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肺癌术中放疗后病人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与丙二醛水平的观察林善文孙玉鹗韩临春汪德清丁保国黄孝迈术中放疗(IORT)是肺癌综合治疗方法之一,我们对IORT后肺癌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进行动态观察。1材料和方法:住院拟...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症。目前,对HIV包膜蛋白基因分析,结构功能域和抗原表位分布等研究证实,HIV包膜蛋白-env1肽段(gp120蛋白NH_2端)具有极高的保守性。本文选用基因工程表达的HIV-env1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脾细胞与NS-1小鼠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融  相似文献   
3.
黄芪总黄酮抗肝损伤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otal navonoids 0f Astragalus,TFA)对扑热息痛所致小鼠肝损伤的预防功效。方法观察不同剂量(0、100、300、400、500 ms/kg)扑热息痛对c57BL/6J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比较经1天或5天(每天2次)的TFA预处理后对扑热息痛(400 mg/kg)所致肝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扑热息痛对小鼠肝损伤作用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不同剂量的TFA对扑热息痛诱导小鼠肝损伤有不同程度的防护作用,其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成正比;TFA可增加血清中SOD活性(P<0.05);高剂量的TFA(100mg/kg)具有降低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质的作用;此外,在相同TFA剂量下,5天组对扑热息痛诱导小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优于1天组。结论提示TFA可预防扑热息痛诱导的肝损伤,其预防作用与其使用时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非连续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红细胞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各因素对分离结果的影响程度.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比较不同分离条件(离心力、离心时间、离心温度)的分离效果,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分析不同个体参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细胞浓度、个体年龄)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 离心力、离心时间、标本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浓度、个体年龄都对分离结果有影响,其中红细胞平均体积起主导作用.结论 不同分离条件以及同一分离条件下不同标本,其分离效果均有差异,通过对影响因素的人为控制,可以得到相对稳定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5.
6.
黄芪总黄酮对羟自由基所致哺乳动物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黄芪总黄酮对羟自由基所致V79细胞的多种损伤皆有不同程度的防护作用。可降低细胞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升高细胞SOD活性,维持细胞正常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低效价血型抗体在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中的诊断流程。方法:应用酸放散试验、酶法和PEG法进行抗体鉴定试验,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指标,检测患者血浆中是否存在导致溶血的不规则抗体。结果: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血清中确定存在抗-Lea抗体,发生输血反应后,使用增强试验检测到低效价抗-E抗体,患者Rh分型为Ccee,所输注红细胞为cc EE,患者新、旧标本用PEG方法与所输红细胞配血,主侧均不相合,找到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的证据。结论:血清中低效价的抗体不易被检出,往往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枳葛片对急性酒精(乙醇)中毒后小鼠的神经精神症状、血液中乙醇浓度和各项生物化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6/09在解放军总医院生化科完成。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禁食12h后分别给蒸馏水6h和24h组对照组)、高剂(量枳葛片(6h组和24h组,1.5g/kg)、低剂量枳葛片(24h组,1g/kg)和海王金樽(24h对照药物,2.5g/kg),30min后全部实验动物按0.018mL/g体质量一次性灌胃给560mL/L乙醇,记录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时间,实验结束时取血测定血液中乙醇浓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枳葛片可明显延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低剂量组t=-2.648,P<0.05,高剂量组t=-4.215,P<0.01),在24h组间比较结果提示枳葛片可缩短小鼠翻正反射的恢复时间且有量效关系(低剂量组t=2.224,P<0.05;高剂量组t=3.500,P<0.01)。血液检测结果提示枳葛片可逆转小鼠由于急性乙醇中毒所致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中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胆固醇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59~6.390,P<0.01或0.05),高剂量组中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胆固醇、三酰甘油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50~5.597,P<0.01或0.05)。高剂量枳葛片可降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t=2.988,P<0.05)。结论:枳葛片具有降低  相似文献   
10.
黄芪多糖对健康人群血脂水平的干预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不同健康人群的降血脂作用,为其在冠心病事件的一级预防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1在解放军总医院生化科完成.受试者均为解放军总医院生化科的工作人员26名,年龄21~68岁,无免疫性、过敏性、感染性及代谢性疾病,自愿参加.受试者每日早晚各1次服用黄芪多糖(国食健字G20040383,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提供,主要成分为黄芪多糖),5 g/袋,1袋/次,2周为1疗程,总疗程共4周.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2和4周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水平,并分析50岁以上受试者服用黄芪多糖前后血脂变化.结果:26例受试者的血脂测定结果均纳入分析.[1]受试者服用黄芪多糖前后血脂变化:服药2周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较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服药4周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比服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载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服药前后无变化.[2]50岁以上受试者服用黄芪多糖前后血脂变化:服药2周后,总胆固醇水平有降低趋势,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服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服药4周后结果与服药2周后结果相同;载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服药前后无变化.结论:黄芪多糖能有效地降低健康人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健康人群的三酰甘油水平也同样有效.黄芪多糖可用于降低冠心病事件发病危险的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