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11 C-PIB PET在监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淀粉样蛋白沉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18—2021年收治的9例疑似未确诊AD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11 C-PIB PET显像情况等,分析MMSE评分与PIB摄取的相关性.结果 首次11 C-PIB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18F-APN-1607 PET影像脑内tau蛋白沉积相关疾病模式(tauRDP).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7例AD患者[男6例,女11例;年龄(61.7±12.3)岁;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17.6±7.9)分]和1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NC)者[男6名,女4名;年龄(61.2±4.7)岁]的^18F-APN-1607脑影像.在体素层面使用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尺度子轮廓模型(SSM)技术构建tauRDP,计算每个样本tauRDP表达值,通过两样本t检验比较tauRDP表达值在A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间的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AD患者tauRDP表达值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D患者的tauRDP脑区主要包括:中央前回、背外侧额上回、额中回、岛盖部额下回、三角部额下回、补充运动区、内侧额上回、左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侧楔叶、枕上回、枕中回、中央后回、顶上回、顶下缘角回、缘上回、角回、楔前叶和颞中回.AD患者tauRDP表达值为(12.6±8.0),与NC(0.0±1.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5,P<0.001),且AD组tauRDP表达值与MMSE得分相关(r=-0.566,P=0.018).结论 基于SSM/PCA方法建立的tauRDP可用于定量表达tau蛋白沉积空间分布异常,tauRDP表达值有潜力用于评估AD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F-AV45 PET显像检测的轻微认知下降(SCD)和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脑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与患者认知状态的关系.方法 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间诊断为SCD或MCI,且在2周内行^18F-AV45 PET显像、脑MRI T1扫描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查的24例患者纳入研究,前瞻性收集数据,其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63.2±7.6)岁;SCD 15例、MCI 9例.对^18F-AV45 PET图像进行目测分析(阳性、弱阳性、阴性);再基于MRI图像对PET图像进行预处理后进行半定量分析,选择8个感兴趣区(ROI):额叶、外侧顶叶、外侧颞叶、内侧颞叶、枕叶、基底神经节、后扣带回和楔前叶,以小脑灰质为参考区,计算Aβ沉积的标准摄取值比值(SUVR),并计算偏相关系数,分析不同脑区SUVR与MMSE的相关性.结果 24例患者中,PET显像示Aβ沉积阳性16例、弱阳性8例,各脑区SUVR范围为0.93~1.87,MMSE评分为(28.2±2.0)分.MMSE评分与额叶皮质(r=-0.432)、后扣带回(r=-0.434)和楔前叶(r=-0.418)的SUVR呈负相关(均P<0.05),余脑区的SUVR与MMSE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r值:-0.412^-0.110,均P>0.05).结论 ^18F-AV45 PET显像能无创性检测脑Aβ沉积,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SCD和MCI患者的临床认知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阿尔茨海默病(AD)PET显像的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程度与血液生物标志物Aβ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经临床诊断为AD并行11C-匹兹堡化合物B(11C-PIB)PET显像阳性的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68.5±9.0)岁,病程(40.9±23.3)个月;轻度患者8例,中重度患者15例。收集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等临床信息,测量患者血液Aβ42、Aβ40浓度。分析轻度和中重度患者上述指标及Aβ42/Aβ40的差异。对所有患者11C-PIB PET图像进行基于体素的单样本t检验,对轻度和中重度患者11C-PIB PET图像进行基于体素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血液生物标志物指标与11C-PIB PET图像的Aβ沉积程度进行基于体素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中重度AD患者MMSE评分低于轻度AD患者[(9.67±4.37)与(17.13±2.80)分;t=4.349,P<0.001],病程长于轻度AD患者[(48.8±23.8)与(26.0±13.5)个月;t=-2.489,P<0.05]。AD患者Aβ主要沉积于双侧额叶、右侧颞叶、右侧枕叶及后扣带回(t值:0.44~0.67,均P<0.001)。相对于血液中Aβ42(r值:-0.33~0,均P>0.05)和Aβ40(r值:-0.41~0,均P>0.05),Aβ42/Aβ40(r值:-0.62~-0.41,0.41~0.66,均P<0.05)与Aβ沉积有更加密切联系。结论基于体素的11C-PIB PET显像分析可以更直接、客观地反映脑内Aβ沉积,AD血液生物标志物Aβ42/Aβ40具有预测脑内Aβ沉积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脑脊液标志物与11 C-PIB PET/CT淀粉样蛋白显像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3—2021年收治的27例AD患者和29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1 C-PIB PET/CT显像和腰椎穿刺.根据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将患者分为PET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18)F-脱氧葡萄糖(FDG)代谢、淀粉样蛋白沉积与认知功能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8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分类标准将其分为A组(合并高血压,n=30)与B组(不合并高血压,n=28)。两组患者均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神经精神科问卷知情者版(NPI-Q)、韦氏记忆量表(WMS-RC)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11)C-PIB与~(18)F-FDG PET/CT脑显像评估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及葡萄糖代谢情况。分析患者血浆中Aβ40、Aβ42、t-tau、皮质醇及舒张压水平与~(11)C-PIB标准化摄取值比(SUV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B组患者的ADAS-Cog、NPI-Q、WMS-RC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患者的海马区SUVR值低于B组,全脑~(11)C-PIB的SUVR值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D患者舒张压与~(11)C-PIB SUVR呈正相关(r=0. 417,P <0. 05);血清皮质醇水平与~(11)C-PIB SUVR呈正相关(r=0. 318,P <0. 05)。结论高血压与认知功能减退、海马低代谢、Aβ沉积增加有关,有效控制血压可能对AD治疗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一体化PET/MR结合统计参数图(SPM)辅助^11C-匹兹堡化合物B(PIB)用于β-淀粉样蛋白(Aβ)PET显像半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探索其用于认知障碍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PET中心进行^11C-PIB PET/MR扫描,临床最终确诊的13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男4例,女9例;年龄(59.2±5.8)岁]和1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VCD)患者[男9例,女1例;年龄(59.5±11.5)岁].结合三维T1加权成像(3D T1WI)对^11C-PIB PET图像分别进行脑区手动勾画和SPM辅助半自动分割,获得8个关键脑区(大脑白质、纹状体、丘脑、后扣带回、额叶皮质、后顶叶皮质、颞叶外侧皮质和枕叶皮质)与小脑皮质的标准摄取值比值(SUVR).对2种方法所获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AD组与VCD组患者的年龄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19.7±4.7)和(21.7±3.8)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0.095和1.098,均P>0.05).除丘脑外(r=0.179,P=0.413),分割法和勾画法在其余7个关键脑区获得的SUVR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值:0.678~0.893,均P<0.05).AD组8个关键脑区的SUVR均明显高于VCD组(1.519~2.055与1.105~1.618;t值:2.799~11.582,均P相似文献   

8.
结核病18F-FDG PET图像表现的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总结结核病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显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结核病患者的18F-FDG PET图像,其中21例由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余5例据临床资料诊断.所有患者在注射18F-FDG 60~90 min后进行衰减校正全身PET显像.其中14例患者同时行早期(40~65 min)和延迟(1.5~2.5 h)双时相检查.图像判读包括目测法和标准摄取值(SUV)半定量分析.双时相显像计算SUV变化率[ΔSUV(%)].结果 26例结核病患者中22例可见18F-FDG摄取,肺结核摄取18F-FDG有4种基本类型:肺结节局限性18F-FDG浓聚(9例);肺内病灶同时伴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浓聚(5例);肺伴有锁骨上和(或)腹腔淋巴结异常浓聚(3例);广泛胸膜异常浓聚(2例).平均SUVmax为3.64±2.58(1.4~7.6 ).延迟相SUV与早期相比较随时间延长而增加[(34.62±7.25)%].3例肺外结核18F-FDG PET显像呈阳性.4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在CT所示结节部位未见18F-FDG摄取.结论结核病18F-FDG摄取可作为结核活动性的一个标志,其18F-FDG PET表现呈多样性.阳性18F-FDG摄取在肺部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时应慎重,特别是多发高代谢病灶背景不清晰时.背景不清晰的病灶结合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应考虑结核可能.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18F-FDG PET图像表现的多样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3,23(Z1):37-39
目的总结结核病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显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结核病患者的18F-FDG PET图像,其中21例由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余5例据临床资料诊断.所有患者在注射18F-FDG 60~90 min后进行衰减校正全身PET显像.其中14例患者同时行早期(40~65 min)和延迟(1.5~2.5 h)双时相检查.图像判读包括目测法和标准摄取值(SUV)半定量分析.双时相显像计算SUV变化率[ΔSUV(%)].结果 26例结核病患者中22例可见18F-FDG摄取,肺结核摄取18F-FDG有4种基本类型肺结节局限性18F-FDG浓聚(9例);肺内病灶同时伴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浓聚(5例);肺伴有锁骨上和(或)腹腔淋巴结异常浓聚(3例);广泛胸膜异常浓聚(2例).平均SUVmax为3.64±2.58(1.4~7.6 ).延迟相SUV与早期相比较随时间延长而增加[(34.62±7.25)%].3例肺外结核18F-FDG PET显像呈阳性.4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在CT所示结节部位未见18F-FDG摄取.结论结核病18F-FDG摄取可作为结核活动性的一个标志,其18F-FDG PET表现呈多样性.阳性18F-FDG摄取在肺部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时应慎重,特别是多发高代谢病灶背景不清晰时.背景不清晰的病灶结合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应考虑结核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 F-T807 PET/MR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诊断价值,以及其对脑内tau蛋白沉积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的分析价值.方法 将北部战区总医院2021年3—10月收治的15例AD患者纳入AD组;将同期招募的15例健康志愿者纳入NC组.两组均完成18 F-T807 PET/MR脑部检查及神经心理学测试.应用基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病变、M蛋白和皮肤病变(POEMS)综合征的18F-FDG PET/CT表现,探讨^18F-FDG PET/CT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3年2月间经临床证实的11例POEMS综合征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49~73(58.5±8.4)岁],确诊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总结病例的PET/CT图像特征,观察病灶^18F-FDG摄取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均存在多发硬化性骨病变(141个):顶骨5个,肩胛骨8个,锁骨4个,肋骨16个,椎体64个,髂骨29个,坐骨6个,耻骨8个,肱骨1个;其中58个PET显像阳性,SUVmax为4.3±1.6.肝脏肿大者1例,脾脏肿大者3例,同时存在肝、脾肿大者2例;其中有3例肿大脾脏FDG摄取增高,SUVmax为3.2~4.1.5例患者多发淋巴结肿大,均可见FDG摄取增高,SUVmax为2.6~4.9.胸腔积液者1例,腹腔积液者3例,盆腔积液者3例,三者并存2例,且这2例合并存在皮下水肿,均未见异常^18F-FDG摄取.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同时发现POEMS综合征的骨损害、脏器肿大以及血管外水容量过负荷等多系统病变,其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18F-APN-1607 PET脑显像结合图论方法,揭示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内tau蛋白网络拓扑结构异常,并探讨AD患者tau蛋白沉积在左右脑组织的偏侧性。方法该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行18F-APN-1607 PET显像、临床确诊的23例AD患者[男9例,女14例;年龄(61.3±10.7)岁]和13名正常对照者(NC)[男9名,女4名;年龄(61.6±4.5)岁]。使用基于图论的脑网络分析方法构建NC组和AD组的tau蛋白脑网络,计算网络属性(集聚系数、最短路径长度、局部效率及小世界系数等),并获得AD组不对称系数(AI)评估tau蛋白沉积的偏侧性。使用1000次置换检验对组间脑网络参数差异进行分析。结果NC组和AD组的脑连接存在较大差异,AD组在嗅皮质和颞叶等区域存在连接减弱,而在后扣带回、楔前叶及顶枕叶等脑区连接增强;AD组的tau蛋白脑网络存在明显的拓扑结构异常,相比于NC组,在稀疏度阈值20%~50%内,AD组的集聚系数(t值:2.28~2.69)、局部效率(t值:2.34~3.06)和小世界系数(t值:2.26~3.32)等均显著下降(均P<0.05),最短路径长度显著增加(t值:2.13~2.85,均P<0.05);AD组的tau蛋白沉积在后扣带回、上顶叶、中央旁小叶、颞上回和颞中回脑区存在显著的偏侧性,AI分别为10.5%(8.1%,13.9%)、14.1%(7.6%,20.3%)、-12.4%(-15.7%,-7.8%)、-10.8%(-15.3%,-2.1%)和-12.1%(-17.9%,-6.6%)。结论基于18F-APN-1607 PET影像建立的tau蛋白网络模型或可用于分析AD患者异常的拓扑结构变化,且AD患者脑内tau蛋白沉积在后扣带回、上顶叶、中央旁小叶、颞上回和颞中回脑区具有明显的偏侧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高18F-FDG摄取的原发性HCC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的疗效评价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证实、且18F-FDG代谢增高的原发性HCC,经TACE治疗后行PET/CT复查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3例,年龄为40~75(平均58.1)岁.患者均在治疗后1~2个月行肝脏局部18F-FDG PET/CT复查,观察病灶治疗后18F-FDG的代谢变化.将病灶区的FDG SUVmax高于周围正常肝实质者定义为病理性的FDG代谢.以PET/CT复查后随访(临床症状、AFP、PET/CT检查结果)3个月结果为标准,计算复查对残留肿瘤组织的诊断效能,并采用x2检验分析PET/CT与AFP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 24例中有9例呈FDG代谢减低区(相对于正常肝实质而言),提示无残留肿瘤组织;11例仍呈FDG代谢增高,但代谢活性较治疗前降低,提示残留肿瘤组织;2例FDG代谢等同于正常肝组织,但随访证实为肿瘤残留;1例病灶FDG代谢活性较治疗前增高,提示病情进展;1例由于高密度碘油的过度衰减校正导致假阳性.18F-FDG PET/CT评价原发性HCC TACE治疗后残留病灶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分别为100% (14/14)、95.8% (23/24),与单独以血清AFP为评价指标的灵敏度(71.4%,10/14)及准确性(70.8%,17/24)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6和4.18,均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摄取18 F-FDG的原发性HCC患者的TACE治疗疗效评价有较大价值,可提供残留病灶的准确位置,为临床确定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胃癌临床诊断方法多以胃镜活组织检查为主。近年来,^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检查的应用使胃癌诊断和临床分期准确性明显提高。但由于胃黏液腺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 protein,Glut)1表达水平比其他病理类型胃癌表达水平低,^18F-—FDG浓聚明显减少,其PET/CT检查的表现常为阴性。笔者回顾性分析34例胃黏液腺癌患者PET/CT显像资料,对^18F-FDG摄取程度与胃黏液腺癌的病理分型间关系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8F-FDG PET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8F-FDG PET(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0例肺结节行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依据,结合临床,分析18F-FDG放射性摄取灶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意义.结果18F-FDG PET鉴别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8.6%,特异度为81.8%,准确度为96.4%,阳性预测值97.14%,阴性预测值90.0%.结论根据18F-FDGPET代谢显像特征,可以对肺内结节的良恶性作出进一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18F-FDG PET/CT特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到2014年12月间行18F-FDG PET/CT检查的9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AIP患者胰腺内均显示18F-FDG高摄取病灶,其中6例为全胰腺弥漫性18F-FDG摄取;3例为局灶性FDG摄取;标准摄取值的最大值(SUVmax)为7.0±2.3(4.0~10.2).8例患者在同机CT平扫上呈现全胰腺弥漫性肿大、1例呈现胰头局限性增大.所有患者胰腺病灶内均未见液化坏死及钙化表现,均未出现周围血管包埋改变及胰腺周围液体渗出.2例显示胰腺周围包膜样结构.3例患者出现胰腺外受累,包括前列腺受累3例,右肾受累1例,双侧颌下腺受累1例,胰周及腹膜后淋巴结受累2例.7例患者伴有胆道梗阻.结论 AIP在18F-FDG PET/CT显像有其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及代谢变化,识别这些特征有助于AIP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比50例不同病理亚型的淋巴瘤肿瘤增殖性抗原Ki-67表达水平与"F-FDG PET显像病灶"F-FDG浓聚程度来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淋巴瘤病例,每个病例均有酶标肿瘤增殖性抗原Ki-67染色免疫组化报告,病理检查前或后常规行PET/CT检查.病理分型均采用WHO分类标准,并对非霍奇金淋巴瘤例按WF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大小细胞类型归类.Ki-67酶标染色结果统一采用分级方法:核抗原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数为0~5%,表示为微弱阳性(+/-);百分数为5%~20%,表示为弱阳性(+);百分数为20%~50%,表示为中阳性(++);百分数大于50%,表示为强阳性(+++).PET/CT影像上,病灶18F-FDG摄取程度采用半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出病灶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SUVave).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计算不同病理亚型的病灶18F-FDG摄取值(以x±s表示),并对大、小细胞类型淋巴瘤的FDG摄取值差异显著性行t检验;对所有病灶Ki-67表达水平与18F-FDG摄取程度两者之间采用Spearman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细胞来源的淋巴瘤18F-FDG摄取值远高于小细胞来源的淋巴瘤18F-FDG摄取值,特别是B系大小细胞不同类型淋巴瘤.其18F-FDG摄取值差异性更显著;Ki-67表达水平同结性与结外病灶18F-FDG摄取值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750和0.843.结论:反映肿瘤增殖活性的Ki-67与淋巴瘤病灶18F-FDG摄取程度有明显关系,Ki-67表达程度较高的大细胞性进展性淋巴瘤,其病灶18F-FDG摄取值很高,而Ki-67表达程度较低的小细胞性低度恶性淋巴瘤,其18F-FDG摄取值较低.  相似文献   

18.
偏侧帕金森病患者葡萄糖代谢与多巴胺转运蛋白PET显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葡萄糖代谢与多巴胺转运蛋白PET显像在偏侧帕金森病(PD)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正常对照组16例。偏侧PD患者34例,Hoehn—YahrⅠ~Ⅱ级。其中16例偏侧(右侧肢体)PD患者进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18例偏侧(右侧或左侧)PD患者进行^18F-N—(3—氟丙基)—2β—甲酯基—3β—(4′—碘苯基)去甲基托烷(FP—β—CIT)显像,6例患者同时进行两种显像。静脉注射^18F—FDG 185~259MBq 30min后进行脑三维采集,结果应用感兴趣区(ROI)半定量分析和统计参数地图(SPM)分析。^18F—FP—β—CIT显像于注射后2~3h进行,计算(各ROI计数—小脑计数)小脑计数比值。结果 PD组与对照组比较,患侧肢体对侧基底节葡萄糖代谢减低,但差异无显著性。SPM分析结果示,P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葡萄糖代谢减低位于左侧前额叶、中额叶、下额叶及左侧中颞叶,而摄取增加区域除双侧额叶中央前回、双侧顶叶楔前叶、左侧枕叶外,还累及左侧丘脑。偏侧PD患者豆状核后部^18F—FP—β—CIT摄取显著减低,且不仅见于症状对侧豆状核,同侧豆状核后部也可见摄取减低。结论 ^18F—FDG PET显像对PD的早期诊断无特异性。^18F—FP—β—CIT可早期发现PD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变化,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与^18F—FDG PET显像结合,可显示大脑皮层的葡萄糖代谢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评估肝细胞肝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活性及对转移灶的检出能力.方法 22例HCC患者TACE后进行18F-FDG PET/CT检查,以临床随访及部分病理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复发或转移,其余4例全身未见明显FDG代谢异常增高灶.16例患者肝内有1个或多个18F-FDG放射性增高灶,其中5例碘油沉积区和非碘油沉积区均有FDG浓聚灶,13例并发肝外转移病灶;2例肝内FDG显像阴性但腹膜后淋巴结放射性浓聚.转移灶分布:肺和淋巴结转移各9例,骨转移2例,门静脉瘤栓和膈脚转移各1例.经随访证实2例肝内18F-FDG显像为假阴性,18F-FDG PET/CT检查对肝内肿瘤复发或转移灶的探测灵敏度为88.9%(16/18),特异性为4/4,准确性为90.9%(20/22);全身显像对肿瘤复发或转移检测的灵敏度为94.7%(18/19),特异性为3/3,准确性为95.5%(21/2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HCC介入治疗后的残留或复发灶探测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肝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