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颈型颈椎病患者不同年龄段颈椎功能障碍类型的差异。方法 纳入29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颈椎功能(包括颈痛及相关的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在颈椎功能障碍类型上的差异。结果 30岁以上各年龄段总的颈椎功能障碍评分均较18~30岁严重;其中31~40岁侧重的功能障碍类型为:头痛、工作;41~50岁:疼痛、头痛、工作、驾驶;51~60岁:疼痛、头痛、睡眠、工作、个人护理、娱乐;61~70岁:睡眠、工作。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颈型颈椎病患者在功能障碍类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上治疗颈椎病除了缓解局部症状,还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功能障碍的类型进行对应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可靠、稳定、符合临床实际的大鼠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方法:通过170g重物,70cm高度,用底部直径0.5cm弹簧缓冲聚合式打击部,以引导下落的撞击方法,连打5次,建立大鼠腓肠肌钝挫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0h、12h、24h、3d、7d、14d,采用Cat Walk分析系统评估大鼠步态改变;HE染色观察大鼠局部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局部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局部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变化。结果:(1)Cat Walk步态参数: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平均速度与最大速度变化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与健康侧肢体组相比:受伤侧肢体组肢体的最大接触面积、足印面积和站立相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2)HE染色:观察到3d后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肌纤维大量溶解坏死,14d尽管瘢痕组织仍然存在,但HE染色上的组织修复与空白组几乎没有区别。(3)超微结构:打击后0...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RCT研究比较导引、手法等对项背疼痛亚健康状态的影响,确立对项背疼痛亚健康状态有效的中医干预方法。方法将195例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为导引组、手法组、空白对照组。通过简式疼痛问卷表、血浆疼痛指标、颈椎多功能测试及训练系统(MCU)检测系统、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观察各组疗效。结果①导引组、手法组对疼痛积分均有改善,2组改善无差异,空白对照组疼痛积分无改善;②导引组、手法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β-EP、5-HT含量均无明显变化;③导引组、手法组治疗前后MCU指标均改善,其中导引组MCU肌力指标优于手法组,手法组MCU活动度指标优于导引组,空白对照组MCU指标无改善;④导引组、手法组WHOQOL-BREF表评分均有提高,2组比较无差异,空白对照组WHOQOL-BREF表评分无变化。结论导引、手法等中医干预手段能有效改善项背疼痛亚健康状态,降低疼痛积分,增强颈部肌力,增加颈椎活动度,提高生存质量。其中导引组在增强肌力方面较为突出,手法组在增加颈椎活动度方面较好。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并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或脊髓而引起腰痛及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相当于中医腰痛病范畴。本病种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行业标准之《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1]。  相似文献   
6.
7.
中医康复学是一门研究、应用传统中医方法结合各种运动治疗技术促进伤病患者身心功能恢复的学科.它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突出应用传统中医疗法,在伤病的早期介入,以恢复功能为目的,促进患者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中医康复学是临床型学科,以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办公室颈型颈椎病人群颈椎功能障碍、疼痛与肌力之间的相关性,为防治颈椎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4月,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就诊的办公室颈型颈椎病患者234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疼痛评分与肌力三者间的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测电针委中穴干预后大鼠腰椎间盘中Akt活化及凋亡因子(Bcl-x L、Bax和Fas、Fas L)蛋白的表达,探讨电针委中穴抑制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三月龄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和电针组(n=10)。模型组和电针组通过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电针组予电针委中穴,连续4周。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P-Akt、Bcl-x L、Bax、Fas、Fas L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腰椎间盘组织退变程度由轻至重依次是假手术组、电针组、模型组。Akt蛋白表达量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Bcl-x L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Bax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Fas蛋白及Fas L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组的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Bcl-x L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Bax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Fas蛋白及Fas L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退变,可能与上调P-Akt蛋白、Bcl-x L蛋白表达,并抑制Bax蛋白、Fas蛋白及Fas L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4-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肿瘤领域面上、青年、地区基金项目资助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本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肿瘤领域获资助情况与中医学科整体获资助情况基本一致。获得资助数目的依托单位以中医药研究机构为主,获资助项目的主要特点为: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紧扣研究前沿,使用新技术及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