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6.
64排螺旋CTA早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20排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脑血管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先行320排CTA检查、DSA和三维旋转血管造影(3DRA)检查。所得图像均由2位神经外科专家行双盲法分析。结果 320排CTA发现动脉瘤13例、共15个;动脉瘤直径1.4~6.4 mm,平均为3.4 mm。DSA和3DRA发现动脉瘤14例、共17个;动脉瘤直径0.97~6.16 mm,平均为3.62 mm。经统计学分析,320排CTA与DSA和3DRA对颅内动脉瘤直径的测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CTA检测颅内动脉瘤具有可行性,但可能会漏诊极小的动脉瘤,无法取代DSA和3DRA金标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angiography,CTA)作为一种操作快捷、无创、经济的血管成像方法,受到广大医师和患者的欢迎,逐渐成长为一种常用的血管检查方法,有替代DSA的趋势。我科2010-01—2012-12先后应用64排螺旋CTA和DSA对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探讨64排螺旋CTA在颅内动脉瘤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4例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头颅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VR)及仿真内窥镜(VE)等后处理技术,并对照DSA及手术结果,评估诊断准确性.结果 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65例共77个动脉瘤.其中单发动脉瘤55例,9例为2个动脉瘤,1例为4个动脉瘤:瘤体最小约2.0mm,最大约49mm;瘤颈最小约1.5 mm,最大约8.5 mm.与手术结果对比符合率为94.74%,同DSA对比灵敏度、诊断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瘤体的部位及走向.瘤颈、载瘤动脉以及动脉瘤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诊断脑动脉瘤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急诊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治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CTA检查,分析动脉瘤显示情况,并将结果与DSA和/或手术所见比较。部分动脉瘤病例术后行CTA和DSA复查。结果 DSA确诊56例动脉瘤患者,发现68个动脉瘤。CTA显示51例(63个)动脉瘤,敏感性为91.07%(51/56),特异性为100%。CTA能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大小、瘤颈及瘤体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但不能很好地反映动脉瘤夹闭情况。结论 DSA目前仍然是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及术后随访检查的"金标准"。CTA对于临床疑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可作为一种筛选方法,但不适合动脉瘤术后的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