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有无CMB分为CMB组(45例)和无CMB组(57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既往脑卒中史、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史、同型半胱氨酸、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脑卒中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分别为1.066、2.861、0.106,P均0.05)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MB的发生与年龄、卒中史、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于北京市第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02例,根据有无CMB将患者分为有CMB组(83例)和无CMB组(219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点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302例患者中,合并有CMB者83例(27.5%),其中年龄(t=3.67,P<0.001)、高血压(χ2=4.76,P=0.03)、卒中史(χ2=5.46,P=0.02)、纤维蛋白原(t=2.33,P=0.02)、腔隙性脑梗死数目(Z=-5.04,P<0.001)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Z=-7.88,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比值比(odds ratio,OR)1.46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66~1.602;P=0.037]、腔隙性脑梗死数目(OR 1.636,95%CI 1.200~2.231;P=0.002)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OR 1.700,95%CI 1.502~1.980;P<0.001)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CMB的发生与纤维蛋白原含量、腔隙性脑梗死数目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及脑微出血分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在该院进行磁共振多回波采集重度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检查的患者132例,最终纳入资料完整且符合标准的患者118例,分为脑微出血组(82例)和非脑微出血组(36例),脑微出血组再分为轻度组(27例)、中度组(32例)及重度组(23例)。将各组间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微出血组与非脑微出血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脑梗死、脑出血、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肌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脑白质病变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和脑白质病变是脑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轻、中、重度组在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肌酐及脑白质病变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和脑白质病变是发生不同程度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脑白质病变与脑微出血相关性分析显示,发生脑微出血程度与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及脑白质病变是脑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或脑白质病变患者更易发生严重脑微出血,且脑白质病变越严重发生脑微出血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临床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8月~2015年9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有无CMBs将患者分为有CMBs组(39例)和无CMBs组(81例),比较2组间基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点是否存在差异,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B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合并CMBs39例(32.5%),其中2组年龄(t=6.373,P0.001)、高血压病(χ~2=5.385,P=0.02)、高尿酸(χ~2=4.474,P=0.04)、腔隙性脑梗死数目(t=8.773,P0.001)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t=7.964,P0.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死数目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评分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s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死数目以及脑白质疏松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WMLs)体积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对80例患者的脑白质病变体积进行测量,并测定患者的Hcy水平,分析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体积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的年龄、卒中史、腔隙梗死数目、颅内动脉狭窄及Hcy水平均是影响脑白质病变体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体积有明显相关性,是决定患者脑白质病变体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及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血清CYSC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213例脑白质疏松患者(脑白质疏松组)和201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胱抑素C检测试剂盒(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水平,收集临床资料和脑白质疏松的相关可能危险因素,采用MRI的Fazekas方法对脑白质疏松组进行分级,评估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的CYSC水平差异。结果脑白质疏松组的高血压病、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和CYSC水平[(0.99±0.28)mg·L~(-1)]与对照组[(0.80±0.20)mg·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些因素和CYSC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相关。结论对不同脑白质疏松患者进行影像学Fazekas分级后发现,随着Fazekas评分增加CYSC水平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方法回顾性收集180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收集的15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病因分析采用TOAST分型及国际儿童卒中研究(International Pediatric Stroke Study,IPSS)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单因素χ2检验示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脂血症、吸烟和高血压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TOAST分型而被认定为不明原因脑梗死的24例患者,利用IPSS方法发现83%的患者有其他危险因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IPSS方法可能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特定病因分型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脑梗死和高同型半胱氨酸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06-2016-03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3例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3例作对照研究。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测定2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分析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7例(32.08%),对照组为8例(15.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4.2±2.8)μmol/L,对照组为(14.8±1.4)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脑梗死患者性别、年龄及高同型半胱氨酸因素为自变量,以脑梗死发生为因变量,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存在直接相关性,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可通过加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对于预防脑梗死发生起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的主要发病因素与发病机制,以达到降低发病率及预防脑梗死的目的。方法收集2013-10—2015-10在我院神经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根据典型影像学改变分为LA组与非LA组。对比2组可能危险因素。采用SPSS 17.0软件和S-PLUS 8.0软件,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再用Logistic回归对初步筛选出的危险因素行多因素分析。比较LA的严重程度与筛选出的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1)2组间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冠心病、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2,95%CI:1.052~1.239,P=0.001)和同型半胱氨酸(OR=1.212,95%CI:1.023~1.436,P=0.026)是LA的独立危险因素。(3)Bootstrap法估计相加交互作用指标的可信区间显示,年龄和同型半胱氨酸与LA的发病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RERI=0.01487(95%CI:0.000 32~0.061 15)、AP=0.011 14(95%CI:0.000 61~0.03563)、S=1.047(95%CI:1.012 70~1.081 76)]。(4)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093,95%CI:0.056~0.129,P=0.000)越大,LA程度越严重;LA程度越严重,MMSE评分(β=-0.137,95%CI:-0.189~-0.085,P=0.000)越低。结论 (1)年龄和同型半胱氨酸是LA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2)年龄和同型半胱氨酸与LA的发病存在正相加交互作用,即这两因素的联合作用大于单独作用之和。(3)年龄越大,LA程度越严重。(4)LA程度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越明显。(5)LA的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与脑小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2例行头颅MRI检查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Fazekas评分量表将合并脑白质疏松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轻度组27例,中度组96例,重度组69例。收集3组患者包括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内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年龄、三酰甘油、肌酐等在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是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OR=4.669,P=0.04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71,P=0.000)。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