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博恒 《抗癌》2005,(2):11-12
理论上说,早期发现能降低黑色素瘤的病残率和死亡率。但目前尚无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个结论。澳大利亚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曾经最高,但经过多年的人群皮肤癌筛查计划后,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一个在英国爱丁堡进行的观察性研究报道,经过全国范围的健康宣教,筛查增加了浅表肿瘤的检出率,同时也增加了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3.
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国产富马酸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以及对动脉僵硬度指数(AASI)的影响.方法 单中心、开放的临床研究.经过2周的安慰剂导入期,35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人选.起始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2.5 mg/氢氯噻嗪6.2 mg,1次/d,每次1片;4周后,如诊室坐位舒张压(DBP)≥90 mm Hg,改为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5.0 mg/氢氯噻嗪6.2 mg,1次/d,每次1片,前后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动态血压以及AASI的变化.结果 符合方案病例数30例;12例在4周时增加剂量.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治疗8周后和基线相比:(1)24 h平均血压(SBP/DBP)分别下降(12.7±10.1)/(9.2±6.6)mm Hg,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降压总有效率为83%,日间和夜间的平均血压均明显降低.(2)SBP和DBP下降的T/P比值分别为84%和92%.(3)AASI显著下降[(0.34±0.14)vs(0.42士0.14),P=0.008],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AASI的下降主要与脉压差的降低有关.(4)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血尿酸升高,偶有轻度头晕、头痛.结论 (1)国产富马酸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能够有效、平稳地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检测尿酸.(2)国产富马酸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显著减低AASI,但该作用产生于降压本身,还是降压药物的类效应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艳红  叶胜龙  张博恒  陈荣新  陈漪  纪元 《肝脏》2008,13(5):442-443
患者女性,20岁,未婚。因右上腹不适2月余、发现肝占位1周,于2005年9月16日入院。患病2月来右上腹轻微隐痛,无右肩背放射痛,无进行性加重;疼痛与进食、体位无关。患者因忙于高考复习未及时就诊。发病以来无明显发热、无低热、盗汗;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无消瘦、乏力、体重下降;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5.
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主要来自肝脏,存在于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中.文献报道GGT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及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1-2],但缺乏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本文通过收集1997年至2002年在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1101例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肝细胞癌患者术前GGT升高的临床病理机制,并就GGT与肝细胞癌根治术后复发模式、生存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TACE治疗巨大肝癌60例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巨大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预后因素,对1998年9月~2004年12月TACE治疗的直径≥100mm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log-rank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TACE治疗后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41.7%、14.7%和7.3%。Child-pugh分级、有无门脉栓子、TACE术后4d白蛋白下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TACE治疗巨大肝癌的疗效尚不令人满意,应用大剂量碘油不能提高巨大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门静脉栓子和肝脏储备功能差的患者手术后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的随机分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的效果。方法 将35-55岁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抗原抗体阳性或有慢性肝炎史的18816名上海市民随机分为筛查组(9373人)与对照组(9443人).筛查组第6个月作1次AFP与实时超声检查,检出的可疑病例即以放射2免疫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尿病罹患病者与肝细胞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于病案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共入选2006年7月—2006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治疗的,经病理证实的初发肝细胞癌患者;对照组为同期在中山医院其他病区住院的患者,以性别和年龄(±3岁)配对,除外其他肝脏恶性肿瘤,或以糖尿病和慢性肝病为主要诊断入院的患者。糖尿病的诊断以入院时空腹血糖大于7.1mmol·L-1,或有明确的糖尿病史者。应用调查表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诊断,空腹血糖,糖尿病史,乙肝病毒5项抗原抗体,丙型肝炎抗体等。计算暴露糖尿病的比数比(oddsratio,OR),并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BV/HCV)感染状态等因素。结果:在病例组中有糖尿病史12.5%(47/376),而对照组中为7.98%(30/376),单因素分析糖尿病史发生肝癌的OR为1.65,95%CI(1.02,2.69)。平衡HBV感染状态和HCV感染状态后,发现糖尿病史的OR值为2.64,95%CI(1.36,5.12),HBeAg阳性的OR值为39.82,95%CI(18.24,86.92),HBe-Ab阳性的OR值为33.61,95%CI(20.19,55.96)。HCV阳性的OR值为6.75,95%CI(1.90,24.02)。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是肝细胞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增加2.5倍左右的肝癌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用动态血压监测探讨计算T/P比值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用 30h动态血压 (ABPM)监测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服长效降压药物后计算谷峰比值 (T/P)的方法学。方法  10 8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服用缓释吲哒帕胺 (N SR) 1 5mg 8周前、后测定 30hABPM。用个体与总体 2种方法计算T/P比值。剔除T、P为负数以及T/P >1者中的无效或短效患者后计算T/P比值并作比较。计算机随机抽样分别重复 2 0 0 0次 ,计算T/P比值的平均值和 95 %CI,估计测定T/P比值的最佳样本量。结果  (1)高血压病患者服用N SR后 30h的血压显著平稳下降。 (2 )用个体方法计算 2 4h的T/P比值中位数 ,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 0 4 1、0 36 ,离散度大 ;用总体方法计算的结果为 0 80 4、0 76 2 ,与 30hABPM结果大致符合。 (3)分析 10 8例资料 ,T/P比值为负数中有 6例 ,T/P >1中有 2例 ,其峰效应 <7/ 5mmHg(1mmHg =0 133pBa) ,定为无效病例。其余 10 0例峰效应 >7/ 5mmHg ,其中 2 6例为短效。 (4 )按T/P比值的 95 %CI为0 4 97~ 0 94 9,6 0例为本研究的最佳样本数。结论 计算T/P比值用总体方法优于个体。使用≥ 7/5mmHg作为峰效应的有效标准是可取的。N SR用ABPM计算T/P比值的最小样本量需约 6 0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根治术后早期(术后2个月内)行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远期复发的影响.方法 2001-2007年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436例肝细胞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术后是否行辅助性TACE治疗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再根据肿瘤直径、数目以及有无镜下癌栓将入选病例分为肿瘤≤5 cm的复发低危、高危组以及肿瘤>5 cm的复发低危、高危组.肿瘤单个且无镜下癌栓为复发低危;否则为复发高危.研究辅助性TACE对各亚组患者远期(>2年)复发的影响.连续性变量用Student't检验比较;分类变量用χ2检验比较;用Kaplan-Meier法统计算生存率和复发率,用Log-rank法比较;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因素. 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术后2年的复发率,在肿瘤≤5 cm的复发低危组分别为20.38%和25.41%,高危组分别为33.06%和39.61%;在肿瘤>5 cm的复发低危组分别为30.54%和40.55%,高危组分别为50.82%和51.57%;各对照组与干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内发生复发或死亡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肿瘤>5 cm的复发高危组中,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为12个月比24个月;仅在该亚组中,对照组与干预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9,P<0.01).术后2年内未发生复发和死亡患者的复发率在各对照组与干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肿瘤≤5 cm的复发低危组中,术后3、4、5年的生存率在对照组分别为93.95%、91.50%、88.42%,在干预组分别为91.70%、81.32%、7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P<0.05);其他亚组中对照组和干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结果 显示,辅助性TACE不是影响远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有增加影响这些患者死亡的趋势(HR=1.50,P>0.05).结论 辅助性TACE能够对术后残癌及早期复发灶进行及时诊治,但不能延缓或预防远期复发.对低复发风险(主要是肿瘤≤5 cm的复发低危组)患者给予辅助性TACE治疗可能是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