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07—2016-02我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 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进展组各项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判断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发展,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1-06-2012-06收治的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其梗死面积分为非大面积脑梗死组27 例、大面积脑梗死组25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4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非大面积脑梗死组及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比较,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升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hs-CRP水平对评估脑梗死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入院第2天和治疗14d后血清IL-18、MMP-9和hs-CR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18、MMP-9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8、MMP-9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8、MMP-9和hs-CRP水平,对了解其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 2015-05—2016-05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以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2组均实施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斑块检测,分析急性脑梗死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结果实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颈动脉斑块厚度、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不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颈动脉斑块性质发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疾病程度的重要指标,为临床诊断、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法舒地尔治疗组64例和常规治疗组60例(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法舒地尔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7,14天检测静脉血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治疗后第7,14,28天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28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NSE、hs-CRP水平和NIHSS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SE、hs-CRP水平和NIHSS评分在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法舒地尔可降低急性脑梗死血液中NSE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规律,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d、第3d、第7d和第14d分别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sCRP水平,比较进展组与非进展组的差异,分析hsCRP动态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进展组第1d、第3d和第7d血清hsCRP水平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可作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血管内皮素-1(ET-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脑梗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例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以后均给予适当的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活血化瘀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分别进行NIHSS检测,同时测定血清hs-CRP、ET-1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ET-1和TNF-α水平及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ET-1和TNF-α水平及NIHSS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hs-CRP、ET-1、TNF-α水平和NIHS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hs-CRP、ET-1和TNF-α水平及NIHSS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通过降低血清hs-CRP、ET-1和TNF-α水平,从而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改善了急性脑梗死的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清蛋白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早期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潜江市中心医院2014-11—2016-10收治的51例早期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分为轻度组(n=15)、中度组(n=17)、重度组(n=19),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均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缺血修饰清蛋白(ischaemia-modified albumin,IMA)水平检测,观察各组hs-CRP及IMA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hs-CRP及IM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组IMA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及缺血修饰清蛋白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早期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特征,将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组(n=52)和非进展组(n=56),分别检测其血清Hcy、hs-CRP水平。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Hcy、hs-CRP水平对于进展性脑梗死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12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同时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中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可反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8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梗死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11—2014-11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共30例为腔隙性脑梗死组,选择同期脑梗死患者30例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正常组。比较3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8水平。结果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与白介素-8水平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与白介素-8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白介素-8水平分别高于小面积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8在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梗死中水平升高,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脑缺血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白介素-6(IL-6)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淮安市淮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ACI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同期来院的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2组血清hs-CRP、PCT和IL-6水平,并对实验组不同预后患者的hs-CRP、PCT及IL-6水平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血清hs-CRP、PCT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实验组入院当天相比,入院后第1天hs-CRP、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入院后第4天hs-CRP、PCT及IL-6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至入院后第7天hs-CRP、PCT水平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无变化组hs-CRP、PCT及IL-6水平明显高于进步组与显著进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态监测血清hs-CRP、PCT及IL-6的水平对ACI的诊断、病情程度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次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性别差异及意义。方法选取1 3 8例首次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5分)作为脑梗死组,将其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选取1 5 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亦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男性脑梗死组与女性脑梗死组血清hsCRP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男性正常组与女性正常组血清hsCRP相比较,男性组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男性脑梗死组与男性正常组血清hsCRP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女性脑梗死组与女性正常组血清hsCRP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炎症反应与女性脑梗死的发病可能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氯吡格雷前后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抗炎症作用.方法选择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75mg/d口服,其它用药同对照组;对照组每日静脉滴注三七总苷(商品名:血寒通)注射液0.4g/d;应用放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d、14d的血清hs.CRP水平变化,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标准评分.结果两组hs-CRP水平在梗死后7d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4d血清hs-CRP水平和治疗前、治疗后7d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治疗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14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胱抑素-C(Cystatin-C,Cys-C)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方法 ACI患者278例根据其并发SIRS、MODS情况分为3组:SACI组166例、SIRS组47例、MODS组65例。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PETIA)测定血清Cys-C水平,观察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组血清Cys-C、LPa、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组间比较,SIRS、MODS组患者升高更为明显,以MODS组更为突出(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Cys-C水平与hsCRP、LPa呈正相关。结论 Cys-C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参与了ACI并发SIRS、MODS,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MMP-9、Hs-CRP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卒中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选对象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卒中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梗死灶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高于中梗死灶患者,中梗死灶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高于小梗死灶患者(P<0.05)。重度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高于中度卒中患者(P<0.05);中度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高于轻度卒中患者(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梗死体积越大,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越高,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有关,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有助于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以同期健康体检的受检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比2组以及不同面积与分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与FI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脑梗死面积越大,血清hs-CRP与FIB水平越高(P0.05);脑梗死病情越重,血清hs-CRP与FIB水平越高(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与FIB水平能够有效提示患者发病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脑梗死关系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90例脑梗死患者入院第1、7、14、21、28天的血清中hs-CRP水平,并与9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梗死血清中hs-CR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hs-CRP可能是导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清hs—CRP检测对于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中胱抑素C(Cys C)、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探讨Cys C、D-D、hs-CRP水平变化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为脑血管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23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28例为对照组。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上同时测定两组空腹血清及脑脊液D-D含量,用日立7100生化分析仪同时检测血清及脑脊液Cys C和hs-CRP含量。结果脑梗死组血清和脑脊液中hs-CRP、D-D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血清中Cys C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脑脊液中Cys C含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和脑脊液中hs-CRP、Cys C、D-D水平变化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超敏C 反应蛋白(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在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急性脑梗死患者159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的体检健康者1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选择性清除法测定血清LDL水平,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结果 入院时研究组血清LDL、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与出院时预后良好组血清LDL、hs-CRP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清LDL、hs-CRP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分别为0.916,0.927,与ROC曲线下平均面积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清LDL、hs-CRP水平在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