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是目前危重病医学领域创伤诊治方面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亦是进一步降低多发伤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试图通过观察炎症指标前白蛋白(prealbumin,PA)、铜蓝蛋白(cemloplasmin,CE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胰岛素(Insulin,INS)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等10项指标在多发伤患者中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其在多发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硬组织切片技术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例16~20周胎儿股骨骺板、干骺瑞进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简称IGF-I)的定位研究。观察到骺板储备区、增生区和肥大区均有IGF-I免疫反应阳住的软骨细胞;干骺端存在一定数量的IGF-I阳性成骨细胞,部分类骨质和骨基质也有阳性反应物沉积,少数破骨细胞也呈IGF-I免疫阳性反应。作者同时讨论了在硬组织切片上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的可能性和IGF-I在骨组织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骨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受检患者58名治疗前均行血清Cy21-1、SCC、NSE、CEA和CA15-3测定和SPECT全身骨显像。结果:血清Cy21-1和CA15-3水平与全身骨显像结果相关。(P<0.05),血清SCC,NSE及CEA水平则无相关(P>0.05)。结论:血清中Cy21-1和CA15-3升高水平与肿瘤骨转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尤以Cy21-1为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30例糖尿病患者血清锌、镁、钙的含量,并与30例正常人相比较。结果表明,其锌和镁较正常人为低(P<0.05),但钙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别。另外,本文还对锌、镁与糖尿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