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后顽固性高颅压的效果,并探讨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重型颅脑创伤后顽固性高颅压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照组进行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2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62.22%,对照组为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12.81±4.07),对照组为(21.10±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56%,对照组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后顽固性高颅压的综合疗效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术后神经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与传统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0-01—2015-02我院收治的1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去骨瓣减压术不同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52.57±14.45)min、(93.19±25.47)mL、(14.42±2.14)d,对照组分别为(71.36±20.25)min、(128.06±39.43)mL、(21.46±4.0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GC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后1周颅内压与手术前相比显著性降低(P0.05),并且其压力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的降低幅度(P0.05);研究组的患者手术后3个月的GCS评分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4%)明显低于对照组(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能使患者颅内压明显降低,并发症减少,且术后恢复良好,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3-05-2015-03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比较术前及术后第1、3、5天2组颅内压,同时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GCS)评估预后,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第1、3、5天观察组ICP水平[(20.33±1.01)mmHg、(17.62±1.65)mmHg、(13.54±2.31)mmHg]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ICP在术后第3天开始明显下降(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84.57±1.25)分、GCS评分(1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49±2.46)分、(12±2)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21.0%(P0.05)。结论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改善预后,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阶梯减压式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将116例重型颅脑损伤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取阶梯减压式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行传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Barthel指数、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NCSE)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脑膨出(10.00%)、迟发性颅内血肿(11.67%)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5.71%、26.78%;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NC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31.67%)明显高于对照组(12.50%;P0.05),死亡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P0.05)。结论阶梯减压式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控压效果良好,少并发症少,预后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采用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2013年我院收住的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45例采用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改良组),40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对比2组病人的预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改良组中恢复良好/中残26例,重残/植物生存12例,死亡7例;对照组中恢复良好/中残23例,重残/植物生存11例,死亡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与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01—2013-12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大骨瓣减压术,实验组给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8%,实验组为72.4%,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迟发性血肿、二次手术及脑梗死等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比传统去骨瓣减压术好,术后并发症少,病死率低,对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去骨瓣减压术式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1—2016-01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5)。2组均给予常规的术前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取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观察2组治疗效果,术后颅内压、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结果观察组良好率64.86%,对照组为40.00%。观察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4.34±0.44)分,对照组为(3.89±0.43)分。观察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18,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颅内压下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01—2018-01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患者5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联合持续颅内压监测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比较2组颅内压、GCS评分和预后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颅内压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颅内压水平更低(P0.05)。2组术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较术前均增高(P0.05),观察组术后7dGCS评分较对照组术前GCS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明确有效治疗方案,进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3-08—2015-04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其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观察组54例接受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及其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应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安全性好,患者术后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几率低,增加手术成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对不同年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血流量及脑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71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分为<30岁组、30~50岁组和>50岁组.每组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骨瓣减压手术前后行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气分析及血糖、血乳酸、血红蛋白监测,计算动脉-颈内静脉血糖差、颈内静脉-动脉乳酸差以及脑氧摄取率,TCD测定脑血流量.结果 术后第1天开始,≤50岁治疗组患者的脑血流量和脑氧摄取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50岁治疗组患者的脑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氧摄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开始,≤50岁治疗组患者的动脉-颈内静脉血糖差明显高于对照组,颈内静脉-动脉乳酸差明显低于对照组;>50岁治疗组患者的动脉-颈内静脉血糖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颈内静脉-动脉乳酸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能增加50岁以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脑血流量和脑氧代谢,能增加50岁以上患者的脑血流量并降低脑氧代谢.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on cerebral blood flow volume and brain metabolism in different aged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Method 71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age:group A( <30 years) ,group B(30 ~50 years) ,group C ( > 50 years).Each group was divided into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 DC )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Monitor dynamically blood gas analysis, glucose, lactic acid, hemoglobin in radial artery and internal jugular venous bulb, accounting the cerebral oxygen extraction ( CEO2 ) and the D - values of glucose and lactic acid respectively between radial artery and internal jugular venous bulb.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erebral blood flow volume(CBFV).Results From the 1 st to 7th day, the CBFV and CEO2 of DC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group A and group B.The CBFV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CEO2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group C ( P < 0.05 ).From third day, the D - values of glucose of D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D - values of lactic acid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group A and group B, the D - values of glucose of D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D - values of lactic acid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in group C( P < 0.05 ).Conclusions Decompression craniectomy can increase the CBFV and brain oxygen metabolism in STBI patients before age 50 and increase the CBFV in patients after age 50 whereas decrease the brain oxygeon metabolis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术(DC)对重度颅脑损伤(STBI)的治疗价值.方法 纳入132例STBI患者,分两组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或常规骨瓣开颅,每组各66人.随访6个月,首要结局评价指标为临床疗效,次要结局评价指标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6个月时,大骨瓣减压术组死亡10例(15.2%)、长期昏迷2例(3.0%)、重等残疾13例(19.7%)、中等残疾6例(9.1%)、良好35例(53.0%);常规骨瓣开颅组分别为14例(21.2%)、4例(6.1%)、20例(30.3%)、18例(27.3%)、10例(15.2%).大骨瓣减压术组疗效好于常规骨瓣开颅组(,=37.998,P=0.000).6个月内,大骨瓣减压术组发生急性脑膨出7例(10.6%)、迟发性血肿5例(7.6%)、外伤癫痫6例(9.1%)、颅内感染3例(4.5%)、切口脑脊液漏3例(4.5%),总共并发症24例(36.4%);常规骨瓣开颅组分别为20例(30.3%)、5例(7.6%)、7例(10.6%)、2例(3.0%)、2例(3.0%)和36例(54.5%).大骨瓣减压术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常规骨瓣开颅组(x2=4.400,P=0.036).经多因素凋整后,大骨瓣减压术疗效良好的机会是常规骨瓣开颅的2.173倍(p=0.011).结论 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骨瓣开颅,预后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联合骨瓣减压控制术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优化该类患者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4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骨瓣减压控制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分别于术后3d、5d、7d检测患者颅内压(ICP),于术后6个月时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评估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脑水肿、脑梗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3d、5d、7d IC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5d、7d时试验组患者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试验组患者术后脑水肿发生率明显降低,脑水肿程度也明显减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试验组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梗死体积也明显缩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试验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预后不良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9.78%(55/92)、33.70%(31/92)、6.52%(6/92),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9.13%(36/92)、50.00%(46/92)、10.87%(10/92),两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联合骨瓣减压控制术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ICP,改善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优于仅采用骨瓣减压控制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低位颞部大骨瓣减压术与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疗效比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武警江西省总队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行低位颞部大骨瓣减压术(研究组)或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的资料。研究组(92例)行低位颞部去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81例)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观察2组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等指标并进行对比。 结果术后6个月,按照GOS评分,研究组患者预后良好率(27.2%)、中残率(15.2%)、重残率(29.3%)、植物生存率(8.7%)及病死率(19.6%)与对照组患者预后良好率(22.2%)、中残率(21.0%)、重残率(23.5%)、植物生存率(7.4%)及病死率(25.9%)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平均发生率(8.1%)低于对照组(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低位颞部大骨瓣减压术可取得与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相仿的预后,但能有效减少病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局部亚低温对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并发症的控制作用.方法 选取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54例.术后12 h亚低温治疗前对患者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检测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及血氧饱和度(SaO2).术后7d判定患者脑膨出情况并再次检测ICP及CPP. 结果常规治疗组与局部亚低温治疗组在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分布、亚低温治疗前GCS评分、ICP、CPP及SaO2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脑膨出发生率、脑膨出程度及ICP均低于常规治疗组,CPP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后进行局部亚低温治疗有助于提高CPP、降低ICP,并且减少脑膨出的发生率和脑膨出程度,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幕上自发脑出血并单侧颞叶钩回疝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幕上自发性脑出血合并单侧颞叶钩回疝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内镜手术组16例(内镜组),传统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组14例(去骨瓣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残余量、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发生率、术后癫痫发生率、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30 d内死亡率及术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析神经内镜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出血合并单侧脑疝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内镜组和去骨瓣组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内镜组手术时间与去骨瓣组有差异[(132.5±34.7)min vs.(255.3±60.1)min,(P<0.01)];内镜组术中出血量与去骨瓣组有差异[(264.3±142.0)mL vs.(678.5±316.7)mL,(P<0.01)];内镜组术后残余血肿量与去骨瓣组有差异[1.8(0.0,4.1)mL vs.7.0(3.0,24.1)mL,(P<0.01)];内镜组无术后再出血病例,术后肺部感染11例;去骨瓣组术后再出血4例,术后肺部感染14例,内镜组优于去骨瓣组(P<0.05);内镜组术后颅内感染1例,术后癫痫2例;去骨瓣组术后颅内感染1例,术后癫痫3例,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30d内镜组死亡1例,去骨瓣组4例,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6个月GOS评分内镜组优于去骨瓣组[3(3,4)vs.3(1,3),(P<0.05)]。结论神经内镜治疗幕上自发脑出血并单侧颞叶钩回疝安全,有效,总体疗效优于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性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间的138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硬膜下积液分为积液组和非积液组,通过单因素t检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影响因素。结果 138例患者中,85例患者发生硬膜下积液,发生率为6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环池受压、术前是否合并脑疝、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骨瓣的前后径大小、骨瓣的最高径大小、去骨瓣减压的侧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和中线移位大于5 mm、皮层切开、硬膜下血肿、骨瓣边缘距中线距离小于2 mm有明显关联。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中线移位大于5 mm和皮层切开是危险因素。结论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性硬膜下积液和中线移位大于5mm、皮层切开有明显关联,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早期颅骨修补对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分析颅脑创伤后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对患者长期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颅脑创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早期的颅骨修补术(<2个月)患者与术后行常规颅骨修补术(>3个月)患者长期预后的差异,从而评价早期颅骨修补对于颅脑创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预后影响.早期颅骨修补组与延期颅骨修补组各23例,病例根据性别、年龄、颅脑创伤的严重程度及修补术前预后水平1:1配对.结果 比较外伤后15个月患者的预后水平,早期颅骨修补组(GOS:4.3±0.9;KPS:73.9±22.5)较延期颅骨修补组(GOS:3.8±1.0;KPS:62.6±24.2)有显著提高.结论 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去骨瓣减压后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对患者预后的改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池造瘘术及控制性引流桥前池脑脊液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治疗的临床研究。 方法将山西大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sTB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标准去骨瓣组(20例)、脑池造瘘组(20例)及脑池造瘘+引流组(20例)。患者开颅前留置脑室型颅内压(ICP)监测探头,记录术后2、6、12 h和1、3、5 d的ICP数值;术后每日评估GCS评分;术后48 h复查头颅CT,对比手术前后Rotterdam CT评分。 结果去骨瓣组、脑池造瘘组与脑池造瘘+引流组各主要时间点ICP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池造瘘+引流组术后各主要时间点的GCS评分均略高于其余2组。脑池造瘘+引流组术后CT评分改善程度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池造瘘术后对桥前池脑脊液控制性引流能恢复脑脊液循环通路、提高减压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改善预后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超早期(3~6周)行颅骨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后行颅骨缺损成形术的患者75例,其中超早期(3~6周)行颅骨成形术60例(超早期组),常规(3~6个月)行颅骨成形术15例(常规组)。结果 超早期组和常规组的手术时间[(124.6±57.5)min vs(142.2±45.3)min]、皮瓣游离时间[(38.7±10.4)min vs (56.3±17.4)min]、术中出血量[(183.6±89.4)ml vs (293.0±75.7)ml]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超早期组Barthel指数、MMSE评分、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超早期行颅骨成形术优于常规手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