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脑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主要脑区白质纤维束有无异常.方法 对未系统使用过精神药物治疗的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测量胼胝体膝部、压部、双侧额叶白质、双侧扣带束前部和双侧海马头部分各向异性(FA)值.结果 ①患者组及对照组组内比较,左右侧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患者组左侧海马头和胼胝体压部FA值[(0.17±0.03),(0.73±0.09)]显著低于对照组[(0.20±0.02),(0.79±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患者组左右侧扣带束前部FA值[(0.28±0.06),(0.29±0.05)]低于对照组[(0.43±0.07),(0.38±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双侧扣带束前部、胼胝体压部及左侧海马头的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受损,提示其可能存在脑神经发育连接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未用药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胼胝体纤维束的细微结构改变及其可能的神经生化代谢原因,以期为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假说"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例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DTI和MRS技术对脑内胼胝体膝部、压部和体部进行成像检测,并与20名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1)患者组胼胝体膝部FA值小于健康对照组(0.731±0.102:0.815±0.043.t=3.358,P=0.002),胼胝体膝部和体部的ADC值高于健康对照组(8.043±0.462:7.564±0.470,t=2.645,P=0.012;8.543±0.462:7.743±0.470,t=3.898,P=0.000).(2)患者组胼胝体膝部NAA值和体部NNA值、Cho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449±0.406:1.748±0.392,t=2.365.P=0.023;0.911±0.130:1.164±0.153,t=5.618.P=0.000;1.006±0.869:1.275±0.367,t=3.190,P=0.003).结论 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胼胝体膝部纤维束在疾病早期阶段即存在各向异性降低,其可能原因是神经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脑白质可能存在的微细结构异常,并探讨其在药物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 方法 选择自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连续就诊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病例组)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32例,于药物治疗前及治疗第6个月、治疗第12个月后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MRI)检查,分别于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最厚的部位设置感兴趣区,测取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值). 结果 (1)治疗前,病例组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FA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个月后,胼胝体膝部、体部FA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个月后,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FA值较治疗前及治疗第6个月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AD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病例组病程与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FA值均呈明显负相关(r=-0.850,P=0.000;r=-0.856,P=0.000;r=-0.430,P=0.014);治疗第6个月后,病例组月均头痛次数与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FA值均呈明显负相关(r=-0.824,P=0.000; r=-0.792,P=0.000;r=-0.425,P=0.015);治疗第12个月后,病例组月均头痛次数与胼胝体膝部、体部FA值均呈明显负相关(r=-0.452,P=0.009;r=-0.440,P=0.012). 结论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存在胼胝体神经纤维微细结构完整性的损害,经有效治疗后此种损害是可逆的.DT-MRI可动态观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胼胝体神经纤维微细结构完整性的改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的脑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未经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主要脑区白质纤维束的异常.方法 选取2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脑DTI扫描(两组均为右利手),测量胼胝体膝部、压部、双侧额叶白质、扣带束前部及海马头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结果 (1)对照组左侧扣带束FA值(0.428±0.067)大于右侧(0.375±0.079;P<0.05).(2)患者组两侧相对应感兴趣区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组左右侧胼胝体压部FA值(均为0.734±0.085)、左右侧扣带束前部FA值(0.300±0.068和0.306 4±0.062)均低于对照组(0.785±0.045,0.428±0.067,0.375±0.079;均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双侧扣带束、胼胝体压部白质纤维束的受损,支持脑内连接异常假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照分析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与正常儿童胼胝体及额叶纤维结构的差异.方法 选取18例高功能孤独障碍患儿(病例组)和16名年龄、性别、智商、身高、体质量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头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使用DTIStudio软件进行图像处理,计算并比较2组胼胝体各亚区及左、右额叶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表面扩散分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纤维数目及平均长度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胼胝体前1/3部的纤维数目显著下降[(839±193)条vs(630±203)条;F=9.419,P=0.004];纤维的平均长度、FA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胼胝体前1/3部纤维的ADC值显著增大[(0.88±8.56)×10-3 mm2/s vs(0.94±6.98)×10-3 mm2/s;F=5.739,P=0.023].左、右大脑额叶长、短纤维的FA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小(F=10.109,P=0.003;F=9.186,P=0.005),长程纤维的ADC值显著增加(F=6.154,P=0.019;F=6.814,P=0.014).结论 高功能孤独障碍儿童胼胝体前1/3部纤维减少最明显,额叶与其他脑区之间呈现低连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首次发病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纤维结构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对40例10~16岁首次发病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35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种族均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采用磁共振图像处理软件FSL(funtional MRI software library)工具包进行分析.通过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方法比较2组之间脑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全脑白质DTI的FA值,得到差异脑区.采用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评估认知功能,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2组脑白质差异脑区FA值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n=34)比较,患者组(n=35)胼胝体体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扣带束、右上放射冠、左上放射冠FA值降低(t=4.726、2.855、2.547、2.943、3.178、2.969,均P〈0.05).患者组胼胝体体部FA值与符号编码、颜色、色词评分(r=0.34、0.38、0.36),扣带束FA值与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修订版评分(r=0.34)、左上放射冠FA值与词语流畅性评分(r=0.37)呈正相关(均P〈0.05);对照组胼胝体体部(r=0.34,P〈0.05)及胼胝体膝部FA值(r=0.51,P〈0.05)与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修订版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首次发病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大脑白质纤维结构异常,其认知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大脑白质纤维结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个脑区白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特点,以期为精神分裂症"脑内连接异常的假说"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例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DTI扫描,检测脑内21个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白质纤维的微细结构,并与20名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比较。结果患者组额叶、内囊前肢、外囊的左右两侧FA值和左侧颞叶、左侧内囊膝部、胼胝体膝部FA值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额叶左右侧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左侧大于右侧(P0.05);患者组内囊膝部和后肢FA值右侧大于左侧(P0.05),而对照组左侧大于右侧(P0.05)。患者组双侧外囊FA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未用药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内多个白质区部分各向异性降低,尤其是额叶皮层下环路更加显著,数个白质区部分各向异性的正常"左右"的偏侧性缺失或倒置,支持精神分裂症脑内连接异常的神经病理假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与脑白质完整性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门诊就诊的女性重性抑郁障碍患者58例(患者组)及年龄、BMI、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女性健康对照者57名(对照组)进行核磁共振扫描,完成临床相关量表的评定。比较两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分别对两组的DTI图像与BMI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各向异性值(FA值)进行提值计算。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DTI比较存在两簇差异脑区,分别位于胼胝体压部及体部、右下额枕束,且患者组的FA值低于对照组。患者组BMI与右侧外囊的FA值呈正相关(r=0.531,P0.01);对照组BMI与胼胝体体部、膝部及压部的FA值呈负相关(r=-0.497,P0.01)。结论:女性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胼胝体压部、体部及右下额枕束白质完整性降低,肥胖所致的胼胝体完整性降低可能是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患病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患者胼胝体和扣带回弥散张量参数改变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60例SIVD患者和40例年龄匹配的非痴呆对照者,采用测定感兴趣区弥散张量参数的方法,比较其纤维束完整性差异及与MMSE的关系。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SIVD组胼胝体膝部、双侧扣带回的FA值显著下降及ADC值显著升高,而胼胝体压部的FA值和ADC值无显著性差异。(2)胼胝体膝部、双侧扣带回的FA值与MMSE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胼胝体和扣带回弥散张量改变有助于SI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孤独症儿童脑扩散张量成像的异常.方法 对24例孤独症儿童(孤独症组)和10名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脑扩散张量成像扫描,测量并比较两组的双侧胼胝体膝部、压部和双侧内囊后肢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分析孤独症儿童各被检测部位ADC值、FA值与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1)孤独症组双侧内囊后肢[左右侧分别为(6.8±0.3)×10-9 mm2/s和(6.7±0.4)×10-9 mm2/s]、左侧胼胝体膝部[(8.0±0.5)×10-9 mm2/s]ADC值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6±0.2)×10-9 mm2/s,(6.6±0.4)×10-9 mm2/s,(7.4±0.5)×10-9 mm2/s;P<0.05~0.01];孤独症组右侧胼胝体压部(0.73±0.14)FA值低于正常对照组(0.84±0.07;P<0.05),孤独症组右侧胼胝体膝部(0.75±0.07)FA值高于正常对照组(0.68±0.17;P<0.05).(2)孤独症组右侧胼胝体压部ADC值与ATEC健康/行为评分呈正相关(r=0.490),右侧胼胝体压部FA值与ATEC说话/语言评分呈负相关(r=-0.453),右胼胝体膝部FA值与社交评分呈正相关(r=0.427),均P<0.05.(3)孤独症组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FA值左右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孤独症儿童胼胝体神经纤维连接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