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最大径<3 cm的肝细胞腺瘤(HCA)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超声造影(CEUS)特征,探讨CEUS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后穿刺病理证实的25个最大径<3 cm的HCA和48个最大径<3 cm的FNH病灶,经外周静脉团注造影剂SonoVue后,观察两者动脉期增强方式、门脉期及延迟期增强强度、滋养动脉、中央瘢痕、包膜下增强血管影等表现。结果 最大径<3 cm的HCA和FNH病灶在动脉期均表现为快速增强,其中,HCA以整体增强(21个,84.0%)为主,FNH以泉涌状增强(41个,85.4%)为主(P<0.001)。门脉期,HCA减退呈低回声增强(10个,40%),FNH表现为高回声增强(10个,20.8%)或等回声增强(38个,79.2%;P<0.001);延迟期,分别有13个(52.0%)HCA和2个(4.2%)FNH减退呈低回声增强(P=0.003)。HCA滋养动脉检出率低于FNH(12.0%vs 52.1%,P=0.001);HCA包膜下增强血管影检出率显著高于FNH(56.0%vs 10.4%,P<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和比较国际卵巢肿瘤分析(The International Ovarian Tumor Analysis,IOTA)的简单规则联合糖类抗原125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或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 HE4)对附件肿块的整体诊断性能。方法 使用IOTA简单规则回顾性分析164例附件区肿块,计算IOTA简单规则的诊断性能;将不适用IOTA简单规则的肿块(不确定性肿块)均判为恶性,比较和分析该策略的诊断性能;比较IOTA简单规则联合CA125和IOTA简单规则联合HE4在164例肿块中的联合诊断性能;对绝经前、后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种联合策略在绝经前、后亚组中诊断性能的变化。结果共有140例肿块适用于IOTA简单规则,如将24例不确定性肿块均判定为恶性,则灵敏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97.3 % VS 97.5%, P>0.05 ),而特异度显著降低(89.4% VS 71.1%,P<0.05),Youden指数由0.87显著降低至0.69(P<0.05);IOTA简单规则联合HE4与IOTA简单规则联合CA125灵敏度无显著差异(95.1 VS 96.3%,P >0.05),而前者特异度(90.4% VS 80.7%)、Youden指数显著高于后者(0.85 VS 0.77,P<0.05);两种联合策略在绝经前、后的亚组分析中诊断性能无显著差异。结论 IOTA简单规则联合HE4对附件区肿块的具有很好的诊断性能,比IOTA简单规则联合CA125诊断性能好,可帮助经验不丰富的检查者提高整体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规灰阶超声和超声造影联合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探寻评分法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最佳量化评分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8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表现,对常规灰阶超声显示的结节形状、生长方向、内部回声、周边暗环和微钙化5项指标和超声造影显示的结节周边及内部开始增强时间、结节周边及内部峰值强度、环状增强和增强均一度6项指标进行评分,每个指标阳性记为1分、阴性记为0分。分别绘制常规灰阶超声、超声造影及两者联合评分的受试者操作特点(ROC)曲线,获得三者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最佳量化评分点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常规灰阶超声评分、超声造影评分、联合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0.188、9.843、10.705,P均<0.001)。常规灰阶超声、超声造影及两者联合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6、0.919、0.964。甲状腺结节常规灰阶超声5项指标中3项或以上阳性提示恶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6%和91.2%;超声造影6项指标中2项或以上阳性提示恶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8%和81.2%;常规灰阶超声和超声造影11项指标中5项或以上阳性提示恶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6%和92.3%。结论常规灰阶超声和超声造影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两者联合使用时诊断价值最高,评分法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最佳量化评分点为5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retroperitoneal ganglioneuroma,RGN)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表现特征,以期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度。方法:收集并分析2012年1月—202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RGN的12例患者的超声图像,其中8例患者行CEUS检查,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增强强度,以及不同增强时相的表现特点。结果:12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12个病灶均呈低回声,周边均见高回声包膜,8个病灶内部回声欠均匀,4个病灶内部回声尚均匀,其中7个病灶内部伴有点状钙化。8个病灶形态不规则,4个病灶形态规则呈椭圆形。4个病灶边界尚清,8个病灶边界欠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测及7个病灶内部少量点状彩色血流。超声造影显示5个病灶动脉期呈轻度整体均匀增强,1个轻度整体不均匀增强,2个病灶呈周边为主不均匀轻度增强,8个病灶静脉期及延迟期缓慢减退呈低回声。结论:RGN二维超声多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团块,伴高回声包膜,点状钙化具有一定特征,形态不规则,呈“泪滴状”时较具提示作用,病灶虽大但是彩色多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超声造影表现特点, 以期提高其术前诊断率。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21年8月经病理证实为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32例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分析, 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 增强强度以及不同增强时相的表现特点。结果 32例患者中1例单发, 29例为多发, 2例为弥漫型, 对32例患者中共42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 在动脉期增强方式上, 18个病灶表现为整体增强, 6个病灶表现为不均匀树枝样增强, 16个病灶周边环状增强, 2个病灶表现为仅周边轻微毛刺样增强。其中3例患者的多发病灶中既有整体增强方式, 又有环状增强方式。在增强时相上, 20个病灶表现为"快进", 20个病灶表现为"同进", 2个病灶表现为"慢进", 全部病灶在动脉晚期或门静脉早期快速减退表现为低回声。增强强度达峰时, 11个病灶增强强度低于周围正常肝实质, 11个病灶增强程度与周围正常肝实质相等, 20个病灶高于周围正常肝实质。全部16个环状增强病灶表现为高增强;在整体增强病灶中, 4个表现为高增强, 5个表现为低增强, 9个表现为等增强。在树枝样增强病灶中, 2个表现为等增强, 4个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监测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及其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血透病情稳定的前臂内瘘患者8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内瘘桡动脉段、头静脉段及吻合口的内径、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RI),并测量肱动脉血流量参数。结果:超声显示45(55.6%)例内瘘结构正常,36(44.4%)例出现并发症,包括静脉瘤状扩张14例、血栓形成12例、盗血现象9例和假性动脉瘤1例;其中8(9.9%)例诊断内瘘狭窄,均为血栓形成所致。81例患者血流量参数范围203~2 390 m L/min,平均(1 146±410)m L/min;低流量组(<800 m L/min)和高流量组(≥1 500 m L/min)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中等流量组(P<0.05)。狭窄组血流量(375±124)m L/min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狭窄段内径显著减小(P<0.05);静脉段狭窄者,桡动脉和吻合口的RI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临床血透病情稳定的自体动静脉内瘘也存在各种并发症,高频超声监测血流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是早期发现和诊断内瘘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对无临床症状而血流量<800 m L/min的患者需排除严重并发症,防止内瘘失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的常规超声(B-model ultrasound,BMUS)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图像特征,并探讨炎症型HCA(I-HCA)和HNF-1α失活型HCA(H-HCA)图像特征差异,旨在提高HCA的术前诊断率。方法 分析2012年3月—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确诊为HCA的103例患者共103个病灶的BMUS特征,其中65例患者共65个病灶完成CEUS检查,分析CEUS动脉期增强方式、包膜下增强血管影、门脉期及延迟期的增强减退等特征并比较不同分子分型之间的差异。结果 I-HCA在BMUS主要表现为低回声(68.4%,26/38)而H-HCA以高回声为主要表现(78.6%,11/14,P<0.001),脂肪肝背景在I-HCA的显示率高于H-HCA(P=0.025)。半环状或环状血流信号在I-HCA的显示率高于H-HCA(分别为50.0%和14.3%,P=0.030)。HCA的CEUS特征包括动脉期整体高增强(73.8%,48/65),达峰时均匀增强(86.2%,56/65),门脉期15.4%(10/65)呈低增强,延迟期40.0%(26/65)呈低增强,另有50.8%(33/65)见包膜下增强血管影。I-HCA在延迟期呈低增强的比例高于H-HCA(P=0.019),且包膜下增强血管影在I-HCA的显示率高于H-HCA(分别为54.2%和12.5%,P=0.040)。以“BMUS高回声、CEUS动脉期均匀高增强、延迟期等增强或高增强”为特征诊断H-HCA,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500和0.962。以“BMUS低回声伴脂肪肝背景、CDFI半环状或环状血流信号、CEUS动脉期高增强、包膜下增强血管影”为特征诊断I-HCA,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545和0.875。结论 H-HCA的特征为BMUS高回声,CEUS动脉期均匀高增强,延迟期持续增强;I-HCA的特征性表现为低回声伴脂肪肝背景,CDFI半环状或环状血流信号、CEUS动脉期高增强及包膜下增强血管影。BMUS及CEUS对HCA的术前诊断及分型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混合型肝癌(CHC)的临床特点及超声造影特征,并探讨不同病理分型混合型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CH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超声图像,总结其超声造影特点并对不同病理分型CHC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灰阶超声上,CHC病灶内部以低回声为主(79.6%),多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实质性肿块。超声造影上,CHC病灶动脉期增强方式表现为整体均匀增强20例(40.8%),整体不均匀增强23例(46.9%),环状增强6例(12.2%)。53.1%表现为显著消退,32.7%为轻度消退。以HCC成分为主的病灶多表现为整体均匀(57.1%,12/21)或不均匀增强(42.9%,9/21),而以ICC为主要成分的病灶多呈整体不均匀增强(48.0%,12/25)或环状增强(24.0%,6/25)。经典型CHC病灶平均消退时间早于伴干细胞特征型CHC(P0.05),两者其余超声造影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HC的超声造影表现与HCC、ICC存在部分相似特点。不同细胞成分CHC病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存在差异,经典型CHC与伴干细胞特征型CHC造影剂消退时间有统计学差异,CHC的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特点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在无创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RFI技术检测159例患者的肝脏弹性参数 (Vs),以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为金标准进行分组,其中69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 Pugh评分进一步分为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比较肝弹性参数与肝纤维化程度和肝静脉压力梯度 (hepatic vein pressure gradient,HVPG) 的相关性。结果  ARFI所测各组肝Vs分别为:S0期 (1.06±0.13) m/s、S1期 (1.16±0.07) m/s、S2期 (1.30±0.18) m/s、S3期 (1.52±0.26) m/s和肝硬化组 (1.88±0.41) m/s [代偿组 (1.87±0.13) m/s、失代偿组 (212±041) m/s]。除S0与S1期外,其余各组间弹性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RFI诊断不同分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 (S≥S2)、0.942 (S≥S3)、0.914(肝硬化)和0.740(失代偿期肝硬化);对应的肝Vs最优值分别为1.26、1.37、1.50和1.84 m/s,相应的敏感度分别为85.2%、88.9%、80.0%和72.0%,特异度分别为99.7%、86.2%、87.8%和70.5%。对肝失代偿期患者,肝Vs与HVPG相关系数为0748,以203 m/s为截点值判断临床严重门脉高压(HVPG≥16 mmHg)的曲线下面积为0.96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和99.3%。结论  ARFI技术不仅可间接评估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并可进一步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为临床提供重要的治疗和预后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