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某钴源室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变化,为个人剂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用瞬时法和累积法时钴源工作室及周围环境进行测量。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稍高于四川省室内、外空气吸收剂量率。累积法测得的结果稍小于瞬时法。结论 某钴源室内外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仍在我国天然辐射正常范围之内,钴源运行状态下的工作人员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医学人才规格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医学人才规格有了新的要求。本文将从“全面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高超经济,并根据它的要求培养提高自身的素质”、“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高度的创造能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竞争与合作意识”、“具有时效意识”、“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丰富知识和应变能力“、“具有法制观念”和“树立博才取胜的意识”等方面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电离辐射对小肠上皮细胞PrxⅠ和PrxⅥ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对BALB/c小肠上皮细胞PrxⅠ和PrxⅥ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60Co辐射源全身照射BALB/c小鼠的方法建立电离辐射损伤的动物模型,总剂量为9.0Gy;在照射前,照射后3、24h和72h分离BALB/c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采用Tripure试剂盒提取小肠上皮细胞总RNA,而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PrxⅠ和PrxⅥ基因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成功的分离了小鼠小肠上皮细胞;采用Tripure试剂盒提取的小肠上皮细胞总RNA经OD260/OD280比值测定和甲醛变性凝胶电泳证实所提取的RNA无降解并有足够的程度;正常小肠上皮细胞内有PrxⅠ和PrxⅥ基因的表达,在电离辐射后两者均有一短暂降低,随后逐渐升高,至照射后3d仍高于正常对照。结论:电离辐射后PrxⅠ和PrxⅥ基因表达在应激期内出现一短暂性降低,在辐射后期PrxⅠ和PrxⅥ基因表达升高,提示PrxⅠ和PrxⅥ基因可能参与辐射引起的小肠上皮细胞修复。  相似文献   
4.
γ射线照射前后IEC-6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γ射线照射后肠上皮细胞系 (IEC 6)细胞蛋白质组的改变。方法 分别提取正常IEC 6细胞和经过 2 5Gy照射后细胞的蛋白样品 ,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分离 ,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经PDQuest软件分析双向电泳图谱 ,对部分差异的蛋白点进行胶内酶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 TOF MS)测定其肽质量指纹图谱 ,在网上检索数据库鉴定差异蛋白 ,并采用RT PCR间接证实其变化。结果 获得了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图像分析显示 :在正常IEC 6细胞中检测到 ( 60 8± 3 9)个蛋白质点 ,细胞照射后的样品中检测到 ( 5 95± 3 1)个蛋白质点 ,其中匹配的蛋白点为 3 96个。对表达差异的 16个蛋白质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 ,经数据库检索后初步鉴定为一些与代谢、自由基清除、细胞骨架相关的蛋白。RT PCR证实了ERP2 9基因在照射后增强。结论 电离辐射可以诱导IEC 6细胞蛋白质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
制作鼠组织优质石蜡切片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制作大鼠各组织优质石蜡切片的方法。方法 鼠组织块的常规脱水、透明、浸蜡、切片与染色。结果 根据所述经验和方法可制作出3-4μm的优质石蜡切片。结论 所述经验和方法有助于制作出优质石蜡切片。  相似文献   
6.
在医学教育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如何在医学教育中正确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随着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如何对这一教学手段扬长避短并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已成为现代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相对不足的年轻教师所面临的一个主要教学问题。结果: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能把文字、图片、声、光、色、动画集于一体,使课堂效果生动、形象、增加学生趣味性和兴奋点等;但也存在速度快、内容和容量大、室内光线暗、视力易疲劳等缺点。结论:应用多媒体教学应扬长避短,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和不同教学内容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γ射线照射后 ,在辐射损伤期和修复期小鼠肠上皮细胞蛋白质组的改变 ,以探讨肠上皮细胞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 9Gy全身照射BALB c小鼠 ,分别于照射后3h和 72h取小肠制备卷肠切片 ,染色并观察小肠形态。分离未照射小鼠及照射后 3h和 72h小鼠的肠上皮细胞 ,制备蛋白样品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样品 ,PDQuest软件处理双向电泳图谱 ;并对差异的蛋白质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分析。结果 小鼠肠上皮在照射后 3h以损伤性改变为主 ,72h后出现明显再生修复。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在正常对照组、照射后 3h组以及照射后 72h组分别检测到(6 38± 39)、(5 6 6± 32 )和 (5 91± 2 9)个蛋白质点。对其中 2 8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分析 ,经数据库检索 ,初步鉴定为一些与代谢、过氧化应急、信号转导相关的蛋白质。结论 电离辐射能诱导小鼠肠上皮细胞蛋白表达的改变 ,双向电泳技术对从整体方面揭示辐射损伤的分子机理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