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河北省中医药学科技查新项目及科研发展状况。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构建2018年1月-2021年12月年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完成的中医药学查新项目数据库,统计项目的数量、鉴定查新、国内外查新、不同性质机构申请查新项目的数量,及不同研究类型和学科方向的查新项目数量。结果 2018-2021年中医药学查新呈逐年降低的趋势,而鉴定查新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国内外查新较少,均未超过2%。中医药医疗机构和综合医疗机构是申请中医药学查新的主体。中医药学查新项目主要集中在临床研究、临床及实验和实验研究,中医学的查新项目较多,但是呈逐年降低的趋势,而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查新比例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结论 本省中医药学科研水平显著提升,而2021年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但是成果转化明显增多,临床研究和中医学是中医药学科研的主体,而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科研能力逐渐加强,高水平创新的科研需要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李学冬 《河北医药》2016,(14):2158-2160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肝纤维化、T淋巴细胞亚群、肾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效果研究。方法1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67例。恩替卡韦组应用恩替卡韦片治疗,1次/d,0抖.5 mg/次,患者出现病毒血症或耐药突变,治疗剂量调整为1次/d,1.0 mg/次。联合治疗组在恩替卡韦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口服,5粒/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4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CⅢ)、Ⅳ胶原(ⅣC)]、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和CD4+/CD8+)、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HBV DNA、乙肝表面抗原( HBeAg)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同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HA、LN、PCⅢ和Ⅳ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5),联合治疗后治疗后HA、LN、PCⅢ和ⅣC水平明显低于恩替卡韦组( P <0.05)。2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 P <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恩替卡韦组,CD8+水平低于恩替卡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水平低于恩替卡韦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恩替卡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 P <0.05)。联合治疗组发生食欲下降、腹胀、恶心呕吐、头痛、眩晕、乏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恩替卡恩组( P <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有效抑制脏脏纤维化进展,同时激活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减少对肾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学冬  李有清 《河北中医》2010,32(10):1511-1512
<正>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2007-07—2008-07,我们应用自拟肝脂消汤配合罗格列酮片治疗NAFLD60例,并与罗格列酮片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58岁,主因乏力、恶心、皮肤、巩膜黄染1周入院。患者1周前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并突发1次全身发冷及寒战持续40min,寒战后测量T37.8℃,未处理,1周来无发热,小便色如浓茶。门诊化验ALT 713u/L,AST659u/L,TBI 238.4μmol/L,DBIL 186.5μmol/L,TBA219.4μmol/L,ALP177u/L,GGT80u/L,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e(+),抗-HCV(-),  相似文献   
5.
李学冬  李有清 《河北中医》2010,32(9):1336-1337
2003—03--2009—12,我们采用自拟理气化瘀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肝硬化90例,并与益肝灵治疗9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学冬 《河北医药》2016,(13):2041-2044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肝功能、树突状细胞、门脉系统的影响,并对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价。方法1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67例。恩替卡韦组应用恩替卡韦片治疗,1次/d,0 S.5 mg/次,患者出现病毒血症或耐药突变,治疗剂量调整为1次/d,1.0 mg/次。联合治疗组在恩替卡韦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5粒/次,口服,3次/d。2组均连续治疗4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总胆红素( TBIL)和白蛋白(ALB)]、树突状细胞(MHC-DR、CD1a,CD83、CD86)水平和治疗前后门脉系统情况,对治疗后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评价。结果2组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ALB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治疗组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恩替卡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MHC-DR、CD1a,CD83、CD86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恩替卡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门静脉直径、脾脏长度、厚度均低于治疗前,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脾静脉直径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门静脉、脾静脉直径,血流速度,脾脏长度与恩替卡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值分别为4.7537、4.1778, P <0.05),其中联合治疗组肝脏炎症0级和纤维化程度1级发生率明显高于恩替卡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延缓患者肝功能损伤和纤维化程度、调节患者体内免疫应答,改善门脉系统血流和组织损伤,较单一应用恩替卡韦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对IgA肾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次,1次/d,白芍总苷600 mg/次,2次/d;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次,1次/d;2组其他治疗相同。测定2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5(IL-1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24 h尿蛋白定量,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2组炎性因子均降低,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芍总苷能有效改善IgA肾病患者尿蛋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康复是临床预防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已丧失劳动能力或伤残者,通过康复治疗,以提高其生活能力,降低家庭经济负担,尤其是在当今迅速老龄化的背景下,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要求,优化老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鼓励以城市二级医院转型、新建等多种方式,合理布局,积极发展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成了下一个十年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