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能否根据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CD34^+水平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动脉血管病变程度。方法高血压病患者组62例,对照组20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分层心血管危险因素,分为低危组18例,中危组14例,高危组17例,极高危组13例。作外周血循环EPCsCD34^+水平、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alation,FMD)测定并作EPCsCD34^+水平与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FMD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外周循环EPCsCD34^+水平随着其心血管危险程度的增加,逐步下降,各组间比较川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FMD随着其心血管危险程度的增加显著下降(P〈0.01)。各研究组高血压病患者循环EPCs CD34^+水平与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呈负相关(r=-0.875,P〈0.01),与肱动脉FMD呈正相关r=0.859,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循环EPCs CD34^+水平下降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动脉血管功能损伤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循环EPCs CD34^+水平可以作为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动脉血管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精在老年大鼠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传代培养衰老进程中对细胞功能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EPCs并鉴定,将培养至第2代的EPCs分为4组,分别用黄精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继续培养至第4、6、8代。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程度;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功能;Transwell小室检测迁移功能;体外成血管试剂盒检测成血管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ROS水平。结果 EPCs在体外传代培养中,其衰老程度逐渐加重,并伴有增殖、迁移和成血管功能的明显减退,ROS水平急剧升高(P<0.05);经黄精干预后,EPCs衰老程度有所减轻,其功能有所增强,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精可能通过降低ROS水平来延缓传代培养EPCs的衰老进程,保护EPCs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内皮祖细胞的鉴定及培养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10年来,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发现,循环血液中EPCs储量的改变伴随着心血管疾病的不同表现。因此,EPCs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及修复受损血管的一种细胞疗法被广泛研究。该文对1997年至今大多数研究中EPCs的鉴定及培养方法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类能增殖并分化为成熟且有功能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多数的研究发现骨髓来源的EPCs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EPCs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新的靶点.现将EPCS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研究综述如下.1 新生血管对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内皮祖细胞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析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以定量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管狭窄程度;采集患者外周血进行EPCs分离培养,14 d后评估EPCs的水平,并将EPCs的数量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选取同期4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EPCs的水平降低具有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 外周循环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提示冠状动脉内皮损伤、缺乏循环EPCs时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6.
黎金凤 《江西医药》2013,48(4):369-371
<正>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是CXC亚家族的一种趋化因子,在干/祖细胞归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最新研究表明[1],SDF-1唯一的受体CXCR4可在内皮祖细胞(EPCs)表面高度表达,SDF-1与CXCR4结合后形成SDF-1/CXCR4轴,促使EPCs沿SDF-1的浓度梯度发生黏附、增殖、迁移并抑制其凋亡,从而改善EPCs功能。EPCs能增殖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参与血管新生,其是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利用EPCs的血管新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白藜三醇(Res)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 d后,收集贴壁细胞并加入Res(1、10、25、50 μmol/L)干预一定时间(6、12、24、48 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鉴定EPCs,分别观察EPCs的增殖、黏附、迁移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 Res促进外周血EPCs扩增,50 μmol/L Res作用24 h对EPCs数量的影响最为显著(P<0.01).Res也显著改善了外周血EPCs的增殖、黏附、迁移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论 Res可增加EPCs数量并改善其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增殖功能、一氧化氮(NO)分泌功能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修复和保护COPD患者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30例住院的COPD患者,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不同浓度姜黄素(0、5、10、15μmol·L-1)刺激并诱导其分化为EPCs,荧光双染色鉴定EPCs并进行细胞计数。收集贴壁细胞,再加入各浓度姜黄素,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6、12、24、48 h)。采用CCK-8法检测EPCs的增殖能力,硝酸还原酶法(Griess法)检测NO分泌量,Western Blot法检测e 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未加入姜黄素的对照组相比,姜黄素可显著增加COPD患者EPCs的数量,并呈浓度依赖性;姜黄素显著改善了EPCs的增殖功能及NO分泌功能,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姜黄素也可显著上调EPCs的e NOS表达,与姜黄素浓度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姜黄素增加了EPCs的数量,改善了EPCs增殖功能及NO分泌功能,并上调了e NOS的表达。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增加EPCs的数量及改善EPCs的功能来修复COPD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
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与药理作用。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类具有高增殖潜能并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但尚未表达成熟内皮细胞表型,也未形成血管的前体细胞。研究发现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可通过调节EPCs功能来修复内皮损伤,从而在内皮损伤相关性疾病中发挥保护及治疗作用。该文综述了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对EPCs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黏附、迁移、增殖、血管形成能力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分离和鉴定大鼠骨髓源性EPCs,观察PKD1及其特异性阻断剂CID755673对EPCs的黏附、迁移、增殖、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以及对EPCs中e NOS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EPCs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PKD1可明显促进EPCs的黏附、迁移和增殖,提升EPCs的血管形成能力,上调EPCs中e NOS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PKD1具有调控EPCs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其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可能以一种依赖e NOS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干预的EPCs移植对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模型,24 h后通过尾静脉移植经PKH26标记的糖尿病EPCs和雌激素干预的糖尿病EPCs。移植3 d后测定各组大鼠脑缺血体积、大鼠行为学变化、缺血部位血管新生及EPCs的归巢情况。结果 与糖尿病脑缺血大鼠相比,雌激素干预的糖尿病EPCs移植能降低脑缺血体积、改善行为学评分和缺血部位的血管新生及促进EPCs归巢到损伤部位(P<0.05)。结论 雌激素干预的糖尿病EPCs移植,通过促进EPCs归巢和血管新生对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动员后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改变,探讨骨髓动员后骨髓干细胞移植提高下肢缺血性疾病疗效的可能机制。方法按是否接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ory factor,rhG-CSF)注射液注射将Lewis大鼠分为动员组和对照组,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用EBM-2培养液进行诱导分化,培养7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EPCs的鉴定;采用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黏附能力。另取Lewis大鼠制备单侧后肢缺血模型,在模型制备后7d将8×106个EPCs移植至缺血侧后肢的肌肉内,按照移植EPCs来源不同将后肢缺血大鼠分为动员组和对照组。EPCs移植4周后行后肢血管造影,计算缺血侧后肢侧支血管数目。结果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黏附能力测定实验中动员组黏附EPCs数量为(22.3±2.8)个/×100高倍视野大于对照组(16.8±4.4)个/×100高倍视野(P<0.05);大鼠骨髓源EPCs移植至缺血肢体后4周动员组EPCs移植后缺血侧后肢侧支血管数目为(4.7±1.0)大于对照组(3.3±0.5)(P<0.05)。结论骨髓动员使骨髓源EPCs功能改善,其可能是骨髓动员后骨髓干细胞移植提高下肢缺血性疾病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刘亮  陶志平 《肿瘤药学》2011,(4):334-337,350
恶性肿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新的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生理病理过程。人骨髓中含有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来源于骨髓EPCs的通过不同的机制动员进入血液循环,并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本文主要综述了EPCs的主要来源、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参与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由于EPCs可以成为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靶细胞,对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将为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血管瘤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的良性血管源性肿瘤,其种类多样,病因、病理、生长机制和生物学特性均尚未完全清楚;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即能够增殖、迁移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祖细胞,相关的研究成果为有关血管源性肿瘤的基础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进展迅速,本文就成体EPCs的来源、特征、功能及其在血管瘤中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黎金凤  林安华  邓颖  霍亚南  刘精东  吴明斌  王晨秀 《天津医药》2014,42(11):1069-1072,1153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糖尿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的影响,探讨SDF-1对EPCs的影响是否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方法采集糖尿病患者(DM组)和健康对照者(HC组)外周血30 m L,提取并培养EPCs。(1)SDF-1干预组加入100μg/L SDF-1培养液,非干预组加入EGM-2MV培养基,采用Boyden小室和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观察EPCs的迁移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2)将培养的EPCs分为空白对照组、1μg/L SDF-1组、10μg/L SDF-1组、100μg/L SDF-1组、单纯AMD3100组及100μg/L SDF-1+AMD3100组,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EPCs中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无SDF-1干预时,DM组EPCs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低于HC组,SDF-1干预后,2组的EPCs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均较干预前增强,但DM组增强的幅度高于HC组。(2)同一浓度下,DM组的AKT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HC组(均P<0.01)。无论是DM组还是HC组,AKT蛋白的表达均随着加入SDF-1浓度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P<0.05);100μg/L SDF-1+AMD3100组AKT蛋白的表达水平较100μg/L SDF-1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SDF-1可增强外周血EPCs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对糖尿病患者效果更为明显,且SDF-1对EPCs的影响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淫羊藿苷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添加VEGF、FGF的M199培养液培养7d后,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鉴定为EPCs。用不同浓度药物干预培养EPCs,分别作用不同时间(24、48、72h)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EPCs生长情况,四唑蓝比色试验(MTT法)测定EPCs的吸光度值。用西药西辛伐他汀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淫羊藿苷高、中、低浓度组均改善了EPCs增殖功能(P<0.05),且呈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在中浓度最为显著(P<0.05)能明显促进增殖能力;在同一浓度组中,随时间延长淫羊藿苷对EPCs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于72h达到高峰,且中药中剂量组对EPCs的促进作用优于西药组辛伐他汀组。结论淫羊藿苷能促进EPCs增殖,从而刺激缺血组织血管新生和再生,可能是其防治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和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和T2DM组的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V)及EPCs的数量,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评估胰岛素敏感性,分析各指标在2组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T2DM组较对照组FBG、2 h PBG、TG、TC、HbAlc及hsCRP明显升高,IA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DV水平、EPCs数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DM组EDV与EPCs的数量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sCRP、IAI和HbAlc是EFCs数量的影响因素.结论:T2DM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及外周血EPCs数量的减少,且与长期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犬脐血内皮祖细胞(EPCs)参与梗死心肌血管再生.方法 从妊娠犬脐血提取EPCs,免疫组化鉴定,建立成年杂种犬冠状动脉梗死模型,将1,1-二(十八烷基)-3,3,3′, 3′-四甲基吲哚羰花青高氯酸盐(Dil)标记的EPCs移植入梗死区域,1、4、8周后于冠脉灌注Ⅰ型荆豆凝集素(UEA-1)标记EPCs,处死动物.取心肌标本HE染色确认梗死模型,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il和UEA-1标记确认EPCs参与梗死心肌血管再生.结果 EPCs呈"铺路石"样外观,细胞标记白细胞分化抗原31阳性(CD31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阳性(vWF ),胎肝激酶1阳性(FLK-1 ),白细胞分化抗原34阳性(CD34 );心肌梗死区可见有大量的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以及小血管再生;实验组梗死心肌区域标本内小血管上见Dil和UEA-1标记阳性细胞,对照组仅见UEA-1标记细胞.结论 犬脐血EPCs梗死心肌移植可参与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祖细胞用于构建血管新生的体外三维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构建血管新生的三维模型,证实体外获得的EPCs参与血管新生.方法 (1)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兔外周静脉血的单个核细胞,贴壁筛选法分离EPCs,于添加了Singlequotes的EBM-2培养液中扩增,对培养14 d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定;(2)用上述同样的方法 获取EPCs,并接种于Matrigel三维基底膜胶,Singlequotes诱导,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血管形成.结果 (1)培养7~9 d,光电显微镜可见细胞集落形成,呈现干细胞特件;贴壁细胞表达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凶子受体2(VEGFR-2)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呈现内皮细胞系特征;贴壁细胞用碳化青染料(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及FITC标记的Ⅰ型荆凝集素(F1TC-UEA-1)双荧光阳性,显现EPCs的生物学特性;(2)动态观察;培养2周左右,在三维胶体中形成血管结构.结论 外周血米源的EPCs,经过体外诱导后.具有成血管能力,可应用于制备体外血管新生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芪提取物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 (EPCs) 黏附、 迁移、 活力、 血管形成能力及内皮型一氧 化氮合成酶 (eNOS) 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 分离和鉴定 EPCs, 设 10-4、 10-3、 10-2 g/L 黄芪提取物组和对照组。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各组 EPCs 黏附、 迁移、 血管形成能力的差异; MTT 法检测 EPCs 的活力变化; RT-PCR 法检 测 EPCs 中 eNOS mRNA 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 EPCs 中 eNOS 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不同浓度黄芪 提取物组促 EPCs 黏附、 迁移、 血管形成能力均显著增强, 且呈浓度依赖性(F 值分别为 15.256、 13.633、 97.549, 均 P < 0.05); EPCs 的活力显著增加, 呈时间 (F 时间=9.755) 和浓度依赖性 (F 组间=10.018); 且 EPCs 中 eNOS mRNA 和蛋白的表 达水平均明显升高, 呈浓度依赖性(F 值分别为 56.356、 77.125, 均 P < 0.05)。结论 黄芪提取物具有调控 EPCs 促血 管新生的作用, 该作用可能与上调eNOS 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