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疗加紫杉醇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晚期鼻咽癌患者常规放疗同时行紫杉醇化疗过程中并发医院感染及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6例行放疗同时紫杉醇化疗鼻咽癌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0例,占76.9%;检出致病菌26株,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46.2%,革兰阴性菌占38.5%,革兰阳性菌占11.5%;鼻咽癌放疗、化疗同步治疗并发医院感染与长期住院、口腔黏膜损伤、白细胞下降、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结论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强口腔护理、预防白细胞下降、合理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以减少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治疗中抗生素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部恶性肿瘤放疗中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吞咽疼痛、进食梗阻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进食,延误治疗时间。临床一般采用预防性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补液、支持等对症处理[1]。近来,随着国家对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严格限制,除放、化疗白细胞低于1.0×109/L和放射性溃疡外,预防性使用被认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作者对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资料齐全的胸部放疗的住院患者,其中367例放疗期间出现2级放射性食管炎,对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7例患者中,男196例,女171例;年龄23~82岁,平均56.3岁。KP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次大剂量全脑照射后大鼠海马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及其超微结构改变。方法以雌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使用RT—PCR检测全脑照射后大鼠海马区VEGFmRNA的表达变化,电镜观察照射后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及血管内皮等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全脑照射后1d大鼠海马区VEGFmRNA表达出现短暂下降,放疗后1、2、4和8周时VEGF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0Gy放疗后4周,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出现线粒体水肿,空泡形成;毛细血管内皮间隙增加,管腔狭窄。结论VEGF参与大鼠脑部放疗后损伤应答反应,这可能为将来的脑损伤防护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的调强放疗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与整体挡铅放疗相比,照射靶区剂量分布有明显改善,同时很大程度降低了周围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鼻咽癌调强放疗的靶区剂量分布变化较大,势必需要尽可能提高定位精度和减少摆位随机误差,从而保证实际照射治疗剂量.本研究观察调强放疗中体积和横径改变以及靶区剂量变化,从而提出再次计划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放疗是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又可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肿瘤复发或转移.准确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利于正确选择治疗方案.但目前尚无理想的指标评估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
放疗是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又可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肿瘤复发或转移.准确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利于正确选择治疗方案.但目前尚无理想的指标评估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放疗中口咽部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措施,笔者对因头颈部肿瘤住院行放疗患者的口咽部医院感染及治疗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8.
腋窝的处理是乳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腋窝的手术可引起许多并发症,术后放疗会增加其严重程度。近年来在减少或替代腋窝的手术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6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1(TGF-1)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6.46±0.42)%,与对照组(3.40±0.8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30例鳞癌、17例腺癌、13例小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分别为(6.51±0.37)%、(6.23±0.50)%、(6.65±0.89)%,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40±0.80)%(〈0.05);22例Ⅲ期,29例Ⅳ期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为(6.13±0.45)%,(7.16±0.50)%,均显著高于9例Ⅱ期患者(5.02±0.62)%(均〈0.05)。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水平与TGF-1相关性不强(=0.265),与CD8+CD28+T细胞呈负相关(=—0.531)。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高,且与分期有关,对肺癌患者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海马区磁共振波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大鼠海马区代谢变化与认知功能障碍及早期病理演变的关系。方法雌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10、20、30 Gy单次照射组各20只,于照射后2及4周、2及6个月(各5只)Y迷宫法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定量分析照射后2及4周海马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 Cr)、胆碱复合物/肌酸(Cho/ Cr)的参数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区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照射后2及4周、2及6个月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对照组下降,照射剂量越大,学习记忆力下降越明显。10 Gy照射组2及4周NAA/Cr与Cho/Cr比值低于对照组(t=2.345、 2.578与2.503、3.025, P<0.05),20 Gy照射组(t=5.755、4.700与4.606、4.658, P<0.01),30 Gy照射组(t=10.956、6.766与9.571、6.377, 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电镜观察显示:照射后4周海马区神经元有不同程度的线粒体肿胀、毛细血管内皮水肿及髓鞘板层解离。结论 1H-MRS能无创性动态监测放射性脑损伤海马区生化代谢改变,对早期海马异常的检测比MRI更敏感,1H-MRS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损伤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