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的高分辨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6例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的高分辨CT表现及临床意义。结果26例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HRCT表现为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线状影、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胸膜下间质增厚、界面征、牵引性支气管扩张、肺小叶变形、蜂窝状影等征象,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部分病例磨玻璃影明显吸收,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增厚、小叶内闻质增厚有所减轻,但蜂窝状影、牵引性支气管扩张、肺小叶变形无改变。结论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胸膜下线状影、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胸膜下间质增厚、以及界面征等征象可能为可逆改变,而牵引性支气管扩张、肺小叶变形、蜂窝状影为不可逆改变。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改变的高分辨cT表现对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高分辨率CT表现.方法 收集98例经临床确诊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高分辨率CT资料,其中男55例,女43例,年龄33~87岁,平均67.04岁.全部病例使用东芝公司或飞利浦公司的螺旋CT机,在工作站做1~2 mm层厚的高分辨率重建.结果 98例发现不同程度的肺间质纤维化损害.按照肺损害特点,可将其分为轻度损害28例,中度20例,重度50例.按照病变HRCT特征可分为渗出活动型70例(71.4%),静止稳定型28例(28.6%).24例做治疗前后HRCT比较,发现治疗后好转11例(45.8%),未见变化5例(20.8%),病变进展型8例(33.3%).结论 HRCT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分度、分期及治疗后随诊观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分辨率CT对焊工肺尘埃沉着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高分辨率CT(HRCT)探讨早期焊工肺尘埃沉着病的影像表现,并评估不同病程阶段的影像表现.方法 对76例X线胸片疑似焊工肺尘埃沉着病的工人(工龄1~18年,平均14年)进行常规胸部CT平扫和HRCT检查,分析其HRCT表现,并对不同影像表现的年龄、工龄进行t检验.结果 18例(18/76,23.7%)表现为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央磨玻璃密度微结节,20例(20/76,26.3%)表现为分支状细线影,磨玻璃密度结节组的平均年龄[(34±7)岁]小于分支状细线影组[(39±9)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8,P>0.05);磨玻璃密度结节组的平均工龄[(10±5)年]低于分支状细线影组[(15±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8,P<0.05).结论 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央磨玻璃密度微结节和分支状细线影是焊工肺尘埃沉着病常见的表现.其中磨玻璃密度的微结节可能是焊工肺尘埃沉着病的早期表现.HRCT有助于焊工肺尘埃沉着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间质纤维化(PIF)的高分辨率CT(HRCT)征象与肺功能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对61例有长期吸烟,慢性咳嗽的患者, 同时做肺功能及HRCT检查,并对患者HRCT的图像进行评估.然后与肺功能测定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和HRCT 5种征象相关(P<0.01及P).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6种HRCT征象相关,其中与小叶间隔增厚,粗或细异常线影高度相关;与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肺气肿,结节影为中度相关.结论 根据HRCT显示的肺间质纤维化的征象可以估计肺功能损害的轻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低剂量高分辨扫描技术在肺间质病变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2例引起肺间质病变的结缔组织疾病患者,采用A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250mAs)、B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150mAs)和C剂量(管电压140kV,管电流75mAs)分别对感兴趣区进行高分辨CT扫描;探测器宽度10mm,层厚0.625mm轴扫;病变观察指标包括磨玻璃病变、小叶间隔、小叶内隔、支气管血管束、胸膜下线、网状影、蜂窝状影、小结节。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总体病变指标和单项病变指标的显出率。结果①A剂量与B剂量总体病变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25);A剂量与C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另A剂量与B剂量单项病变指标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5);②A剂量与B剂量、C剂量分别进行单项病变指标比较,显示无差异(P>0.025),尤其是增厚支气管血管束、网格状影和小结节在三种剂量无明显差异;区别略明显的是磨玻璃病变、胸膜下线和增厚小叶内隔,以C剂量显出率最低。结论本研究表明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140kV,150mAs)在肺间质病变的观察诊断中是可行的,可以降低患者40%的辐射量,可实现肺高分辨CT扫描的同时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正>在非MSCT扫描中,当我们需要高分辨力图像观察肺内细微结构时,必须以高分辨力的模式,重新对感兴趣区进行扫描。这样做有两个不足:一是由于必须再次扫描,增加了患者的辐射剂量;二是由于球管热容量、计算机速度与容量以及辐射剂量控制的限制,我们只能获得部分区域的高分辨力图像,不  相似文献   

7.
子宫颈癌CT分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技术的发展对子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分期方面,可以弥补FIGO分期的不足,对子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起着指导作用.本文从宫颈癌的FIGO分期与影像学分期、CT对子宫颈癌分期标准判断的准确性和局限性这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以了解目前CT扫描在子宫颈癌分期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或亚急性内脏真菌病.是目前比较少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没有明显特异性,与肺部结核、炎症及肿瘤等疾病比较容易混淆,肺隐球菌病患者可有广泛性或局限性肉芽肿,少见空洞和坏死[1~3].本文分析了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肺隐球菌病19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在胃癌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前瞻性的对胃癌术前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对照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其中pT1 7例,占15.22%;pT2 14例,占30.43%;pT3 23例,占50.00%;pT4 2例,占4.35%;各期MDCT分期结果中轴位对T1、T2、T3、T4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42.86%、78.57%、78.26%、50.00%;轴位结合MPR对T1、T2、T3、T4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5.71%、85.71%、91.30%、100.00%;比较两者对胃癌分期的准确率可以发现轴位结合MPR对早期胃癌(T1)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轴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轴位检查的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71.74%,过低分期率为19.57%,过高分期率为8.70%;轴位结合MPR检查的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9.13%,过低分期率为4.35%,过高分期率为6.52%;经统计学分析发现轴位结合MPR的T分期准确率明显高于轴位,而过低分期率则明显低于轴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能对胃癌术前T分期做出较准确的评估,尤其是在胃癌T3期、T4期分期的准确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癌术前18F-FDG PET/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外科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8例肺癌患者术前18F-FDG PET/CT及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分期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68例患者共切除纵隔淋巴结222枚,其中84枚(37.8%)病理检查证实为转移.18F-FDG PET/CT与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4%(60/84)、66.7%(92/138)、68.5%(152/222)、56.6%(60/106)、79.3%(92/116)与48.8%(41/84)、49.3%(68/138)、49.1%(109/222)、36.9%(41/111)、61.3%(68/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96、8.57、17.19、8.43及8.88,P均<0.05);18F-FDG PET/CT与CT对纵隔淋巴结的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率分别为73.5%(50/68)及41.2%(2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5,P<0.01);其中18F-FDG PET/CT对N1及N2期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66.7% (10/15)和79.2% (19/24),明显高于CT的13.3% (2/15)和45.8%(11/24)x2=8.89和5.69,P均<0.05.淋巴结短径≥10 mm组SUVmax明显高于短径<10 mm组(5.5±2.8与2.2±0.9,t=5.17,P<0.05).结论 术前18F-FDG PET/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的诊断和分期优于CT,其对适宜手术病例优化治疗决策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肺间质性炎症的HR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富英 《放射学实践》2005,20(5):397-400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病变的HRCT表现。方法对7例经病理证实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病变(RA ILD)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RA ILD在HRCT间质性肺病变的病理特点包括①间质性肺病变(ILD)2例;②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1例;③肺淀粉沉着症(PA)1例;④间质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结核(ILD TB)2例;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例。结论HRCT肺功能定量分析技术可能成为发现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各期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及其与免疫病理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LD患者和7例正常对照者分别行HRCT扫描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各期HRCT表现及与相关病理学的关系。结果ILD的各期HRCT表现有其相应病理改变。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对照组、ILD早期组、中晚期组之间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NF-α在早期组以( )和( )为主,晚期以( )和( )为主。而TGF-β1和bFGF在早期组表达以( )和( )为主,晚期组以( )和( )为主。bFGF、TGF-β1、TNF-α与HRCT征象之间相关性比较,χ2值分别为19.41、28.50、25.90(P<0.05)。结论HRCT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性的诊断ILD的手段,TGF-β1、bFGF、TNF-α在ILD发生、发展中起作用。TNF-α在早期急性肺泡炎期表达增强。而TGF-β1和bFGF在慢性纤维化期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3.
风湿性肺病的HR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风湿性肺部病变HRCT表现的一般特征。材料和方法:分析308例风湿病的肺HRCT图像,观察病变的分布特点、肺与支气管病变的形态特点。结果:风湿性肺病的病变分布主要为周边分布(63.6%)、偏后侧分布(57.8%)及膈上肺底分布(61.4%)。本组大多数肺部病变表现为磨玻璃影(68.9%)及线样结构(59.4%),部分病例可伴有网状改变或蜂窝影(32.2%)及界面征(34.1%)。风湿病大支气管及小支气管的受累率分别为1.9%和32.5%(χ~2=96.54,P<0.01)。马赛克灌注的检出率在吸气、呼气相扫描上分别为15.3%、25.6%(χ~2=10.35,P<0.01)。结论:风湿性肺病HR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病变分布主要位于周边、偏后侧及膈上区域;肺部病变表现主要为磨玻璃影、线样结构、网状改变或蜂窝影及界面征等;支气管病变主要累及小支气管。  相似文献   

14.
15.
16.
弥漫性肺疾病的VHRCT、MIP、MinIP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容积高分辨率CT(VHRCT)、最大强度投影 (MIP)及最小强度投影 (MinIP)对弥漫性肺疾病 (DLD)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112例DLD患者行肺部感兴趣区VHRCT扫描及MIP、MinIP重建 ,其中 46例同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全部病例均经病理或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结果  ( 1)MIP图像显示肺结节、磨玻璃影、血管束异常和MinIP图像显示肺低衰减敏感性均为 10 0 %。分别根据常规螺旋CT(SCT)、SCT结合VHRCT ,以及SCT、VHRCT、MIP和MinIP 4种技术图像所见进行诊断 ,DLD诊断可信度水平逐步提高 (P <0 .0 0 1) ;可信度为 3的正确诊断率显著提高 [3 1.2 5 % ( 3 5 / 112 )、5 8.93 % ( 66/ 112 )、79.46% ( 89/ 112 ) ,P1、P2均 <0 .0 0 1] ;观察者之间的意见一致性逐步提高 (Kappa值分别为 0 .62 1、0 .73 9、0 .80 9)。( 2 )MinIP图像上肺低衰减评分与结合SCT图像的综合评分呈显著正相关 ( (r =0 .867,P <0 .0 0 1) ,均与大多数肺功能指标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VHRCT扫描结合MIP、MinIP重建明显增加了诊断DLD的有用信息 ,可作为诊断DLD的一种很好的补充手段。MinIP图像检出肺低衰减比较敏感 ,其评分与肺功能指标明显相关 ,可作为预测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干燥综合征(PSS)胸部病变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 资料与方法 22例PSS患者均行HRCT检查.观察11种较常见的HRCT征象的分布情况. 结果 毛玻璃影13例(59.1%)、实质结节12例(54.5%)及支气管扩张11例(50%)是最多见的3种征象.其他征象有支气管壁增厚6例(27.3%)、肺气肿3例(13.6%)、薄壁囊肿6例(27.3%)、小叶间隔增厚9例(40.9%)、蜂窝肺6例(27.3%)、马赛克灌注7例(31.8%)及胸膜病变6例(27.3%).其中实质结节以中下叶多见,支气管壁增厚及支气管扩张以中心分布为主,小叶间隔增厚以两下肺多发. 结论 PSS胸部异常主要表现为气道和间质的病变,HRCT能很好地显示这些病理征象.  相似文献   

18.
19.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deline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cigarette smok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with declaration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he interstitial lung associated with smoking.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