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肾缺如、右侧横越型异位肾一例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泌尿科张子扬,陈曾德一侧横越型异位肾,另一肾缺如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规将我院诊治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5岁,因左侧腰酸就诊,主诉有慢性肾炎史,外院B超揭示右肾缺如,左肾旋转不良。来我院检查: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一种固体核径迹图像的计算机识别算法,实现核径迹的自动、快速和准确识别,提高固体径迹图像分析效率。方法 首先利用形态学方法扫描143张含有径迹的图像,确定疑似径迹位置并截取1 250张素材图。选取素材的50%为训练集、30%为验证集,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另选素材的20%为测试集,测试模型识别效果。算法代码基于MATLAB软件编写并训练。结果 建立的固体径迹识别算法识别能力较强,测试集识别准确度可达84.8%。算法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程序能跟随训练数据量的投入不断进化,准确度进一步提升。结论 本算法在图像形态学基础上结合机器学习对径迹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较好地实现固体径迹的自动识别。未来将加大模型的数据投入,优化算法,提高识别准确度,以期为图像径迹自动识别提供更精确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辽宁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更好的开展辐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 GBZ 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采用热释光法测量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铅衣内剂量(HW)、铅衣外剂量(HN),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共采集307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双剂量监测数据,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81 mSv,最大年有效剂量为7.03 mSv,72.96%监测对象年有效剂量小于1 mSv;三级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0.95 mSv)高于二级医院(0.65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科室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放射科人均年有效剂量(0.92 mSv)高于其他科室(0.64 mSv),心血管科人均年有效剂量(0.78 mSv)和脑血管科(0.78 mSv)剂量水平相当。结论 辽宁省307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剂量水平满足国家法规标准要求,但高于全国人均年有效剂量水平,应进一步加强介入放射学的放射防护监督与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我国数字X射线摄影(DR)设备状态检测初检合格率的影响因素,为明确下一步的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系统,采集2020年全国31个省份上报的DR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DR设备状态检测初检合格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性质、医疗卫生机构级别和地区是DR设备状态检测初检合格率的独立影响因素(χ2=15.41~21.18,P < 0.05)。民营机构组(OR=1.714,95%CI:1.310~2.243)、三级医院组(OR=1.710,95%CI:1.310~2.232)和二级医院组(OR=1.540,95%CI:1.203~1.971)DR设备初检合格的概率较高,西部地区组(OR=0.670,95%CI:0.526~0.852)DR设备初检合格的概率较低。结论 应加强对DR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的监督力度,建议加强检测设备的抽检和复核,重点关注西部地区和一级及未定级医院DR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  相似文献   
6.
张子扬 《广东牙病防治》2007,15(11):494-495
目的 比较微型种植体和上颌横腭杆支抗用于成人正畸的效果.方法 选择20例成人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部病例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并采用标准MBT技术矫正,分别使用微型种植体和上颌横腭杆加强支抗. 20例患者治疗前和拔牙间隙关闭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比较两组磨牙在矢状向和垂直向的稳定性.结果 微型种植体组的磨牙前移量少,和上颌横腭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垂直方向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单独提供临床所需的最强支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分析针灸领域相关文献的基本信息,了解该领域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6月收录的相关文献,根据设定标准进行筛选,分析年度发文量、期刊分布、作者单位、高被引文献及关键词共现。[结果] 中英文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中文文献主要分布以《中国针灸》为首的239种期刊;作者单位主要集中在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代表的中医药类大学;高被引论文研究多涉及内关、神门、四关、足三里、阳陵泉、合谷等穴位研究,最高被引频次157次;关键词共现以针刺、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电针、脑等36个高频关键词(≥20)为主。英文文献:期刊分布在补充替代医学证据(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等197种杂志;作者单位以综合类和西医类高校为主;高被引论文研究较分散,最高被引频次528次;关键词共现以针刺、功能磁共振、疼痛、功能连接、电针等29个高频关键词(≥20)为主。[结论] MRI技术在针灸领域的应用多集中于探究针灸作用的中枢机制。中国在该领域有一定影响力,但目前中文文献仍缺乏高质量文章,整体影响力不足。今后研究不仅要提高目前的研究热点所发表文献质量,还需要加强多学科交流,扩大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通过多曲方丝弓技术(MEAW)和滑动机制直丝弓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前后牙颌面的变化,了解这两种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机制.方法:应用0.022英寸托槽系统治疗的骨性恒牙开<牙合>畸形病例共12例,分为拔磨牙+MEAW组(MEAW组)和拔双尖牙+滑动组(滑动组).结果:所有病例均有满意疗效.MEAW组通过直立和压低磨牙、伸高前牙解除开<牙合>;滑动组通过前牙倾斜、后牙前移而获得效果.结论:正确的诊断和正确的拔牙选择,是获得骨性开<牙合>治疗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紫苏油、桂皮油与常用防腐剂抑菌力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常用限量的紫苏油、桂皮油、苯甲酸、尼泊金乙酯等进行了抑菌力比较。结果表明,紫苏油,桂皮油对接种和自然污染的微生物抑制力同于或明显优于尼泊金乙酯,也胜于苯甲酸,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