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正常儿童左心室短轴各节段的收缩功能。方法选取健康儿童116名,用3D-S T I计算左室短轴各个节段的径向应变、圆周应变、三维应变、径向位移和三维位移以及相应参数的达峰时间,比较不同心肌短轴节段的收缩功能,并分析各项参数和年龄、心率的关系。结果①径向应变、三维应变、径向位移和三维位移从收缩期开始心肌运动曲线迅速增大,收缩末期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逐渐恢复到基线;②前间隔基底段的径向应变和三维应变明显高于其他心底节段;③径向应变、三维应变、径向位移和三维位移,从心底水平到心尖水平依次递减;④径向应变和三维应变和年龄心率无关。结论径向应变和三维应变,和年龄心率无关,可以准确评估左心室局部和整体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 MRA)在临床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7例血管与肿瘤等病变患者经静脉注入顺磁性造影剂DdDTPA,采用体线圈、3D FSPGR序列,行冠状位扫描,扫描的原始数据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出全身各部位动脉血管的三维图像。其中腹盆部及下肢大动脉采用三段移床法一次全程显示。结果:靶血管显示优者22例,良者13例,差者2例。优良率为95.8%。结论:三维增强MRA显示全身大动脉较常规MRA为佳,它不但能清楚显示血管本身病变。在病变与血管关系、血管与周围组织关系及血管侧支循环方面甚至优于DSA。特别是三段移床一次全程显示腹盆及下肢大动脉,能更直观、准确的显示动脉血管,发现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4.
三维CT在诊断骨盆发育不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盆结构复杂。X线平片因结构重叠 ,图像变形 ,难以清楚显示病变。二维CT(two dimensionalCT ,2DCT)扫描层面薄 ,密度分辨力较高 ,可以避免前后结构重叠 ,但仍缺乏立体感和直观感。 90年代三维CT(three dimensionalCT ,3DCT)的出现 ,对病变的诊断水平有较大提高。调查结果证明 3D技术改变了45 %的原有手术入路[1 ] ,对 5 0 %的病例综合利用 2D与 3D技术更好地确定了病变。通过三维重建进行术前手术设计及计算机模拟手术操作等演练 ,缩短了真正手术所需要的时间 ,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及手术…  相似文献   

5.
安健科技新近推出了WR-3D(基于站立位下的X线扫描与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可以实现2D与3D的真正融合,实现包括冠状面、矢状面与横断面的三维影像呈现,是真正意义上的全三维、真三维摄影。它的意义在于:一、融合三维化摄影功能,更有助于提升DR在初筛的精准性,及疾病诊疗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扩展DR设备的临床筛查与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三维超声成像诊断肝脏疾病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61年Baum和Greewood最先提出三维超声的概念,即在平行的人体器官二维超声截面的基础上,用叠加的方式得到人体器官的三维图像,但其后的30年发展比较缓慢.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已由实验研究阶段走向临床应用阶段[1],在心脏、妇产科、小器官、血管、泌尿生殖系统等各系统与部位都有广泛应用[2,3].肝脏检查作为超声检查的一个重要部分,三维超声的临床应用也已取得了初步肯定,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立体显示在军事训练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膝关节外伤的伤员行X线和螺旋CT扫描,用三维观片镜对三维重建图像立体显示,观察图像。重建方法为表面遮盖显示法(SSD)、模拟内窥镜、最大密度投影(MIP)与容积重建(VR)。结果螺旋CT扫描三维显示比X线具有显著优势,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χ2=19.05,P〈0.01)。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立体显示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象技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及方法:检查病人34例,其中磁共振血流成象(MRA)20例;磁共振脊髓成象(MRM)8例;磁共振胆道成象(MRC)4例;磁共振门脉成象(MRP)1例;磁共振尿路成象(MRU)1例。MRA采用时-飞法(TOF)、相位对比法(PC)和多块薄层重叠采集法(MOTSA)扫描;MRP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多薄层扫描;MRM、MRC、MRU均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相似文献   

9.
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人体磨牙的三维模型,作为今后进一步对人体牙齿进行力学分析的基础。方法 采用年轻女性右侧下颌第一磨牙为对象,应用CT扫描技术、CT图像处理,经过滤除噪声、重新排列、二值化等操作,用Math Works公司的Madab的体积可视化功能来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结果 采用CT薄层扫描资料建立起来的三维模型,形态逼真,能真实反映牙齿外形及髓腔三维结构。结论 人体磨牙三维模型的建立,可以为今后的牙齿生物力学分析提供一个逼真的模型,且可进一步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处理,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颅内病变的三维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病变的三维CT研究纪盛章,赵亚伟,罗德润三维CT在颅内病变应用的报告很少,我们通过对39例颅内病变进行三维CT研究,以探讨其价值、限度和方法。一、材料和方法:39例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2~72岁。其中脑肿瘤27例,脑出血6例,动脉瘤1例,颅...  相似文献   

11.
产前诊断胎儿面部畸形,对家庭、社会具重要意义.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检查更直观显示胎儿面部结构[1].  相似文献   

12.
13.
患者女,64岁.因胃部不适,消化不良体检.查体腹正中可扪及5 0cm×6.0cm包块,活动度良好,无压痛.体温36.8℃.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诊为慢性胃炎,胃动力低.血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超声检查所见:常规肝胆脾检查未见异常.于肝左叶左后方可探及8.0cm×3.9cm椭圆形无回声,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以囊性为主,后古可见声影(图1).三维扫描后成像可见形态规则的囊性包块内有小块状强回声,边界清楚(图2).超声提示腹腔内囊性占位(畸胎瘤可能大).随访患者1年后突发腹痛急诊入院手术后病理诊断胃壁良性畸胎瘤扭转.  相似文献   

14.
心肌梗死后由于局部心肌收缩能力减低甚至丧失,导致左室整体收缩不同步,进而引起心室整体形态的重构和功能的受损,而且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对左室整体功能和预后的影响可能也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旨在应用实时三维  相似文献   

15.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目前我国育龄妇女首选的避孕工具,据统计我国使用IUD的女性约占育龄妇女的50%以上[1]。本研究对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怀疑IUD异常患者行三维超声成像检查,将其结果与宫腔镜、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表面遮盖法及多平面重组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3-D)表面遮盖法(SSD)和多平面重组(MPR)立体和多方位显示骨病变,比较与常规CT的优缺点.材料与方法: 选择30例典型病例,均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全部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结果: SSD很好地立体展现了骨病变,MPR可从任意平面观察并能进行位置调整.结论: SSD和MPR在影像显示上有独特的优势,可立体或任意平面观察病变,改变了影像思维方式,有助于影像与实际解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来,随着全数字化超声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大大提高、精确定位系统的推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某些方面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现就三维超声在非心脏领域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三维心电门控屏气MRA诊断肾动脉狭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三维心电门控FIESTA序列作为一种无需造影剂的MRA技术对肾动脉显示及狭窄诊断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材料和方法: 连续60例临床有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患者行肾动脉三维心电门控屏气MRA(3D ECG-gated breath-hold MRA)和三维增强MRA(3D CE-MRA)对照检查.两位有经验的医师分别独立评价两种技术的重建图像并描述肾动脉表现,包括正常、分支显示程度、早期分支、显示副肾动脉、显著狭窄(>50%)和动脉硬化(轻度狭窄).结果: 3D CE-MRA检查中有2例因未能屏气图像明显模糊,1例因高压注射时造影剂漏出检查失败;3D ECG-gated MRA检查中1例因身体过度虚弱而终止检查.3D CE-MRA有61(61/111)支显示到肾段动脉,9(9/111)支显示到亚段肾动脉;3D ECG-gated MRA有56(56/111)支显示到肾段动脉,2(2/111) 支显示到亚段肾动脉.以3D CE-MRA为标准,3D ECG-gated MRA诊断肾动脉显著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6%、82.6%和97.7%,优劣性检验χ2=0.1667, P>0.05.结论: 以3D FIESTA 为基础的三维心电门控屏气MRA无需造影剂,诊断肾动脉狭窄与三维增强MRA有很高的一致性,可以作为肾动脉狭窄诊断的筛查和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9.
电子束CT检查结肠病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评价CT检查结肠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38例病例,男性25例,女性 13例。年龄 18~71岁,多平面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都来源于结肠充气后电子束CT连续薄层扫描横断面图像。通过将CT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三维模拟内镜检查,三维图像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重建。结果 本组中发现9例肿瘤和10个息肉,2个息肉团结肠扩张不充分漏诊,本组中有2例假阳性病例。结论 CT检查结肠在诊断结肠病变方面有较大潜力,可能成为一种较其它检查更为理想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闭合性跟腱撕裂患者的MRI影像特点,比较其在不同MRI序列上的表现,探讨新序列在跟腱撕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就诊的41例跟腱损伤患者的MRI表现。将41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5例,行常规序列扫描(T1WI+T2WI+STIR),B组16例,行常规序列(T1WI+T2WI+STIR)及新序列(3D-FIESTA+3D-FSE)扫描。MRI检查后,A组11例、B组8例行手术治疗,并将其影像资料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比较A、B组的诊断效能。结果跟腱部分撕裂的MRI表现为跟腱增粗,跟腱内条状或片状高信号。完全撕裂的MRI表现为跟腱损伤处完全分离,断端回缩或完全交错。A组诊断完全撕裂10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结果9例为完全撕裂。B组诊断完全撕裂7例均与手术证实符合。结论MRI对于诊断跟腱撕裂具有重要价值,新序列(3D-FIESTA,3D-FSE)能提高诊断跟腱完全撕裂的正确率及部分撕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