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防己科千金藤属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我国防己科18种千金藤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及化学分析工作:通过薄层检查了17种生物碱在这些植物中的存在情况,测定了每种的根部所含总生物碱的含量以及用CS-910型薄层光密度计测定了其中10种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千金藤属植物是寻找异喹啉类生物碱新资源的对象,特别是有较大形块根的山乌龟亚属是今后生产肌肉松弛剂等药物有价值的原料植物;对千金藤属的化学分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千金藤属植物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为本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千金藤属植物化学分类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千金藤属植物中所含各种化学结构类型生物碱的分布,结合植物形态学,探讨了属内各类群之间的异同和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RP-HPLC法测定千金藤属植物中7种生物活性生物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RP-HPLC法测定了中国千金藤属(Stephania)25种植物68个样品中7种生物活性生物碱千金藤定碱、青风藤碱、异紫堇定碱、左旋四氢巴马汀、克斑宁、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固定相为ODS,流动相以甲醇—水—三乙胺系统作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2nm。本法简便、灵敏、分离度好,并提供了新的考察提取率的方法。根据含量测定的结果,尤其是一些新种的含量结果,为生产和临床扩大药源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中国防己科轮环藤属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我国防己科7种轮环藤属药用植物的分布,生境及民间效用,10种异喹啉生物碱在各种轮环藤植物中的存在情况及总生物碱和2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轮环藤属是寻找新箭毒植物资源的重要对象,可作为生产肌肉松弛剂的原料加以利用;为防己科化学分类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千金藤属植物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主要叙述千金藤属(Stephania)植物所含生物碱成份的结构类型,及其在该属植物中的分布情况。并述及一些植物在民间的治疗效用,以及部份生物碱成分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7.
从日本防己科植物千金藤(Stephania japonica japonicaMiers)的根和茎中分离出21种生物碱的研究表明,不同产地植物中的生物碱成分有某些差别。例如,日本最南部鹿儿岛千金藤中分离出的莲花氏烷类碱中有oxo-stephamiersine,16-oxoprometaphanine,stephamiersine和表-stephamiersine。西南熊本和四国千金藤中分离出莲花宁碱(Hasubanouine)和高千金碱醇灵(Homost6phanoline)。而双苄基异喹啉类的千金藤西明(Stebisimine),表千金藤碱(Epistephanine)和次表千金藤碱(Hypoepistephanine)则是日本各地千金藤中共有的成分。上述差别,从化学分类学的观点推测,日本千金藤可能有两种不同的品系。作者最近又  相似文献   

8.
防己科植物粪箕笃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爱娜  唐宗俭  徐任生 《药学学报》1981,16(12):940-942
前报报道从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粪箕笃(Stephania longa L.)中分得新生物碱粪箕笃碱(longaninine)及已知的stephaboline。 本文报道从此植物中又分得一新生物碱,命名为粪箕笃酮碱(longanone)(Ⅰ),其药理作用正在试验中。  相似文献   

9.
“山乌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鹤鸣  罗献瑞 《药学学报》1980,15(11):674-683
本文对主要采自广西和云南的大量“山乌龟”原植物标本进行了研究,经鉴定共17种千金藤属植物。还研究了16个种的块根的药材特征,涉及生物碱的薄层层析和药材粉末的显微观察。薄层层析结果表明它们在生物碱的组分上是有差异的。对药材粉末的主要显微特征——淀粉粒、石细胞和草酸钙结晶作了描述与附图。从而为鉴定药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已知防己科植物千金藤(Stephania japonicaMiers.)含有十二种生物碱,并已确定了结构。1963年从该植物中分离得一种新的酚性生物碱,曾定名为生物碱 B;现证明为一新型的二聚苄基异喹啉-2-苯基-S-高四氢异喹啉生物碱,定名为千金藤新碱(Stepinonine),黄色结晶,熔点为224~225°或280°(双晶现象),[α]_D~(30)-28°(c=1.0,吡啶),C_(36)H_(34)O_7N_2。作者利用重氢标记、化学降解以及 NMR、MS、  相似文献   

11.
14种花椒属药用植物根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世文  赖茂祥 《药学学报》1985,20(8):598-605
本文报告了14种花椒属药用植物根的形状、组织和化学成分的鉴定研究。列表区别其粉末及解离组织特征,并用薄层层析法对化学成分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 其块根为常用中药。该植物块根和叶中含有大量的环烯醚萜类成分, 同时还存在紫罗兰酮、二苯乙烯、三萜、黄酮、酚酸、木脂素、含氮类、糖及其他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梓醇等多个成分具有抗心脑血管疾病、神经保护、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抗骨质疏松、增强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由于中药地黄显著的滋补作用, 历来是研究的热点。对最近5年有关地黄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行综述,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檗属植物资源丰富,药用历史悠久,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中刺檗、具芒小檗、毛叶黄耆和豪猪刺等植物的研究较为深入。小檗属植物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和黄酮类,研究最多的是小檗碱,其具有降血糖血脂、抗炎、抑菌等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然而,对小檗碱的研究并不能代替对小檗属植物的研究。对小檗属植物提取物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促进该属植物及其有效成分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江泽荣  余亚纲  米景森 《药学学报》1964,11(11):778-786
本文对辽宁省产的毛节纈草原植物形态、生药性状、組織及粉末特征做了較詳細的报导。毛节纈草根及根茎在組織方面較重要的鉴別特征如下:在所有一切薄壁細胞中皆充滿淀粉粒;根部皮层中有含黄棕色树脂的分泌細胞;栓化表皮具乳头状根毛;表皮及下皮层含有多数揮发油滴;近內皮层处有薄壁的石細胞,胞腔大,木化,且紋孔显著;根茎的髓部有石細胞散在或成羣,圆形或长圓形,木化甚强,并有一种被木栓环的石細胞羣;导管多为細孔紋,具明显的单穿孔板。  相似文献   

15.
九里香为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南部以及亚洲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从中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香豆素类、黄酮类、生物碱类以及挥发油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九里香具有杀虫、消炎镇痛、抗菌及抗氧化等作用。综述了九里香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Rooted aquatic plants are being used increasingly to test the toxicity of sediments. However, effects of naturally occurring substrate constituents on most potential test specie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even though their effects could affect the test resul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ubstrate salinity (NaCl) on early seedling survival and growth of the emergent macrophytes, Scirpus robustus Pursh and 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Results of four 21- and 28-day toxicity tests, conducted in an artificial sediment, indicated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in NaCl sensitivity when based on changes in shoot, root and whole plant dry-weight biomass. Concentrations of 7.8 g NaCl/ and 19.2 g NaCl/ first reduced early seedling biomass of S. robustus and S. alterniflora (P < 0.05), respectively, when compared to plants grown in sediment containing no measurable salinity. Seedling survival was not affected at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17.5 g NaCl/ or less for S. robustus and 22.3 g NaCl/ or less for S. alterniflor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bstrate salinity is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the selection of test species for laboratory phytotoxicity tests conducted with estuarine sediments, particularly if determination of chronic toxicity attributable to anthropogenic contamination is the primary obj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