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目的 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方法 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骨质疏松症”“中医药”为关键词,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分别探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及中医药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结果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现阶段关于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较广泛,组方中应用频次较高的中药包括熟地黄、淫羊藿、黄芪、骨碎补、补骨脂,其中大部分被证实可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或下游靶基因表达促进骨形成和骨矿化。结论 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为切入点研究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可为该病的中医药治疗和中药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曼鹿 《医药世界》2006,(1):51-51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现代中药应用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中药在治疗骨代谢疾病特别是骨质疏松症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由邯郸制药携手知名专家李恩教授共同研制的高科技中药产品“抗骨松”牌丹杞颗粒,经多次临床实验显示,根据中医“肾主骨”的理论,采用补肾法,共同研发的“抗骨松”牌丹杞颗粒,日前在我国首次面世。这标示了我国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抗骨松”牌丹杞颗粒的成功面市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开辟了新领域。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疾病,表现为骨矿含量减少、骨微细结构发生变化、骨的韧…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补肾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评述了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中医药防治OP的情况,以及治疗骨质疏松症采用的单味中药、复方药、针灸治疗;探讨其治疗的机制,防治OP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4.
袁瑞萍 《医药世界》2013,(12):922-923
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的防治已成为世界医药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回顾总结近十多年来相关学者对骨质疏松的研究报道,针对性的从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护理等方面进行归纳研究,旨在为中医药在骨质疏松防治方面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和经验,以拓展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骨密度(BMD)降低而导致骨折发病风险升高为特点的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中医《内经》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归属于"骨痿"和"骨痹"等范畴。河北省居家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位居慢性病第五位[1],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西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较为成熟,疗效肯定[2],但由于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差,临床中药治疗逐渐增多,本研究根据中医辨证论证理论,自拟中药组方补肾益气化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OP)逐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研究中的应用,为骨质疏松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领域。中医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试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在中医辩证施治及专方专药的研究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结合本研究的特点对国内近年来对骨质疏松症中医防治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7.
我国利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历史悠久,其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具有副作用小、远期疗效较佳、价格便宜等优势。但是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尚不清楚,总结近几年常用的抗骨质疏松症中药淫羊藿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骨疏灵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弢  方朝晖 《安徽医药》2008,12(9):863-864
目的研究中药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对骨疏灵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进行观察。结果服用中药组其治疗后的骨密度(0.902±0.124),高于治疗前骨密度(0.753±0.103),而服用安慰剂后骨密度(0.738±0.102),与服用安慰剂前(0.743±0.089)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药对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骨密度和骨质量降低的全身性骨病,其破坏性之大、受众面之广已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双磷酸盐类、雌激素类等多具有潜在的副作用,而传统中药因其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的特点已逐渐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补充和替代药物。中医认为"肾主骨",肾虚则骨萎,因此采用补肾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更是获得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认可。补肾中药依据其作用效果的不同又分为补肾阳中药和补肾阴中药。对近年来补肾阳和补肾阴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旨在探索二者在治疗特点上的异同,为补肾中药抗骨质疏松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激素替代疗法和阿仑膦酸钠常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治疗策略,但其不良反应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替代或补充治疗药物用于抗骨质疏松。中药被认为是治疗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的药物。诸多研究阐明了单味中药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和机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本研究综述了部分中药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药作用,而且为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药个体化用药及治疗药物监测进行初步探讨,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对中药临床用药及安全性现状进行分析,并充分借鉴中医药理论及现代系统生物学研究成果,开展中药个体化用药与治疗药物监测研究。将因证选方-因证选药-因证选炮制品三者有机结合,完成个体化用药;同时,以易失阴亡阳的虚证、重证、危证、急证以及毒性较大、作用剧烈的方药为主要对象,采用中医临床证法、血药浓度法、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法、基因蛋白组学指标法、代谢组学/血液小分子物质变化指标法,开展治疗药物监测。结果与结论:中药个体化用药与治疗药物监测研究符合中医药理论及现代研究成果,但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大量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类中药对PTS相关指标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回访性统计调查患者的方法。结果:通过对63例PTS 患者进行为期9个月的观察,Pecam-1、Vcam-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栓弹力图、IL-4和IL-8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说明活血化瘀类中药可以从多个方面改善PTS的不良影响。结论:中西医结合在改善血栓的机化和再通过程本身引起的炎症反应等方面都能起到作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在PTS的治疗中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3.
心身疾病是现代医学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中医独特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和人们健康观的改变,促使中医心身病症的提出。根据肝在心身病症中的重要位置,将中医心身病症总结为肝郁气滞、肝火上炎、心肝火旺、肝肾阴虚、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和诸证夹痰夹瘀7种常见证型。中医心身病症的辨证分型有利于整体分析躯体及心理特点,从而促进中医心身病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为临床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0例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体质类型调查,从中找出这些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其发生高血压的关系。结果:2000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居多。女性患者阳虚质、血瘀质明显高于男性患者,而男性患者痰湿质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与中医体质分型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不良生活习惯与中医体质类型发病密切相关。结论:中医体质研究对于预防和改善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状况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中药注射剂三年消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笔者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分析医院中药注射液用药规律,探讨消耗数据分析的意义,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9—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消耗数据进行DDDs值分析和ABC方法分析。结果 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居首,而祛瘀中药注射剂DDDs位居第一。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日趋平稳,但日治疗价格偏高。  相似文献   

16.
冯昱斌  方祝元 《安徽医药》2014,(12):2225-2229
临床上将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肾损害,主要表现为小动脉性肾硬化。积极稳妥地控制高血压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关键,现代研究发现中医药可以保护、延缓甚至逆转高血压造成的肾损害。该文从高血压肾损害的现代认识入手,西医明确诊断,中医辨证治疗,老中医经验扩展认识,并补充部分现代研究,供临床与科研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6-2018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6-2018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骨科手术患者360例,其中使用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红花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灯盏细辛注射液各60例,对其指征用药、给药时间、联合用药、溶剂选择、给药剂量与疗程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无指征用药79例,占21.94%,其中注射用血塞通和灯盏细辛注射液的无指征用药例数较多,构成比分别为35.00%、36.67%。给药时间差异较大,术后24 h以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例数最多,构成比为48.89%。联合用药81例,占22.5%;注射用血塞通、灯盏细辛注射液溶剂选择的错误率较高,分别为70.00%、66.67%;超剂量给药7例,占1.94%。结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规范该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8.
中医儿科临床应用现代诊断手段,拓展传统中医四诊,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有助于理解中医证候,全面了解疾病和判断预后,具有优化治疗方案的优势,还可开拓中医科研思维,同时指出对诊断不明确、疗效不确切的疾病适宜中医辨证论治。旨在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如何取长补短,让患儿获得更好的疗效,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潘颖 《中国当代医药》2014,(26):194-196
舌下络脉诊法是中医通过观察舌下纵行的两根主静脉及其分支和周围毛细血管的形态,了解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法,是祖国医学常用的特色诊疗方法之一,通常把舌下系带两侧两条青紫色的静脉称为络脉,微细的小血管称为细络,是中医临床辨证中望舌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人体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疾病的诊断、预测、转归提供重要依据。现将近20年来有关舌下络脉诊法与血瘀证的相关文献、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探讨舌下络脉诊法与血瘀证相关疾病(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妇科疾病等)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找出治疗搪尿病周因神经病变(DPN)的有效中药。方法从发病机制入手.结合中医整体调节,标本兼治的治疗理念.整理文献。根据126味药材使用频率进行筛选。结论活血化瘀、扶气葬阴药材使用最为广泛,分别达到51.0%和47.1%。中西医结合治疗DPN优势互补.更能使中药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