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发生脑疝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行血管内治疗的30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术后发生脑疝,脑疝发生率为8.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WFNS分级Ⅳ~Ⅴ级、动脉瘤再次破裂、脑水肿是术后发生脑疝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并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9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21例,发生率为11.1%,其中其中血栓栓塞12例,术后早期再破裂出血4例,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术后早期硬膜下出血或远隔部位脑实质出血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Fisher分级Ⅲ~Ⅳ级、Hunt-Hess分级Ⅳ~Ⅴ级、宽颈动脉瘤、动脉瘤有小阜是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对存在高危因素的病人提前做好术前预案,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再次破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栓塞术后早期再次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减少动脉瘤栓塞术后再次破裂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89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破裂动脉瘤689枚,未破裂动脉瘤25枚)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72h内进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分析所有患者栓塞前后的影像学(包括头颅CT、TCD、DSA)和栓塞术后次日首次颅内压等资料。对所得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接受栓塞治疗的患者中有6例发生早期再次破裂,占同期接受栓塞治疗患者的0.9%(6/689)。其中4例经CT证实,1例经持续腰池引流证实,另1例临床表现支持再次出血。栓塞后早期再次破裂出血的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的4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2例。再次破裂患者中高颅压、高Fisher分级及循环时间延长者的比率远高于无再次破裂者。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早期再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1)栓塞不够致密;(2)栓塞当时显影的动脉瘤非真实大小。破裂后血管痉挛、颅高压、动脉瘤周围血肿等都可能是导致动脉瘤非真实显影的原因。栓塞术后早期复查DSA或进一步治疗可能会减少栓塞术后动脉瘤早期再次破裂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8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对破裂组(150例)和未破裂组(34例)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首发症状多为头痛(82.0%)、头晕(81.3%),多见于40~60岁,男∶女为1∶1.2。以ACA最常见,AComA其次,ICA最低。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P=0.010)、吸烟(P=0.032)、嗜酒(P=0.038)、糖尿病(P=0.022)、瘤直径的大小(P=0.040)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好发于40~60岁,首发症状以头痛、头晕为主。年龄、糖尿病是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可增加动脉瘤破裂的风险,相反,糖尿病能降低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破裂再出血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2015-07于我院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患者出现术后破裂再出血,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破裂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性别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动脉瘤直径、动脉瘤栓塞程度和术后抗凝等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致密栓塞(OR=5.423)、术后抗凝(OR=4.678)、动脉瘤直径≥10 mm(OR=3.982)、病程≥3a(OR=2.510)和年龄≥60岁(OR=1.525)。结论临床上影响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破裂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以降低术后破裂再出血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后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的原因,以降低再出血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行介入栓塞术的患者临床资料。159例接受介入栓塞患者中发生术后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1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动脉瘤栓塞术后破裂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高血压、H-H分级、动脉瘤大小、动脉瘤形状、动脉瘤栓塞程度等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病史、动脉瘤直径>10 mm、动脉瘤形状不规则、H-H分级>3级、部分栓塞是动脉瘤栓塞术后破裂再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再破裂出血是一种严重危机生命的并发症,通过降低危险因素可减少术后破裂再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200例,共检出颅内动脉瘤260个,根据动脉瘤的破裂与否分为破裂组200例和未破裂组60例,对比分析2组临床资料及动脉瘤相关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然后采用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危险因素有动脉瘤家族史(OR=14.335,95%CI=3.172~64.785)、吸烟史(OR=18.225,95%CI=4.428~75.034)、后交通动脉瘤(OR=4.264,95%CI=1.642~11.071)、中等动脉瘤(OR=5.640,95%CI=2.331~213.640)。结论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包括动脉瘤家族史、中等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和吸烟史。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70%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是神经科急危重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极高,首次破裂出血幸存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约70%迟早会因动脉瘤再次破裂而死亡[1]。由于再次破裂出血绝大多数发生在SAH后早期,因此如能尽早手术夹闭动脉瘤,可明显提高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2,3],本文收集我科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27例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均在发病后74 h内明确诊断并开颅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80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进行横断面式的随访调查.I组44例患者未经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II组36例患者脑动脉经受了SAH的刺激,手术已将破裂或较大、引发相关症状的动脉瘤夹闭,仍留有未破裂动脉瘤的多发动脉瘤患者.结果共随访到53例(66.3%).I组26例,目前年龄(到随访时)8.17~76.17岁,平均46.06岁,平均随访4.02人年;II组27例,目前年龄14.83~73.25岁、平均51.74岁,平均随访6.61人年.I组5例,出院后平均1.22年因动脉瘤破裂而死亡,破裂率4.79/100人年;1例椎动脉瘤患者,出院后2.25年瘤体从27 mm增大到34mm,动脉瘤发展率1.30/100人年.II组患者无死亡,1例随访2.42年时,发现一新增的基底动脉瘤,动脉瘤形成率0.56/100人年.结论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有患者年龄、性别、首发症状以及动脉瘤大小、部位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再次破裂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6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入院保守治疗期间,症状加重,头部CT显示颅内动脉瘤二次破裂出血65例,其中未使用镇静、镇痛剂53例,入院后收缩压≥140 mmHg有45例,入院48 h后手术58例。53例死亡。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尽早尽快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是预防再出血最根本的措施;酌情给予镇静资料、控制性低血压对预防再破裂出血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早期再出血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方法,对450例确诊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进行调查。依据术前是否 发生再出血将患者分为无出血组和再出血组,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影响术前再出血 的危险因素。 结果 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前再出血发生率高达23.56%(106/45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 压(OR 4.221,95%CI 2.969~5.472,P <0.001)、合并脑血管痉挛(OR 2.015,95%CI 1.274~2.756, P =0.005)、癫痫(OR 3.093,95%CI 1.980~4.206,P <0.001)、DSA检查(OR 1.684,95%CI 1.103~2.265, P =0.002)、动脉瘤形状不规则(OR 2.465,95%CI 1.887~3.042,P <0.001)、肿瘤直径≥10 mm (OR 3.046,95%CI 2.060~4.031,P <0.001)、剧烈咳嗽(OR 3.594,95%CI 2.447~4.741,P <0.001)、 情绪异常波动(OR 2.756,95%CI 1.928~3.585,P =0.002)、过早搬动或下床活动(OR 4.226, 95%CI 2.769~5.683,P <0.001)、用力排便(OR 2.451,95%CI 1.810~3.092,P <0.001)、Hunt-Hess分级高 (OR 1.073,95%CI 1.031~1.114,P <0.001)等因素为术前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入院后术前仍然有较高的再出血发生率,其独立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 这些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术前再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术后发生慢性意识障碍(pDoC)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7月手术治疗的163例HICH的临床资料。术后昏迷时间>28 d诊断为pDoC。结果 163例中,57例发生pDoC,发生率为3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92,95%CI:1.044~1.142,P<0.001)、入院GCS评分低(OR=0.671,95%CI:0.488~0.922,P=0.014)、术前脑疝(OR=3.058,95%CI:1.122~8.337,P=0.029)、慢性脑积水(OR=4.694,95%CI:1.584~13.906,P=0.005)是HICH术后发生pDo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入院GCS评分≤6分、术前脑疝、慢性脑积水联合预测术后发生pDoC的效果良好,AUC=0.871(95% CI 0.809~0.918;P<0.001),特异度=92.45%,灵敏度=73.68%。结论 高年龄、入院GCS评分低、术前存在脑疝、慢性脑积水的HICH病人术后发生pDoC的风险明显增加,临床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Fisher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再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再出血提供指导.方法 对327例高Fisher分级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入院3日内是否发生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n=37)和未出血组(n =290),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方法来筛选影响再出血的相关危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高渗状态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脑卒中合并高渗状态患者32例做为高渗状态组,抽取同期非高渗状态的脑卒中患者63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卒中患者高渗状态的危险因素. 结果 高渗状态组平均血浆渗透压[(338.8±12.5)mOsm/L]明显高于对照组[(285.7±11.7)mOsm/L],高渗状态组平均GCS分值[(6.9±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7±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糖尿病(OR=0.043,95%CI=0.007~0.277,P=0.00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OR=0.550,95%CI=0.388~0.780,P=0.001)、甘露醇用量(OR=0.973,95%CI=0.955~0.991,P=0.004)是脑卒中患者高渗状态的危险因素. 结论 糖尿病、SIRS、甘露醇用量可以联合或单独作用引起高渗状态,治疗过程中重视这三项指标的监测将有助于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6年8月手术治疗的63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41例,预后不良2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Ⅲ级(OR=11.453,95%CI:1.888~69.495,P=0.008)、合并脑内血肿(OR=6.665,95%CI:1.298~34.236,P=0.023)、合并脑梗死(OR=11.353,95%CI:1.909~67.520,P=0.008)是影响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Ⅲ级、合并脑内血肿、合并脑梗死,预后较差。这些因素可评估此类病人近期预后,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止发生术后再出血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及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2015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发表的,关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研究的相关文献;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尽可能查全文献。采用Stata15.1、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篇文献,总样本例数为354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发病至手术时间≤6 h(OR=3.98,95%CI:2.98~5.33)、凝血功能异常(OR=3.13,95%CI:2.28~4.30)、术前收缩压≥200 mmHg(OR=2.91,95%CI:1.94~4.36)、术前舒张压≥120 mmHg(OR=6.28,95%CI:3.58~10.99)、术后收缩压≥200 mmHg(OR=6.48,95%CI:3.60~11.65)、术前血肿量≥60 mL(OR=2.23,95%CI:1.72~2.88)、术中止血困难(OR=4.14,95%CI:2.47~6.92)及合并糖尿病(OR=1.84,95%CI:1.27~2.65)。结论发病至手术时间≤6 h、凝血功能异常、术前收缩压≥200 mmHg、术前舒张压≥120 mmHg、术后收缩压≥200 mmHg、术前血肿量≥60 mL、术中止血困难、合并糖尿病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了解及预防、处理这些危险因素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院内延迟的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就诊于台州地区9家基层医院4.5 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 资料,统计院内延迟时间(门-针时间)(door -to-needle time,DNT)以及各控制因素的平均时间,根据 DNT平均值及DNT是否超过60 min进行分组,并分析影响DNT的相关因素。 结果 共入组28例患者,平均DNT为(79.50±26.97)min。DNT≤79.50 min组相较于DNT>79.50 min 组,到院至卒中团队接诊时间(P=0.007)、到院至谈话时间(P<0.001)、到院至到达病房时间(P <0.001)、到院至得到化验结果时间(P<0.001)以及完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至用药时间较短(P<0.001),高血压病(P=0.049)、高脂血症(P=0.007)及心房颤动病史(P=0.022) 比例较小,收缩压相对较低(P=0.021)。比较DNT≤60 min及DNT>60 min组,前者到院至出发行CT检 查时间(P=0.025)、到院至完成CT时间(P =0.001)、到院至谈话时间(P<0.001)、到院至到达病房 时间(P<0.001)、到院至得到化验结果时间(P=0.009)以及完成CT至用药时间较短(P <0.001),血 糖水平相对较低(P =0.001),糖尿病(P=0.001)及高脂血症病史(P=0.030)比例较小。Logi sti c回 归分析显示,到院至完成CT检查时间[比值比(odds ratio,OR)0.95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917~0.992,P =0.005)]、到院至谈话时间(OR 0.501,95%CI 0.320~0.781,P =0.003)、到院至 到达病房时间(OR 0.925,95%CI 0.886~0.970,P =0.010)以及完成CT至用药时间(OR 0.796,95% CI 0.620~0.982,P =0.005)、到院至得到化验结果时间(OR 0.496,95%CI 0.312~0.804,P =0.037) 的延长、血糖的升高(OR 0.610,95%CI 0.281~0.969,P =0.017)是DNT≤60 min的阻碍因素。 结论 基层医院到院至完成CT检查时间、到院至谈话时间、到院至到达病房时间、到院至得到化验 结果时间、完成CT至用药时间以及血糖是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DNT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系统免疫炎性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严重程度及90 d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TIA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5月河南省11家市级、县级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发病6 h内 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院内全因死亡率,采用多因 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共入组444例患者,平均年龄60.19±11.61岁,男性296例(66.7%),院内死亡25例(5.6%)。多 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3~6 h(OR 3.006,95%CI 1.120~8.071,P =0.029)、溶栓前 NI HSS评分(OR 1.130,95%CI 1.079~1.183,P<0.001)及心房颤动病史(OR 3.671,95%CI 1.282~10.511, P =0.015)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TIA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发病至溶栓时间3~6 h、严重神经功能损害、心房颤动病史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 血性卒中/TIA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脑白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方法按照筛选标准连续收集2015年4月-2016年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通过头部核磁共振评估脑白质疏松症Fazekas评分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来分析严重脑白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608例患者,包括Fazekas评分为0的对照组415例和Fazekas评分为3~6的病例组19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高龄(G3 vs G1:OR10.81,95%CI 2.76~42.38,P=0.001;G4 vs G1:OR 28.40,95%CI 7.02~114.95,P0.05;G5 vs G1:OR 68.79,95%CI 14.22~332.92,P0.05)、脑动脉粥样硬化(OR 1.98,95%CI 1.07~3.65,P=0.029)和高血压病(OR=4.84,95%CI=2.65~8.85,P0.05)与严重脑白质疏松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高龄、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病可能是严重脑白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