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RP-HPLC测定血浆中奥美拉唑及其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RP-HPLC快速测定血浆中奥美拉唑的方法,应用该法测定了10名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奥美拉唑受试片和进口胶囊后的血药浓度,结果表明:两种制剂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一级吸收的开放一室模型,其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60±0.94)h和(3.30±.82)h;峰浓度(Cmax)分别为(1171.0±553.2)ng/ml和(1214.9±590.2)ng/ml;生物半衰期(t1/2)分别为(0.95±0.44)h和(1.06±0.73)h;血浓经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691.8±2665.2)ng·h/ml和(3387.2±2408.7)ng·h/ml,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经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在生物利用度方面属于等效,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8.23%。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分析2018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97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按病情分为重症组(25例),轻症组(72例);纳入同期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IL-23、IL-22、IL-17)水平.对比上述指标在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之间,重症组不同感染类型(Cox A16型、EV 71型、其他型)组间,重症组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间及重症组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间的差异.分析4项细胞因子预测患儿预后的效能.结果 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水平从高到低均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CD8+T细胞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血清TNF-α、IL-23、IL-22、IL-17水平从低到高均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症组不同感染类型组间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恢复期组相比,急性期组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水平更低,CD8+T细胞、TNF-α、IL-23、IL-22、IL-17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水平更低,CD8+T细胞、TNF-α、IL-23、IL-22、IL-17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项细胞因子联合预测不良预后敏感度为83.33%,准确度为71.43%.结论 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手足口病病情判断,可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分析2018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97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按病情分为重症组(25例),轻症组(72例);纳入同期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NK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IL-23、IL-22、IL-17)水平。对比上述指标在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之间,重症组不同感染类型(Cox A16型、EV 71型、其他型)组间,重症组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间及重症组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间的差异。分析4项细胞因子预测患儿预后的效能。结果 CD3+ T细胞、CD4+ T细胞、NK细胞水平从高到低均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CD8+ T细胞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血清TNF-α、IL-23、IL-22、IL-17水平从低到高均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症组不同感染类型组间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恢复期组相比,急性期组CD3+ T细胞、CD4+ T细胞、NK细胞水平更低,CD8+ T细胞、TNF-α、IL-23、IL-22、IL-17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CD3+ T细胞、CD4+ T细胞、NK细胞水平更低,CD8+ T细胞、TNF-α、IL-23、IL-22、IL-17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项细胞因子联合预测不良预后敏感度为83.33%,准确度为71.43%。结论 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手足口病病情判断,可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儿科治疗的1 000例轻型手足口病儿童患者(病例组),同时选择80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的浓度,并分析影响心肌酶谱的临床因素;结果治疗前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CRP、CK、CK-MB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t值分别为48.871、119.078、87.974,P值均小于0.01);治疗后血清中CRP、CK、CK-MB的表达较均明显下降,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50.119、126.893、75.933,P值均小于0.01);C反应蛋白、发热是影响到CK-MB、CK表达的重要因素(P值均小于0.05)。结论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浓度较高,治疗后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同时C反应蛋白、发热是影响到心肌酶谱表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别经羟自由基、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处理后,血管内皮细胞对外钙浓度增加的响应能力的改变,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新线索。方法: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模型细胞,分别用羟自由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氧化胆固醇进行单独或组合处理,利用Fluo—3荧光标记细胞内游离Ca^2 ,以激光共聚焦手段考察了当细胞外液[Ca^2 ]增加时胞内[Ca^2 ]的变化。结果: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对胞外[Ca^2 ]增加响应灵敏,胞内[Ca^2 ]升高到一定程度后,迅速下降至初始水平;细胞经羟自由基处理后,对Ca^2 的响应明显迟钝,胞内[Ca^2 ]达到峰值的时间延长了350s,细胞形态也有损伤迹象;细胞经低密度脂蛋白处理后,胞内[Ca^2 ]达到峰值的时间延长了250s,且对[Ca^2 ]的调节作用明显失常,使细胞处于高钙水平;而细胞经羟自由基和低密度脂蛋白依次处理后,细胞内[Ca^2 ]达到峰值的时间延长了500s,损伤程度更大,当胞外[Ca^2 ]增加时细胞破裂死亡;细胞经胆固醇处理后,当胞外[Ca^2 ]突然升高时,胞内[Ca^2 ]不仅没有升高,反而缓慢降低;细胞经羟自由基和胆固醇依次处理后,对胞外[Ca^2 ]的突然升高反应紊乱。结论:羟自由基、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可干扰血管内皮细胞对钙离子的响应,致内皮细胞损伤,这可能是此类致病因子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