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7篇
特种医学   20篇
预防医学   4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CT检查所致受检者剂量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河南省CT检查所致儿童和成人受检者的剂量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我国和地区CT诊断参考(指导)水平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层配额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7个地市31台CT共计1113例受检者主要检查类型进行剂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受检者和设备基本信息、扫描参数、相关剂量学信息等,通过剂量转换系数估算其所致典型有效剂量。结果头部常规CT扫描中,0~1岁、>1~5岁、>5~10岁、>10~15岁组儿童CTDIw的75%分位值分别为32.2、37.2、43.0、46.7 mGy,DLP的75%分位值分别为478.0、572.0、715.6、743.9 mGy·cm,有效剂量分别为5.26、3.83、2.86、2.38 mSv;在胸部常规扫描中,0~1岁、>1~5岁、>5~10岁、>10~15岁组儿童CTDIw的75%分位值均为9.3 mGy,DLP的75%分位值分别为141.7、178.8、224.0、238.7 mGy·cm,有效剂量分别为5.53、4.64、4.03、3.10 mSv。CT检查所致成人受检者头部、胸部、腹部CTDIw的75%分位值分别为57.4、16.2、19.4 mGy,DLP的75%分位值分别为818.3、504.7和571.1 mGy·cm,有效剂量分别为1.72、7.07和8.57 mSv。结论随着河南省CT设备的更新,检查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及CT应用频度的快速增长,医疗机构应恰当选取CT各类检查的扫描参数,加强其影像质量及其所致剂量的优化匹配研究,完善CT诊断参考(指导)水平,尤其是对射线敏感的儿童应尽快建立诊断参考(指导)水平,推动CT检查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伽玛刀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伽玛刀在近半个世纪中,已陆续有头部伽玛刀、体部伽玛刀、全身伽玛刀和陀螺刀(陀螺旋转式60Co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等产品问世[1-3].截至2012年10月,河南省已安装各类伽玛刀21台(含军队、武警医院6台),其中头部伽玛刀8台(2台已拆除),体部伽玛刀5台,全身伽玛刀8台(含6台陀螺刀).目前全国伽玛刀性能检测工作普及率不高,伽玛刀应用质量现状的相关报道较少.为了解河南省伽玛刀放射防护现状,提高其应用质量水平,按照2011年度卫生行业科研专项"辐射危害控制与核辐射卫生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第1单元"医用辐射危害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实施方案,对其中12台国产伽玛刀剂量学参数进行了质量控制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和评价某医院1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仪(PET-CT)及其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效果,讨论放射防护最优化。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和资料,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放射性水平和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对其放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加速器靶前工作位、药物注射时手部辐射水平较高,分别达到188、6.6×103μSv/h,个别工作人员体表污染水平超过国家标准。结论工作人员没有得到充分的放射防护,加速器靶前操作、放射性药物分装注射等环节放射防护可以进一步改善,实现放射防护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杞县60 Co卡源事件居民认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09年6月河南省杞县利民辐照厂60Co卡源事件后,当地居民对核与辐射的知晓程度和对核能的接受性、对当地政府处理卡源事件的评价,以及对事件原因的分析.方法 2010年3月至4月,在杞县利民辐照厂10 km范围内,抽取5个乡镇的23个自然村和2所学校;在未受事件影响的135 km以外的辉县,选取3个乡镇的3个自然村和2所学校作为对照人群.对18岁以上的一般公众,意见代表(医生、教师、行政人员、官员、私营企业业主等)和学生(初三及高一),进行人户问卷调查.结果 本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340份.两地居民对核与辐射的知晓程度都较低,杞县居民对核与辐射的知晓程度高于辉县.学生对核与辐射知识的知晓程度最高,意见代表次之,一般公众最低.男性、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对核与辐射的知晓程度较高.40.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应当增加建设核电站,但仅一小部分被调查者支持在当地建设核电站,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更反对当地建设核电站.60%以上的一般公众和63.2%的意见代表"非常相信"或"比较相信"当地政府在"Co卡源事件中对他们的劝解.超过80%的受访者对当地政府在处理60Co卡源事件的能力持负面态度.与对政府官员的信任度评价相同,学生对当地政府的评价最低,意见代表次之,对政府的评价最高的为一般公众.60Co卡源事件导致大规模居民离家避险的主要原因有:谣言泛滥占67.2%、缺乏辐射知识占61.9%、随众效应占59.2%,以及政府未及时向群众公布事件真相占42.3%.结论 公众对核与辐射的了解较少.公众对当地政府的信任度比较高.但是对政府在处理60Co卡源事件中的表现不是很满意.学生的负面评价值得关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adiation risk perception and nuclear acceptance after the 60Co stuck source incident in June 2009 in Qixian County,Henan Province.Methods From March to April 2010,23 hamlets and 2 schools from 5 towns in Qixian County were selected,while 3 hamlets and 2 schools from 3 towns were used as control in Huixian County,1 35 km away where no any impact of the incident was found.Face-to-fac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three groups including mass public,elite public(representatives of public opinion,such as physicians,teachers,govemmental officials,administrative personnel,private entrepreneurs),and middie school students(the third grade student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and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s).Results A total of 1 34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The public knowledge levels about radiation and nuclear power were low among all groups in two areas and public knowledge levels in Qixian Count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Huixian County.In both areas.the knowledge levels of the students were higher tIIan those among the elite public,and that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were the lowest.The knowledge levels of males and those with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females and those with lower educational levels.More than 40.0% of the respondents supported the idea to build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China.but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m supported to build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their own areas.The percentages of opponents against local nuclear power plant construction were especially higher among the students and those with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s.More than 60% of the mass public and elite public believed the explanation of the government.More than 80% of the respondents held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Qixian County Government in dealing with this incident.The student gave the lowest evaluation of the credibility and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whereas the elite public placed themselves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the mass public.The reasons why the local people left their homes to evade risk included rumors(67.2%),lack of radiation knowledge(61.9%),group psychology(59.2%),and failure of the government to inform the truth to the public in time(42.3%).Conclusions The public still fails to know enough about radiation and nuclear power.Although they trust the government,they are dissatisfied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dealing with the incident.The negative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s is worth concerning.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河南省某油田测井公司2008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及工作场所辐射水平,为改善安全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GBZ128-2002监测评价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采用GBZ142-2002、GBZ118-2002检测评价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结果 388名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为1.28mSv/a,集体有效剂量为495.0人·mSv,监测率为94.6%;137Cs源罐、专用运源车、放射源库空气比释动能率符合GBZ142-2002相关要求,钡小球操作室的表面污染和空气比释动能率均符合GB18871-2002及GBZ118-2002的要求;241Am-Be源罐、源坑表面空气比释动能率不符合GBZ142-2002相关要求。结论 该油田测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及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基本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但需加强对241Am-Be源罐及贮源坑防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60Co卡源事件后不同地区居民对核与辐射的认知情况,分析公众获取该事件信息的途径,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南杞县和辉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对核与辐射的认知程度和该事件中信息流通的渠道.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390份,收回有效问卷1 340份,有效样本率96.4%.杞县居民在经历60Co卡源事件后,对核与辐射知识的了解程度高于辉县居民(P<0.01),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公众认知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官方传媒在该事件的信息传播方面所起作用较弱,非官方途径包括网络传播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起主要作用.结论 应该完善应急工作和应对预案,建立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水池贮源型60Co辐照装置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放射防护安全设施、措施及其效果,为相关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采用放射卫生调查、职业卫生监测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建设项目60Co放射源初期装源8.14×1016Bq,放射性危害主要是γ贯穿辐射和散射辐射危害、放射性废物以及臭氧、氮氧化物和噪声等非放射性危害;正常运行条件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年有效剂量最大为0.29 mSv,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最大为0.29 μSv/h(检测时放射源活度7.38 ×1015 Bq).贮源井水总α、总β及60Co活度浓度分别为<0.01Bq/L,0.53 Bq/L,1.73 Bq/L;辐照室内空气中臭氧含量均低于0.20 mg/m3,其他场所小于0.10 mg/m3,NO含量均低于0.016 mg/m3,N02含量最大为0.12 mg/m3,噪声强度最大为75.4 dB(A).放射防护监测、健康管理、事故应急等制度基本落实.结论 建设项目总体布局及设施布置合理,正常运行状态下,各种防护措施可以保证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贮源井水放射性物质活度浓度,臭氧、NO、NO2含量、噪声强度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要求,部分管理措施经整改后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河南省CT机应用质量水平。方法 用CT性能检测模体和CT剂量仪对河南省2007~2008年168台CT机进行影像质量保证检测。结果 本次检测二手机139台,一手机29台。一手机和二手机合格率分别为97.8%和72.4%,二手机应用质量明显比一手机差。结论 应加强CT机的验收检测和状态检测,强制淘汰质量差的二手CT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河南省核医学的应用情况。方法 普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对1996年和1998年的核医学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并由此计算出"九五"期间的应用情况。结果 核医学检查的年频率为0.573人次/千人口,44.25%为甲状腺吸收检查;核医学治疗的年频率为0.022人次/千人口,68.2%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治疗;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例为1:2.49;16~40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56.13%。结论 较80年代的应用频率有所增加,应用类型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医疗照射频率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河南省"九五"期间医疗照射频率水平。方法 按照全国统一的调查方案进行。结果 X射线诊断年频率136.93人次/千人口,放射治疗年频率为0.338人次/千人口,临床核医学检查年频率为0.597人次/千人口。结论 河南省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正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