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究基于子午流注纳子法运用推拿联合通便一号方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胃肠积热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麻仁丸治疗,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纳子法推拿联合通便一号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临床评分、粪便性状,以及治疗后症状发生率,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临床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粪便性状正常例数多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发生率为10%(3/30),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子午流注纳子法运用推拿联合通便一号方能够有效改善胃肠积热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微型切口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龙珠软膏治疗慢性肛裂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2020年1月-2022年1月10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微型切口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龙珠软膏治疗)与对照组50例(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联合龙珠软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首次排便出血、术前及术后1d、7d、14d视觉模拟评分(VAS,Visual analogue scale)、术后24h排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创面感染情况、术后肛门外观评分、术后肛门失禁、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术中出血、手术用时及术后首次排便出血、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外观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排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切口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龙珠软膏治疗慢性肛裂,术后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术后疼痛感,缩短刀口恢复时间,安全性较高,且能更好的保护肛门外观及功能,值得广泛运用于临床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穴位贴敷治疗混合痔术后气秘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在我院肛肠科就诊的100例混合痔术后气秘型便秘患者,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到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予穴位贴敷于神阙穴,对照组予四磨汤口服液,均治疗7天后再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改善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皮肤过敏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可以显著改善混合痔术后气秘型便秘患者的症状,其治疗效果优于四磨汤口服液,且操作方法简单,易接受,经济实惠,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会阴脱垂肠管切除术(Altemeier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的20例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10例样本。对照组:采用三联术(消痔灵注射术+直肠黏膜短缩术+肛门环缩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观察组:采用Altemeier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采用Wexner便秘评分表和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表评价两组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结果:Altemeier术组的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情况都较三联术组好(P<0.05),且治愈率高于三联术组(90%>70%),P<0.05。结论:Altemeier术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的效果明显,且在疗效上优于三联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麻元通便止痛汤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麻仁丸治疗,治疗组口服麻元通便止痛汤治疗,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变化,统计治疗后排便情况,进行症状评分,计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排便的主要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伴随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元通便止痛汤可以更加有效地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近年来国内对克罗恩病治疗的研究内容、热点以及趋势,对克罗恩病的治疗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治疗克罗恩病为主题,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2010—2021年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的发文量、作者合作、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268篇,近12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最大的作者合作团队以朱维铭为中心构成。高频、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有“治疗”“肠内营养 ”等。关键词聚类共14个,包括“克罗恩病”“不良反应”等。近期突现的关键词有“沙利度胺”“临床药师 ”等。结论 国内对克罗恩病近年来主要以临床研究为主,发现并探讨新的治疗方案。根据个体差异,生物制剂的选择、肠内营养的应用、中西结合治疗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鸟戏操联合针灸治疗肺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肺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47例,给予患者鸟戏操联合针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评估患者Wexner便秘评分、便秘状况评估量表(PAC-QOL)评分及布里斯托大便性状(Bristol)评分。结果:治疗两周后,47例患者Wexner便秘评分、PAC-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Bristol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47例患者Wexner便秘评分、PAC-QOL评分均低于治疗两周后(P<0.05),Bristol评分高于治疗两周后(P<0.05)。结论:鸟戏操联合针灸治疗肺气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应对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肠造口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n=80),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多元应对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时修正版社会影响量表与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以及3个月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修正版社会影响量表与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及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修正版社会影响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及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中文版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观察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应对护理模式能够降低肠造口患者病耻感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脑-肠轴角度分析疏肝理脾汤联合穴位埋线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的80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予疏肝理脾汤口服以及穴位埋线治疗)与对照组40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黏膜愈合率、中医证候评分、改良Mayo评分、脑肠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黏膜愈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改良Mayo评分均较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5-HT、SP均较前显著降低、VIP较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疏肝理脾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UC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调节患者脑肠肽指标,减轻黏膜病变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观察清肠凉血方直肠滴入联合穴位埋线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效果。方法 研究人员将满足研究要求的80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清肠凉血方直肠滴入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两组持续疗程均为8周。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包括腹痛腹泻、脓血便和里急后重评分,UC疾病活动指数(DAI)变化、肠镜下黏膜积分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所参与研究的病例均顺利完成该治疗,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29/40)(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症状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DAI、Baron内镜评分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细菌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在本治疗阶段的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对试验进程并无影响,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肠凉血方直肠滴入联合穴位埋线能显著提高UC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有效缓解肠黏膜炎症,保护UC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