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生素D、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不同年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15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青年组(24~44岁,n=281)、中年组(45~64岁,n=565)及老年组(年龄≥65岁,n=307)。检测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表达水平,并判断患者是否存在DPN。根据25(OH)D_(3)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25(OH)D_(3)缺乏组[25(OH)D_(3)<20 ng/ml]和非25(OH)D_(3)缺乏组[25(OH)D_(3)≥20 ng/ml];根据是否存在DPN,将患者分为DPN组和无DPN组(NDPN组)。比较各组的25(OH)D_(3)表达水平和MHR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DPN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可作为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DPN发生的25(OH)D_(3)和MHR的切点值。结果25(OH)D_(3)缺乏组989例,非25(OH)D_(3)缺乏组164例。DPN组551例,NDPN组602例。25(OH)D_(3)缺乏组DPN患病率高于非25(OH)D_(3)缺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25(OH)D_(3)表达水平低于NDPN组,老年NDPN组25(OH)D_(3)表达水平高于老年D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MHR水平高于NDPN组,中年DPN组MHR水平高于NDPN组,老年DPN组MHR水平高于ND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_(3)是老年组DPN的保护因素(比值比0.962,95%可信区间0.926~0.999),切点值为14.270 nmol/L,约登指数为0.34,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50%,曲线下面积为0.718(P<0.05),95%可信区间为0.661~0.775(P<0.05);MHR是老年组DPN的危险因素(比值比4157.461,95%可信区间298.302~57942.829),切点值为0.375 nmol/L,约登指数为0.44,敏感度为73%,特异度为70%,曲线下面积为0.747(P<0.05),95%可信区间为0.692~0.802(P<0.05)。25(OH)D_(3)+MHR联合检测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DPN发生的预测价值高于25(OH)D_(3)、MHR单独检测(P<0.05)。结论老年DPN患者存在25(OH)D_(3)缺乏的现象较为普遍,25(OH)D_(3)、MHR与老年糖尿病患者DPN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或可作为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DPN发生的有效生物学标志物,适当补充25(OH)D_(3)可能改善患者自身免疫状态,起到防治DPN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于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39例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据患者血清25(OH)D状态将其分为A组[25(OH)D<10 ng/ml,n=49]、B组[25(OH)D 10~20 ng/ml,n=72]和C组[25(OH)D>20 ng/ml,n=18]。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一步明确GGT水平与维生素D缺乏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各组患者男性比例、吸烟史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a)、GGT、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SYNTAX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糖化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甘油三酯、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SNYTAX积分均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与25(OH)D水平呈正相关(P<0.05)。25(OH)D、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GGT水平独立相关(P<0.05)。GGT鉴别维生素D缺乏的阈值为20 U/L,ROC曲线下面积为0.691(95%可信区间0.532~0.772),灵敏度为69.3%,特异度为60.8%。结论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血清GGT水平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王倩  阳琰  宋美潓  张晗  廖鑫  高琳 《西南军医》2016,(2):109-112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及其与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30例,根据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非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n=107)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组(DPN,n=123),同时选取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男性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n=50),分析三组间血清25(OH)D、空腹静脉血糖(FBG)、空腹胰岛素( FIns)、血脂谱[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将三组间25(OH)D的缺乏程度做比较。结果(1)DPN组血清25(OH)D水平较NDPN组明显降低(P<0.05),NDPN组血清25(OH)D水平较NC组明显降低(P<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FIns、HDL-C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bA1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25(OH)D的缺乏与T2DM和DPN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秦皇岛市托幼机构儿童身高偏离与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秦皇岛市33家甲类市托幼机构5 147名在园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身高发育正常3 689名设为正常组,身高发育偏离1 458名设为身高偏离组,比较两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和骨密度Z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儿童,无论男女,各年龄段间血清25(OH)D3水平和骨密度Z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偏离组无论男女,各年龄段血清25(OH)D3水平和骨密度Z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随着维生素D缺乏情况的不断加重,两组儿童骨密度Z值均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偏离组维生素D充足、不足、缺乏和严重缺乏者骨密度Z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骨矿物质正常的比例也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维生素D水平可影响机体骨矿物质密度缺乏可导致儿童身高发育偏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来曲唑促排卵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曲唑促排卵治疗PCOS患者193例,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25(OH)D正常组(A组)、25(OH)D相对不足组(B组)、25(OH)D缺乏组(C组),分析血清中不同25(OH)D水平与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A组妊娠率为29.17%,B组为14.08%,C组为12.00%,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与C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D低水平的PCOS患者促排卵后临床妊娠率较低,为此类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能提高其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人群25羟基维生素D[25(OH)D]、25(OH)D_(2)及25(OH)D_(3)的营养状态,为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自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儿保科、妇产科、体检科的5604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受试者血清25(OH)D、25(OH)D_(2)、25(OH)D_(3)水平,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及季节人群血清25(OH)D、25(OH)D_(2)、25(OH)D_(3)水平及营养状态。结果成人血清25(OH)D水平为(20.21±8.30)ng/ml,血清25(OH)D缺乏率为53.9%(1900/3524),不足率为36.1%(1271/3524)。儿童血清25(OH)D水平为(25.39±8.34)ng/ml,血清25(OH)D缺乏率为10.1%(145/1430),不足率为18.6%(266/1430)。儿童秋季25(OH)D水平最高,充足率为83.2%(469/564);不同季节25(OH)D营养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秋季25(OH)D水平最高,充足率为11.3%(177/1571);不同季节25(OH)D营养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地区人群血清25(OH)D营养状况欠佳,应加强维生素D健康宣传工作,提高血清25(OH)D的监测,特别关注6~14岁阶段儿童以及成人维生素D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25(OH)D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α-干扰素(IFN-α)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科收治的87例SLE患者作为SLE组,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中25(OH)D、α干扰素(IFN-α)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同时比较不同病情和维生素D水平的SLE患者血清中25(OH)D、IFN-α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另外,分析SLE患者外周血中25(OH)D水平与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IFN-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SLE组患者血清中25(OH)D、CD3~+、CD4~+及CD4~+/CD8~+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清中IFN-α、CD8~+、Th17和Treg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跃期SLE患者血清中25(OH)D、CD3~+、CD4~+及CD4~+/CD8~+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而血清中IFN-α、CD8~+、Th17和Treg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中维生素D水平下降,CD3~+、CD4~+及CD4~+/CD8~+明显降低,而IFN-α、CD8~+、Th17和Treg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血清中25(OH)D水平与CD3~+、CD4~+及CD4~+/CD8~+呈正相关(P<0.05),而与IFN-α、CD8~+、Th17和Treg呈负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25(OH)D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α密切相关,其可能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α治疗SLE。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排CT显示颈动脉粥样易损斑块与非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资料,根据影像表现及临床表现分成非腔隙性脑梗死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腔隙性脑梗死与各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非腔隙性梗死组的易损斑块率为76.9%(40/64),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47.5%(1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调整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颈动脉狭窄后,易损斑块与非腔隙性脑梗死有很好的相关性(OR,2.865;95%CI,1.047~7.813).结论 易损斑块是非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64排CT可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维生素D受体基因特点及其与骨矿化水平、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出生的早产儿7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胎龄划分为A组(28~32周,n=60)、B组(32~34周,n=160)与C组(34~36周,n=500)。测定并比较各组早产儿血清25-(OH)D3水平及骨定量超声波速度(SOS)值,分析维生素D受体基因特点及其与血清25-(OH)D3水平、骨定量SOS值相关性。结果血清25-(OH)D3水平及骨定量SOS值比较,B组、C组早产儿均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FF、Ff基因型明显低于A组,ff基因型高于A组,且C组FF、Ff基因型明显低于B组,ff基因型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F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A组,f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A组,且C组F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B组,f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早产儿维生素D受体基因与血清25-(OH)D3水平、骨定量SOS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不同胎龄早产儿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血清25-(OH)D3、骨矿化水平密切相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骨代谢疾病具有相关性,F等位基因高的早产儿更具骨代谢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01至2020-04在我院诊治的125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观察组,按血清25(OH)D3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正常组三个亚组;另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差异;对比观察组三个亚组体质量(BMI)、血脂、肝功能、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各指标差异;分析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5(OH)D3、SOD、GSH-Px水平显著下降,BMI、FINS、HOMA-IR、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维生素D正常组相比,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不足组FINS、HOMA-IR、MDA水平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维生素D缺乏组各指标水平高于或低于维生素D不足组(P<0.05)。观察组25(OH)D3水平与HOMA-IR、MDA呈显著负相关(r=-0.395,r=-0.328,P均<0.05);与SOD、GSH-Px呈显著正相关(r=0.388,r=0.376,P均<0.05)。结论 老年NAFL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下降,血清25(OH)D3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