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兴池  康继双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43-1344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脑出血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选择发病72 h内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d治疗14 d,在治疗前后采用ELESA法检测血中IL-6和TNF-α,并在3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NIHSS 评分、血清IL-6和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具有减轻脑出血后炎性反应、清除自由基、抗脑水肿、保护脑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对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发病24h之内就诊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依达拉奉剂量为30mg,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对照组银杏达莫注射液30ml静滴,1次/d,连用14d。评定的终点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依达拉奉24h内治疗者神经功能评分和IL-6、TNF-α水平下降显著(P〈0.01),无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微创钻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1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41例(观察组)及非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40例(对照组)。2组于术后第1、3、14、30天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血清TNF-α、IL-6的测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4、30天NIHSS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30天观察组血清IL-6及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改善脑出血患者微创引流术后神经功能,且明显减轻TNF-α及IL-6的产生和释放,有利于保护健康脑组织及全身其他脏器,明显有利于脑出血的恢复及痊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胱抑素(Cys-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IL-6、Cys-C、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 IL-6、Cys-C、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可更有效地降低血清 IL-6、Cys-C、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素琴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074-307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d治疗10d,采用ELESA法检测血清中ICAM-1、TNF—α和IL-6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CAM-1、TNF—α、IL-6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显著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CAM-1、TNF-α和IL-6水平,减轻脑组织炎性反应和脑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对脑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梁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250-2251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s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的保护机制.方法 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d,治疗10 d,采用ELESA法检测血清中IL-6、TNF-α、ET、sICAM-1及MCP-1的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进行对照.结果 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ET、sICAM-1及MCP-1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ET、sICAM-1及MCP-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N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显著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IL-6、TNF-α、ET、sICAM-1及MCP-1的表达,减轻脑组织炎性反应和脑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对脑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F-κB和sI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检测治疗前、治疗后3d、7d、14d血清中NF-κB和sICAM-1的浓度.评定入院时、治疗后3 d、7d、14d、28d、 60d的神经功能缺损和 60d后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01),依达拉奉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且依达拉奉治疗组血清中NF-κB和sICAM-1的浓度降低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01).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减轻急性脑梗死缺血性脑损伤,其神经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和sICAM-1的表达,阻断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F-κB和sI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检测治疗前、治疗后3d、7d、14d血清中NF-κB和sICAM-1的浓度。评定入院时、治疗后3d、7d、14d、28d、60d的神经功能缺损和60d后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01),依达拉奉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且依达拉奉治疗组血清中NF-κB和sICAM-1的浓度降低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01)。结论依达拉奉可以减轻急性脑梗死缺血性脑损伤,其神经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和sICAM-1的表达,阻断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7,(7):1451-145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与奥拉西坦对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以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L-6、TNF-α、MDA、SOD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MDA、SOD水平测得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MDA、IL-6水平测得值对照组,而SOD水平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3.33%(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与奥拉西坦联用治疗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为显著,有效改善了其脑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d),每组60例,检测治疗前、发病72h和治疗后7、14d患者血清中SOD、MDA的变化。结果依达拉奉组治疗后血清SOD升高、MDA减少,发病72h和治疗后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以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减轻对缺血脑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醒脑静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铅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两组均治疗14d。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血清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水平。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63.33%),7d、14d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VEGF、PD-EC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可通过改善患者炎症水平、减少自由基、加速血管修复、增加血管通透性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7,(8):1508-1510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对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以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IL-6、TNF-α、MDA、SOD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MDA、SOD水平测得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MDA、IL-6水平测得值对照组,而SOD水平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3.33%(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用治疗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为显著,有效改善了其脑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2次/d,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后评估患者CSS评分和临床疗效,治疗后检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和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前后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抗炎症作用。方法:选择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评价2组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变化、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hs-CRP水平在梗死后7d最高,随后逐渐降低。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4d血清hs-CRP浓度和治疗前、治疗后7d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依达拉奉组hs-CR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14d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以降低患者hs-CRP水平,并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AL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72 h内的ALACI患者31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剂量为30 mg,2次/d,14 d为1个疗程,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在治疗前、治疗后7、14、21 d对患者进行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测定.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7 d和14 d CSS及ADL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1 d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保护和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d),检测治疗前、发病72h和治疗后7d、14d患者血清中SOD、MDA和NSE的变化。结果依达拉奉组治疗后患者血清SOD升高、MDA和NSE减少,于发病72h和治疗后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依达拉奉治疗可以降低羟自由基水平,保护癌细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及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 m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 d),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 d和14 d患者血清中NSE、hs-CRP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治疗后,依达拉奉组患者血清NSE、hs-CR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依达拉奉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NSE、hs-CRP含量升高,其含量可反映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脑损害程度的客观指标。依达拉奉可以降低NSE和hs-CRP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脑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我院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依达拉奉治疗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天。两组均在治疗14天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李慎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7):1630-1634
目的探究脑血栓片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宝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30 min内滴完,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脑血栓片,2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5%、91.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片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有效改善机体内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血清炎性因子、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三亚市中医院老年内科收治的13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1:1比例通过SAS软件生成的136个随机数字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进行为期14 d的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测定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清炎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降钙素原水平,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评价经治疗后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状态变化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病人的血清炎性因子、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治疗14 d后,试验组病人的总有效率(86.76%)明显优于对照组(66.18%)(P<0.043).治疗前,IL-6、hs-CRP、TNF-α和降钙素原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都显著降低,但试验组病人的各炎性因子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间的NIHSS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治疗后,NIHSS评分在试验组(6.27±1.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1.42±2.28)分(P<0.05),而Barthel指数试验组(87.37±9.4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71.82±6.13)分(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能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降低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血清炎性因子hs-CRP、TNF-α、IL-6和降钙素原的水平,从而有效保护神经元,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