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胼胝体变性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胼胝体变性是一种罕见脱髓鞘性病变。致病原因不明 ,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有人认为可能与长期大量酗酒、酒精性营养不良 ,长期处于低血Na状态有关。我院近来发现 4例长期大量饮用纯高梁白酒的胼胝体变性患者 ,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典型。现报道如下。例 1 男 ,5 7岁。有长期饮酒史。头昏、语言不清、步态不稳 1周来院就诊。头部轴位CT扫描示胼胝体膝、体部呈均匀性密度减低 ,CT值 19.2HU ,无占位征 ,脑室未扩大 ,周围脑组织无异常 (图 1)。例 2 男 ,5 4岁。 1个月前饮用大量白酒后 ,下田劳动摔倒 ,无语、表情淡漠、走路不稳已 2…  相似文献   

2.
胼胝体损伤的CT诊断(附38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宛四海 《放射学实践》2002,17(6):474-476
目的:探讨胼胝体损伤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对38例胼胝体损伤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胼胝体损伤的颅脑CT表现特点:(1)出血性损伤和非出血性损伤,以膝部与体部多见,压部少见;(2)弥漫性脑肿胀;(3)常合并颅脑其他部位损伤,如大脑半球灰质,白质、尤其在灰白质交界处,基底节区或脑干等处,有单发或多发无占位效应的出血灶,直径多小于2cm,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和/或脑室出血,颅骨骨折等。结论:CT对胼胝体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估CT诊断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15例CT和临床证实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CT表现。结果(1)胼胝体变性15例;(2)伴双侧豆状核低密度7例,内囊/外囊和侧脑室周围白质低密度8例;(3)脑萎缩8例。结论胼胝体变性是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CT重要的表现,CT结合临床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孤立性病变的MRI表现。方法对13例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孤立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部分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年龄均偏年轻,无明确酒精中毒或长期酗酒史,临床上有一定特征性的病史,与临床常见的由于酒精中毒引起的胼胝体变性明显不同。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孤立性病变的MRI表现为:胼胝体压部类圆形、边界清楚的孤立结节,T2WI序列呈稍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呈高信号而相应表观扩散系数(ADC)序列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与胼胝体变性主要发生于胼胝体体部及膝部且呈对称性不同。结论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孤立性病变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胼胝体压部可逆行性病变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4例急性脑梗死后胼胝体压部可逆行性病变患者行MRI检查,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后1~2周内胼胝体压部出现DWI呈高信号,ADC低信号的新发病变,临床未见与新发病变相关症状,1~2个月后胼胝体压部DWI高信号病变消失。结论急性脑梗死后可逆性胼胝体病变是华勒氏变性早期改变,其应与脑梗死、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及原发性胼胝体变性等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6.
高媛 《西南军医》2015,(1):86-8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的人越来越多,酒精引起的相关疾病也越来越常见。胼胝体变性(Marchiafava-Bignami Disease,MBD)是与饮酒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罕见并发症。由意大利两位病理学家Marchiafava和Bignami在3例饮酒患者的尸检中首先发现并报道[1]。1发病因素胼胝体变性其确切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国外有报道认为糖尿病、副肿瘤综合征、一氧化碳中毒等均会  相似文献   

7.
马建  和华元  李瑞 《西南军医》2008,10(1):33-33
患者男性,64岁,发现右枕部无痛性包块1个月入院。患者1月前无意中发现右枕部有一约黄豆大小包块,后逐渐增大。查体:右枕部局限性隆起,大小约2cm×2cm×1cm,质中,轻度压痛,边界不清。头颅CT检查提示:右枕部颅骨局限性溶骨性破坏,约3cm×3cm大小,脑内未见异常,头颅CT诊断:右枕部颅骨肿瘤(转移性)。追问病史患者自诉近半年来常感右侧胸痛,长期吸烟约30年,每日1包左右。给予行胸部CT检查见右上肺后段一分叶状实性肿块,边缘见分叶及细毛刺征,纵隔内未见异常,CT诊断:右上肺周围性肺癌。腹部B超检查:肝、胆、胰、脾、双肾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MRI在定性和定量评估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CAE)患者脑白质损伤(WML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诊断的50例CAE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50例无饮酒史脑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1.5 T MRI扫描仪,行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DWI、DTI及扩散峰度成像(DKI)序列。根据Fazekas方法将WMLs的脑室旁高信号(PVH)和深部白质高信号(DWMH)分为4级(0~3级)。比较2组WMLs阳性率、DTI定量参数各向异性(FA)和平均扩散率(MD),以及DKI参数平均峰度(MK),分析观察组WMLs分级与FA、MD和MK值的关系。结果:观察组50例中45例表现为脑白质脱髓鞘病变,侧脑室周围多发斑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压水像呈高信号,边界模糊,无明显占位效应,病灶长轴垂直于侧脑室;30例表现为胼胝体变性呈不均匀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2 FLAIR高信号;26例DTI示胼胝体纤维束不同程度稀疏、断裂。观察组50例中,表现为PVH 25例,DWMH 20例,总WMLs阳性率为90.0%(45/50);对照组50例中,表现为PVH 2例,DWMH 2例,总WMLs阳性率为8.0%(4/50)。观察组WMLs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A值较对照组降低,MD和MK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VH 3级患者FA值低于1~2级,MD和MK值升高(均P<0.05);DWMH 3级患者FA值低于1~2级,MD和MK值升高(均P<0.05)。结论:fMRI尤其是DTI和DKI可定性和定量评估CAE患者WMLs,有较好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多模态MRI成像(1H-MRS及DTI),探讨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胼胝体的影像改变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糖尿病MCI患者10例为MCI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1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应用1H-MRS、DTI技术扫描胼胝体区,检测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浓度,计算NAA/Cr、Cho/Cr比值,测定各向异性分数(FA)、ADC值,分析2组参数差异及其与空腹血糖、HbAlc、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CI组胼胝体压部NAA、NAA/Cr、Cho/Cr均降低(均P<0.05),膝部NAA、Cho、Cho/Cr均降低(均P<0.05),压部、膝部FA值降低、ADC值升高(均P<0.05)。MCI组胼胝体压部NAA、NAA/Cr、Cho/Cr、FA值与空腹血糖、HbAlc浓度、糖尿病病程均呈负相关(均P<0.05),压部ADC值与HbAlc浓度、糖尿病病程均呈正相关(均P<0.05)。膝部NAA、Cho、Cho/Cr、FA值与空腹血糖、HbAlc浓度、糖尿病病程均呈负相关(均P<0.05),膝部ADC值与空腹血糖、HbAlc浓度、糖尿病病程均呈正相关(均P<0.05)。压部NAA、NAA/Cr及膝部NAA、Cho与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压部、膝部FA值与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膝部FA值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MCI患者胼胝体区存在代谢及白质微观结构改变,且上述改变与空腹血糖、HbAlc浓度、糖尿病病程、MoCA评分相关。MoCA量表结合胼胝体区1H-MRS及DTI参数改变有助于早期认识和解释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青年抑郁症患者胼胝体MR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青年抑郁症患者胼胝体可能存在的细微结构异常。资料与方法 对54例青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38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测量胼胝体膝部、体部和压部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并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抑郁症组患者胼胝体膝部和体部的ADC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胼胝体压部的ADC值和FA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内ADC、FA值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抑郁症患者胼胝体膝部和体部白质纤维束可能存在细微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胼胝体变性的CT和MRI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分析胼胝体变性的CT和MRI征象。材料与方法:4例胼胝体变性中,3例为急性发病,1例呈慢性过程,4例均头颅CT扫描,2例行MRI检查,其中1例同行MRI增强扫描。结果2例CT示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呈片状低密度病变,2例病变仅见于膝部。病变的膝部(3例)和压部(2例)呈膨胀性改变,其中1例发病16天后,MRI平扫和强化未见膨胀性改变和异常强化。结果:(1)CT和MRI是诊断胼胝体变性的有效方法,MRI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胼胝体梗死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MRI和临床表现资料,男14例,女11例,年龄17~82岁,平均53.8岁。全部病例均以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意识障碍或反应迟钝就诊。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颅脑MRI平扫,3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2例治疗后复查了MRI。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胼胝体梗死,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及FLAIR为高信号,局限或弥漫性分布,波及胼胝体全层。病灶位于压部11例、膝部3例、体部1例;同时累及膝部及体部4例、体部及压部1例;单侧胼胝体全程受累5例。梗死灶沿胼胝体偏侧性分布(22例)明显多于对称性分布(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260,P〈0.05)。3例梗死灶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2例治疗后复查MRI提示病灶明显缩小。结论:胼胝体梗死是临床急症之一,MRI可直观反映梗死灶部位及范围,是临床诊断胼胝体梗死最客观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胼胝体变性一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胼胝体变性一例王宝华患者男,37岁。未婚。因头痛、恶心、呕吐及左下肢活动不灵便10天就诊。患者嗜酒17年,近4年酗酒,日饮酒3~4次,日饮酒(含乙醇)量0.36~0.54L。丧失劳动能力7年,精神异常2年。体检:营养中等,面色灰黑,心肺听诊无异常,肝...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28岁。车祸致头部开放性外伤30min入院。CT检查:右侧顶骨全层向内凹陷,并碎成数片。矢状缝略硬宽,最宽处约0.35cm(图1),在其下方层面上矢状窦内及乙状窦见极低密度影,CT值约-325HU(图2),CT诊断:右侧顶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并矢状缝轻度分离静脉窦内积气。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中毒是急诊内科的常见病,为了探讨急性中毒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我们于1991年12月~1993年3月,对37例急性中毒患者进行了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难固酮(ALD)含量的测定,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急性中毒组37例,男14例,女23例,年龄19~69岁(平均48.35岁)。其中酒精中毒组14例,安定中毒组11例,及胃肠类型食物中毒组12例,酒精和安定中毒后1小时内来院者2例,2、3,4,5,6,7小时内来院者分别是2,5,9,3,3,l例。诊断依据为:酒精和安定中毒均有明确的饮…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缪光胜   《放射学实践》2011,26(3):275-277
目的:探讨MRI DWI上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特征。方法:对9例抑郁症患者以及与患者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0例志愿者(对照组)行MR扩散张量成像(DTI)。记录额叶、颞叶、枕叶和胼胝体白质的各向异性分值(FA值)。结果:抑郁症患者左右额叶上中下部、左右颞叶、胼胝体压部的脑白质FA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额叶和颞叶的白质纤维束FA值比正常人低,而且左右侧不对称。  相似文献   

17.
胼胝体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胼胝体梗死的认识。方法:对30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和CT、MRI、MR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胼胝体梗死均为单侧,按范围可分腔隙性和弥漫性。腔隙性梗死灶位于胼胝体膝部6例,体部4例,压部14例,弥漫性梗死同时累及单侧胼胝体膝、体部5例,单侧膝、体、压部1例。CT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条带状低密度影,MRI表现为T1WI像呈低信号,T2WI及水抑制序列呈高信号,CT、MRI增强扫描后无或轻度不均匀强化。MRA对弥漫性梗死可显示供血动脉不规则狭窄或闭塞。结论:CT、MRI和MRA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定量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在常规磁共振上表现正常的脑白质(NAWM),以及探讨其相关的微观病理改变。材料和方法:采用3.0T磁共振仪,对34例Ms患者和25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均进行DTI检查。分别测量MS组和对照组的9个不同部位脑白质的平均弥散率(MD)和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值),这9个部位包括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内囊后肢、侧脑室旁白质、额叶白质、顶叶白质、枕叶白质以及小脑中脚。比较两组NAWM之间的MD和FA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MS组的NAWM的M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以胼胝体体部、内囊、侧脑室旁及额叶白质、顶叶白质、枕叶白质更为显著(P〈0.01);MS组的FA值与对照组比较,胼胝体体部、顶叶白质、额叶白质、枕叶白质及内囊、侧脑室旁发现明显降低(P〈0.05),以后4个部位更为显著(P〈0.01),而胼胝体膝部、压部和小脑结合臂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DTI定量研究可以探测到多发性硬化的NAWM所出现的微观病理改变,表现为水分子的平均弥散幅度明显升高,以幕上明显,并且胼胝体体部、内囊后肢等白质纤维明显失去正常的方向性。DTI在对白质损伤程度的量化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胼胝体压部FA值在轻度Alzheimer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测轻度Alzheimer患者胼胝体压部各向异性的改变。方法测量19例正常志愿者和13例轻度Alzheimer患者的标准化海马体积和胼胝体压部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2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并以均值减2倍标准差为阈值判别轻度Alzhei-mer患者,计算2种指标的敏感性。结果对照组和Alzheimer组的标准化海马体积和胼胝体压部FA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胼胝体压部FA值判定轻度Alzheimer患者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胼胝体压部FA值的下降反映了Alzheimer患者中白质纤维的变性,在对Alzheimer病的诊断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慢性酒精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首先是电生理变化,继之才出现结构及病理性改变,脑电图检查是最敏感反映脑细胞功能状态的指标,对常期大量饮酒的人群早期进行检查。以判断酒精对大脑的损害程度,对定量分析仪,早预防、早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国产PRD-2000A数字化脑电对56俐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脑电图描记。结果:56例患者中,异常率75%,其中轻度异常35例,中度异常6例,重度异常1例。结论:慢性酒精中毒对神经系统损害程度、临床表现、脑电图及脑CT扫描异常均干饮酒量、时间及开始饮酒年龄关系密切。脑CT异常率38%,脑电图异常率75%。证实慢性酒精中毒对神经系统损害,首先是电生理的改变,所以对长期大量、低龄饮酒患者及早进行脑电图检查,以判断酒精对大脑损害程度,尽早采取防治措施,防止脑损害继续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