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9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42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529篇
内科学   351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190篇
综合类   1031篇
预防医学   497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347篇
  6篇
中国医学   346篇
肿瘤学   12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髌骨下极袖套样撕脱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插管全身麻醉,取膝前正中切口,骨折复位后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髌骨下极骨块。治疗组在钢丝垂直捆绑张力带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伸膝装置。术后随访并指导康复锻炼,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Lysholm评分等评价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 2组患儿均手术成功,未发生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32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4个月。治疗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2±0.5)个月,对照组髌骨骨折愈合时间(3.3±0.4)个月,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膝关节HSS评分及优良率,Lysholm评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取双锚钉结合改良Krackow缝合方法重建儿童髌骨下极撕脱骨折,具有固定牢固、伸膝装置重建可靠及不需附加外固定等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膝关节康复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紧密型医连体模式下全科医学科的定位。 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全科医学科的发展和深圳市5家区属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实际运行情况,探索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学科在组织架构、功能定位和学科发展方面的建设。 结果 我国全科医学科的发展主要依赖学科联盟,通过教学师资输出与师资培养在临床基地和实践基地间建立联系。紧密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医学科发展可借用行政手段强力推进,有利于分级诊疗。2016年深圳市社康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人次占全市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总诊疗量的42.66%。选择在社区首诊的医保参保人数量863万,占全市参保人总数的70%。深圳市区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在组织架构上多采用双重管理模式,即在业务上归属医务科等职能部门管理,行政上归属社区健康管理中心管理。全科医学科在功能定位上侧重于全科教学,着重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为基层输送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门诊是全科医生的主要带教场所,全科住院部适合收治多病共存、未分化疾病和教学患者,有利于全科医生对典型患者的系统学习。 结论 紧密型医联体模式有利于分级诊疗推进,该模式下全科医学科组织架构可采用双重管理,其功能定位为全科教学,其学科发展方向为多病共存患者照顾。   相似文献   
3.
对2014年1例初诊为河南省本地感染的间日疟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与流行病学溯源调查,以明确其感染来源。收集该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分别采用厚薄血膜吉氏染色法、疟疾快速诊断试纸(RDT)法和巢式PCR法检查患者外周血液,并对其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患者曾于2013年5月至缅甸停留约1周,同年6月发病,确诊为间日疟,经青蒿琥酯治疗后,疟原虫转阴,症状消失。CSP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患者前后两次发病时的血样扩增出的CSP序列的中央重复区完全一致,与缅甸分离株(Gen Bank登录号为ABS95455和ABS95456)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5.1%和100%,与2个河南分离株HN3和HN7(登录号为KP888996和KP889000)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8.8%和67.1%。推测该病例为输入性间日疟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鉴定河南省1例来自柬埔寨的登革热输入性病例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血清型和基因型及其序列特征和传播来源。方法患者血液标本来源于2019年国家疾病监测系统网络直报的登革热疑似病例。样品经快速检测DENV NS1抗原和IgM/IgG抗体,再提取血清中核酸,应用荧光RT-PCR法进行DENV血清型鉴定,同时用Vero和BHK-21细胞对血清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阳性培养物扩增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该病例实验室确诊为DENV 1型感染,并从血清标本中分离到病毒株,测序后拼接成全长10670 nt的全基因组序列,经系统进化分析,该病毒株属于DENV 1型基因Ⅰ型,与东南亚流行株具有较高同源性和较近亲缘关系。结论2019年河南省来自柬埔寨的输入性病例的病原体为DENV 1型基因I型,此为近年来东南亚输入我国的常见血清型和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7.
8.
河南省疟疾防治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学、传播媒介和现场控制等方面回顾了河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根据疟疾流行的现状,提出了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重症多形红斑是一种少见的,严重的,并可累及多个部位的皮肤粘膜综合征。常伴有眼、口腔、呼吸道、消化道和外阴部粘膜的损害。其发病原因不甚明确,治疗较为棘手,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我院自2001年4月至2002年5月共收治5例重症多形红斑病人,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提供微波辐射安全标准必要的数据,研究了不同极化方向微波辐射能量对猕猴的影响。实验在医学微波无反射室中进行,分为电场,磁场和微波传输方向极化组,辐射频率1GHz,用红外热图技术,对暴露在三种极化方向电磁场中猕猴面部各解剖特片部位及胸部在辐射前后进行温度变化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