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酶浓度、消化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胎牛血清的培养基稀释对消化脐带华通胶后提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正常剖腹产胎儿脐带,剔除动脉、静脉及外膜,取其之间的胶状物,剪成1 mm3及更小的块状,分别加入0.1%和0.2%的Ⅱ型胶原酶,分为A、B两组,37℃水浴消化。每一组消化时间分别为4、81、2、16、202、4、28、323、6、40 h共10个消化时间点,每一个消化时间点又分为两组,分别为A1、A2组和B1、B2组。消化后的黏稠细胞悬液用完全DMEM稀释,并加入特级胎牛血清至浓度为10%(A1、B1)和20%(A2、B2),充分混匀。悬液移至75 cm2培养瓶,15 ml/瓶,37℃、5%CO2、饱和湿度培养,3 d换液。通过细胞计数观察原代细胞贴壁生长的最早时间和80%细胞铺满瓶底的时间和生长活力。结果 0.2%的Ⅱ型胶原酶消化脐带华通胶在消化时间为20h,且稀释血清浓度为20%时,获得的细胞悬液在培养36 h即有细胞贴壁,培养6 d细胞贴壁达到80%,其余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各不相等,均弱于此组。其中消化时间在8 h以内和32 h以上时不论使用多少的酶浓度和稀释时使用多少的血清浓度,细胞均不生长。结论在使用胶原酶消化脐带华通胶提取间充质干细胞的过程中,使用0.2%Ⅱ型胶原酶、消化16~24 h、稀释培养时加入至20%的血清对干细胞的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应用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制剂制备、储存以及运输等环节,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质量检测方法和质量管理流程,确保制剂中干细胞的数量、活性达到临床要求,并且不含有细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梅毒螺旋体、寄生虫、内毒素等病原体以及其他未经批准用于临床的物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退行性疾病、衰老性疾病、遗传缺陷性疾病、放射性疾病、炎症、组织器官损伤等病症的治疗,并且具有明确的疗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是安全的,除极少数患者轻度腰部酸痛、头昏、头痛、发热外,无其他任何严重不良反应。但是,也有一些患者不宜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相似文献   

3.
不同途径移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肝内定居数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cells,ADMSCs),在同种异体不同途径移植后的肝内定居情况。方法: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从大鼠脂肪中分离并培养至的第三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从尾静脉和门静脉注入同种异体、由CCl4造成肝损伤的大鼠体内。移植2w后分别取肝组织,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种移植途径对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肝内定居的影响。结果:在两组大鼠的中央静脉及肝汇管区均可见BrdU标记的细胞;BrdU标记阳性的细胞在门静脉移植组600倍镜下每张切片平均为127.5个,在尾静脉移植组平均120.7个(P〉0.05)。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定居的细胞数量与移植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唐氏综合征患儿的有效性。方法海军总医院儿科自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唐氏综合征患儿51例(年龄0.5~7岁),骨髓动员后进行骨髓采集间充质分选,分别行右侧侧脑室穿刺1次及腰椎穿刺2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每次移植的细胞数为1×106/kg。每例患儿进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估,对术前6个月及术后6个月2个相同长度时间内发育速率进行自身对照观察。同时,对移植术后1、3、6个月患儿的发育情况进行追踪随访。结果51例中1例失访,余50例完成观察。其中32例在术后1~6个月逐渐出现不同程度智力、语言、运动进步,术后6个月患儿细动作能、应物能、应人能进步月份值较术前6个月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安全可靠,能改善唐氏综合征患儿智力和运动发育水平,且主要表现在情绪、细动作能、应人能及应物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移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经HUC-MSCs移植,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1、3、6个月测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SS评分及神经电生理检查,比较各指标改善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3次随访结果显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SS评分及神经电生理中的正中神经的运动末梢潜伏期、尺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和运动末梢潜伏期,胫后神经感觉传导引出率、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引出率和运动末梢潜伏期均较移植前改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以治疗后1个月疗效最明显,6个月内均有持续疗效。结论 HUC-MSCs移植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及神经电生理,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过耳缘静脉和骨折局部注射,将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新西兰兔骨折模型中的移植效果差异,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新西兰兔胫骨横断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经骨折局部移植组(A组)和耳缘静脉移植组(B组)。在骨折模型建立后第3天,A组注射浓度为1×10~7个/ml、经BrdU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 ml;B组注射等量经Brd U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细胞移植后24、48、72 h观察兔大体情况、取骨折断端组织行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细胞移植后A、B两组大体情况观察无明显差异;A、B两组免疫荧光显微镜均可见Brd U标记的阳性细胞,但A组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多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E染色光镜观察,A组炎细胞计数明显多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经耳缘静脉和骨折局部移植均是安全可行的,但经骨折局部注射移植更适合应用于骨折模型而有利于骨创伤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成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32只,2只用以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余大鼠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PBS缓冲液组及空白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传代培养后Hoechst33342标记,损伤1周后采取局部注射移植于大鼠脊髓损伤区,移植6周后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的存活与分化。移植后1~6周对各组动物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结果:细胞移植组BBB评分提高显著,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显示,移植细胞在体内大量存活,多数细胞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NSE、NF-200表达呈阳性,少数细胞GFAP表达呈阳性。结论:局部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转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有助于大鼠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神经样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提取、培养和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大鼠脊髓损伤造模后,分别进行神经样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无细胞悬液移植,每组18只。术后采用BBB评分及斜板实验观察3组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经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具备神经细胞特征。术后6周,BBB评分方面,实验组(16.56±2.42)优于阳性对照组(13.70±2.66),后者又优于阴性对照组(8.37±2.35)。Rivlin斜板实验评分方面,实验组术后2、4、6周,均优于阳性对照组,后者又均优于阴性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可见较多的神经纤维,结构完整,优于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结论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后,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艳琳  刘俐 《西南军医》2010,12(5):982-983
总结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联合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护理体会。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正确抗凝治疗,做好出院指导等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本组4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及再次出血。  相似文献   

10.
由于心肌细胞的增殖能力很低,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用于改善心功能及心肌活力已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已有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动物实验中用于心肌移植的细胞有胚胎心肌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内皮干细胞、肝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其中成肌细胞移植用来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已有临床报道,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J-MHCs)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303医院74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WJ-MHCs移植。检测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 w及第2个月外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心功能指标,并记录严重不良临床事件。结果治疗及随访期间两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2 w及第2个月,两组NT-proBNP较术前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2个月LVEDV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其余左室心功能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WJ-MH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成体干细胞对组织损伤再生修复的临床应用[1,2],我科自2008-03~2009-09对收治的160例难治性、疑难性患者进行了成体干细胞治疗,其中89例采用自体分选造血干细胞(AHSCT)治疗,71例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现将160例患者成体干细胞的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人脐带全层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进行成软骨诱导分化,为组织工程软骨和软骨损伤后修复提供种子细胞。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从脐带全层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表型,采用微团细胞培养在软骨诱导液中向软骨细胞分化,阿尔辛蓝及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细胞分化情况,RT-PCR法检测诱导后细胞表达聚集蛋白聚糖(ACAN)基因情况。结果人脐带全层来源的MSCs呈成纤维样形态漩涡状贴壁生长,细胞高表达HLA-I类分子、CD73、CD90、CD166及CD105,不表达CD34、CD45、CD14、CD31、CD80、CD86及HLA-DR。细胞诱导分化21d后,阿尔辛兰及甲苯胺蓝染色阳性;RT-PCR检测诱导后的细胞表达ACAN,而对照组无表达。结论人脐带全层为成体MSCs提供一种新而方便的来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体外培养能够向软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患儿流涎症的疗效。方法 25例脑瘫合并流涎症患儿被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位患儿接受4次腰椎穿刺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手术及药物干预治疗,实验组于移植前及移植后1、3、6个月进行流涎频率及严重程度评分(SF)、唾液称重(W)、流涎商测定(DQ)。对照组于入组时及入组后1、3、6个月分别行SF、W、DQ评定。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SF、DQ在术后1、3、6个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F指标显示术后1、3、6个月治愈率分别为61.54%、23.08%、23.08%;DQ指标显示术后1、3、6个月治愈率分别为69.23%、46.15%、23.08%;SF、DQ术后1、3、6个月有效率均为69.23%。W指标显示术后1、3个月,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3个月实验组治愈率分别为69.23%、38.46%,有效率均为69.23%;术后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患儿个体比较,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治愈率为23.08%,有效率为69.23%。结论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显著改善脑瘫患儿流涎症,从而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急性肺水肿的防治作用.方法:随机分为肺水肿组、干细胞治疗组、干细胞预防组、空白对照组、干细胞对照组(各16只).腹腔注射氯化铵建立模型,预防组及治疗组于模型建立前后移植干细胞,移植后不同时间点(30 min,2h,1d,7d)测定TNF -α.IL-1β,观察肺脏结构.结果:治疗组30 min时TNF -α明显低于肺水肿组(P<0.01),2h时IL-1β明显低于肺水肿组(P<0.O1).2h时肺水肿组病变明显.治疗组2h时肺水肿病变减轻.预防组与肺水肿组无差异(P>0.05).结论:干细胞治疗减轻肺水肿,预防性移植不减轻肺水肿.  相似文献   

16.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疾病谱比造血干细胞更广。迄今为止,国外已有十多个间充质干细胞产品被批准临床应用,国内也有数个产品被批准临床试验研究。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发挥治疗作用。直接方式包括归巢、促进外源干细胞植入患处,以及定向分化与多向分化等;间接方式包括双向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抗凋亡、造血支持作用及参与或促进血管再生、激活内源干细胞增殖分化及患病组织器官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去分化,以及抗衰老、抗瘢痕等。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迄今仍没有完全弄清,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治疗作用机制,对于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移植治疗不完全性颈髓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9例不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进行4次鞘内UC-MSCs移植术, 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制定的神经功能评分标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标准(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移植前后运动、感觉功能、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干细胞移植后6个月,患者感觉、运动功能、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术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运动功能方面改善最为明显,ASIA评分治疗前61±22,治疗后70±18。均未发生术区感染、脑脊液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但有6例(15.4%)于术后24 h内出现发热,3例(7.7%)术后出现低颅压症状,2例(5.1%)术后出现腰部及下肢疼痛、麻胀感。结论 UC-MSCs鞘内移植可以改善不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的感觉、运动、二便及自主神经功能等多方面的神经缺失症状,疗效较理想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拇甲皮瓣转移手指再造术后护理.方法 对1例拇甲皮瓣转移手指再造术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心理疏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并严密观察移植皮瓣的血运情况,积极处理并发症.结果 再造术后皮瓣成活,术后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认真严密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拇甲再造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兔骨折模型中,观察异种移植后的安全性,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异种移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作新西兰兔胫骨横断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生理盐水组。于骨折模型建立后第3天,在C形臂X线机辅助下垂直于骨折断端进针,分别注射浓度为1×107个/ml经Brd U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 ml和等量生理盐水。移植后每天观察一般情况,分别于细胞移植后第3、7天行血常规、血生化检测,采用空气栓塞处死新西兰兔,进行骨折断端组织、脾脏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结果细胞移植后两组一般情况观察无差异;细胞移植后第3天,两组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第7天,两组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移植后第3、7天,细胞移植组骨折断端组织、脾脏组织病理学观察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移植后第7天,细胞移植组在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见散在分布着呈现绿色荧光的阳性细胞。结论异种移植后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骨折断端可以大量存活,且未导致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因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及对比分析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BMSCs)移植治疗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CP)的临床疗效。方法 CP患儿60例,随机分入BMSCs移植组和UCBMSCs移植组,并接受术后6个月的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术前与术后高级智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高级智能均有改善(包括:智力、语言、性情),高级智能功能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vs 6.7%,P〉0.05)。术后6个月运动功能两组较术前均有改善,BMSCs移植组在竖头(14.3%vs 2.7%)、身体居中性(7.7%vs 2.7%)、翻身(6.7%vs 0)、双上肢抓握等改善率均显著高于UCBMSCs移植组(P〈0.01)。结论 UCBMSCs和BM-SCs移植对高级智能功能均有改善;而BMSCs移植对CP患者活动功能改善显著优于UCBMSCs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