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tissue disease,UCTD)是一类具有某些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的临床和血清学表现,但又不符合任何一种特定CTD诊断标准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高分辨率CT分期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CTD)肺间质病变高分辨率CT(HRCT)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22例临床确诊患有CTD者行HRCT胸部扫描,依据HRCT是否有肺间质病变及其程度进行分期,并对各期疗效进行对照.结果 222例CTD中,64例HRCT表现正常,为0期;158例HRCT上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肺间质病变表现,其中表现为1期的有107例,2期36例,3期15例.经临床治疗后对照,治疗效果与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分期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HRCT分期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和有利于临床对疾病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探讨基于高分辨率CT(HRCT)密度阈值法、密度直方图法和综合分析法的不同肺定量评估方法对结缔组织病(CTD)相关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严重程度的诊断能力和评估价值。方法:对连续接受HRCT胸部扫描和肺功能检查(PFT)的CTD-IL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两位放射科医生使用Goh评分在HRCT上对ILD严重程度进行视觉半定量评分,并通过20%的Goh评分阈值和70%的用力肺活量(FVC%)阈值对ILD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局限性组/弥漫性组)。记录基于HRCT密度阈值法与密度直方图法的定量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新指标-计算机综合化指数(CII)。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局限性/弥漫性组间各参数差异,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CTD类型之间各参数的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肺定量评估方法区分CTD-ILD严重程度的能力。结果:9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局限性组42例(45.16%),弥漫性组51例(54.84%)。结果表明,局...  相似文献   

4.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和肺泡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的弥漫性肺疾病,同时也是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寻找能够早期诊断ILD并评价其病情活动度的生物标记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表达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KL-6目前被认为是诊断ILD最具前景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对近年来有关KL-6在ILD诊治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ual-layer detector spectral CT, DLDSCT)对肺间质性病变合并肺癌(ILD-LC)病理亚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胸部DLDSCT双期增强扫描发现肺间质性病变并肺部占位的患者327例,其中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患者63例,由2位影像科医师独立分析患者术前CT图像,包括双肺纤维性病变的分布和程度,以及病变的形态学表现,如病变位置,有无分叶、毛刺、病变是否与纤维化交界,转移淋巴结有无融合,增强强化是否均匀、有无合并胸腔积液等;能谱数据基于静脉期增强CT图像,在碘基图上测量病变的标准化碘浓度(normal iodine concentration, NIC),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比较ILD-LC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肺癌(SCLC)的独立预测因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NIC对鉴别NSCLC与SCL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63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NSCLC 51例,SCLC 12例,不同病理亚型的肺癌中双肺间质病变程度和病变标准化碘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ILD背景下...  相似文献   

6.
<正>糜烂、溃疡是皮肤科常见的继发性损害,可由原发性损害转变而来,也可以由于治疗及机械损害所引起。常规治疗是口服抗生素加外用抗感染的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由于合并基础病如糖尿病、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下肢静脉曲张等;药物影响如大部分CTD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出现的糜烂溃疡常规治疗效果欠佳,而且经久不愈,患者  相似文献   

7.
结缔组织疾病与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寿 《人民军医》2003,46(7):414-415
结缔组织疾病 (connectivetissuredisease ,CTD) ,包括由胚胎的间叶组织演变而来的结缔组织、软骨及骨的疾病 ,多由自身免疫、遗传及退行性等众多病因引起 ,常见的CTD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matosus ,SLE)、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 ,RA)、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rogressivesystemicsclerosis ,PSS)、结节性多动脉炎 (polyarteritisnodosa ,PAN )、皮肌炎 (dermato myositis)。它们的基本病理改变为结缔组织广泛的、不同程度的炎性损害 ,其特点为类纤维素蛋白变性、黏液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肉芽肿形成 ,晚期…  相似文献   

8.
正摘要目的超低剂量CT(ULDCT)检测肺实质病变与肺功能异常的关系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确定石棉接触人群ULDCT所见肺间质性病变(ILD)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肺间质性炎症的HR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富英 《放射学实践》2005,20(5):397-400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病变的HRCT表现。方法对7例经病理证实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病变(RA ILD)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RA ILD在HRCT间质性肺病变的病理特点包括①间质性肺病变(ILD)2例;②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1例;③肺淀粉沉着症(PA)1例;④间质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结核(ILD TB)2例;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例。结论HRCT肺功能定量分析技术可能成为发现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指肺间质损伤而产生的一类疾病。病变涉及到肺泡壁和肺泡间质组织。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间质,累及肺泡上皮细胞、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动静脉。一般而言,肺间质包括肺实质的大部分,由位于肺泡之间的组织所组成,故现在也称作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目前DPLD的分类一般采用ATS/ERS于2002年颁布的国际多学科共识的分类方法。肺间质疾病约包括有200多种不同疾患,明确病因者约占有1/3,新近发现了两种DPLD的新成员,即气道中心性肺间质纤维化和急性纤维蛋白机化性肺炎。  相似文献   

11.
张春谦  刘白鹭   《放射学实践》2012,27(2):218-220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指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一组肺部弥漫性疾病,累及范围几乎包括除细支气管以上的各级支气管外的所有肺部组织.该病主要表现为肺弥漫性浸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气体交换障碍,部分也可出现小气道功能的异常[1],由于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增高[2],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随着影像学迅速发展,研究ILD的发生过程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对于该病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病变的HRCT表现。方法:对7例经病理证实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病变(RA ILD)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RA ILD在HRCT间质性肺病变的病理特点包括①间质性肺病变(ILD)2例;②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1例;③肺淀粉沉着症(PA)1例;④间质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结核(ILD+TB)2例;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例。结论:HRCT肺功能定量分析技术可能成为发现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郭红红  曹珊  杨晨  史小琼  张皓 《放射学实践》2023,(11):1467-1471
【摘要】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组全身免疫介导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呼吸道为靶标引起肺部受累致间质性肺疾病(ILD),可从有限的非进展性到暴发性、危及生命,是CTD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鉴于其不良后果,对CTD-ILD严重程度的准确评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高分辨率CT在CTD-ILD定量评估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儿童间质性肺疾病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质性肺疾病 (interstitiallungdisease ,ILD)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导致限制性肺功能损害及气体交换障碍的肺间质增生性疾病 ,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侵犯肺间质为主同时也可累及肺实质的疾病。病变多为弥漫性 ,故有弥漫性肺疾病之称 (diffuselungdisease ,DLD)。ILD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呼吸道疾病。由于病因庞杂 ,病程迁延预后不良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2 ] 。但是又因为早期诊断困难重重 ,发病率逐年上升[3] ,有时临床医师、放射科医师和病理科医师对该病的诊断难以统一[4 ] ,所以给本来棘手的治疗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与肺间质纤维化在病理、病理生理基础与临床表现有着明显不同,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并不多见,我们对21例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以多器官、多系统受累为特点。肺部是SLE常见受累器官,包括胸膜、肺间质、肺血管、气道和肺实质,其中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在临床诊疗中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单支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远期预后以及实施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血运重建对后者长期临床疗效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959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其中单支病变组(single-vessel disease,SVD)362例,多支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组(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CR)291 例,多支病变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组(in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IR)306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PCI手术后2.5年随访结果. 结果 与CR组比较,IR组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3支病变比例、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数量均高 (P<0.05) ,病变数目少而平均置入支架数多(P<0.05).SVD组冠状动脉病变平均狭窄程度重而植入支架长度和直径均小于另两组(P<0.05).IR组再发心绞痛(P<0.05)、再次血运重建比例(P<0.01)和MACE事件发生率(P<0.05)均显著高于另两组. 结论 通过行PCI术实现完全性血运重建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长期预后效果与单支病变者类似,优于不完全性血运重建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低剂量高分辨扫描技术在肺间质病变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2例引起肺间质病变的结缔组织疾病患者,采用A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250mAs)、B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150mAs)和C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75mAs)分别对感兴趣区进行高分辨CT扫描;探测器宽度10mm,层厚0.625mm轴扫;病变观察指标包括磨玻璃病变、小叶间隔、小叶内隔、支气管血管束、胸膜下线、网状影、蜂窝状影、小结节。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总体病变指标和单项病变指标的显出率。结果①A剂量与B剂量总体病变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25);A剂量与C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另A剂量与B剂量单项病变指标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5);②A剂量与B剂量、C剂量分别进行单项病变指标比较,显示无差异(P>0.025),尤其是增厚支气管血管束、网格状影和小结节在三种剂量无明显差异;区别略明显的是磨玻璃病变、胸膜下线和增厚小叶内隔,以C剂量显出率最低。结论本研究表明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140kV,150mAs)在肺间质病变的观察诊断中是可行的,可以降低患者40%的辐射量,可实现肺高分辨CT扫描的同时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结缔组织病.近几年对系统性硬化症引起肺间质纤维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的高分辨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6例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的高分辨CT表现及临床意义。结果26例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HRCT表现为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线状影、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胸膜下间质增厚、界面征、牵引性支气管扩张、肺小叶变形、蜂窝状影等征象,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部分病例磨玻璃影明显吸收,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增厚、小叶内闻质增厚有所减轻,但蜂窝状影、牵引性支气管扩张、肺小叶变形无改变。结论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线状影、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胸膜下间质增厚、以及界面征等征象可能为可逆改变,而牵引性支气管扩张、肺小叶变形、蜂窝状影为不可逆改变。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改变的高分辨cT表现对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