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早期床上体操预防妇科腹部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早期进行床上体操对预防妇科腹部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 以100例妇科腹部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于术前派发床上体操步骤单张,并进行早期活动目的 教育、术前床上体操练习、术后床上体操运动;对照组按妇科腹部手术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肠呜音恢复时间、癌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24h肠鸣音恢复的48例,24~48 h的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第1天肛门排气的47例,术后第2天肛门排气的2例,术后第3天肛门排气的1例,均早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无1例发生腹胀,对照组发生腹胀6例,其中肛管自然排气1例,应用开塞露5例,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腹郎术后早期床上体操运动,可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促进肛门早期排气,预防术后腹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疗法对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63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成对照组73例和治疗组9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术后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1h内加用中药外敷脐部,无效者次日再敷1剂。结果治疗组24h内肛门排气56例,占62.2%,其中12h内7例,48h以上仅3例,占3.3%;对照组24h内肛门排气20例,占27.4%,48h以上9例,占12.3%,其中72h以上5例。治疗组术后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敷脐促进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功能恢复,减少肠粘连发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刘连春 《海峡药学》2012,24(1):193-194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术后腹胀的治疗方法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手术后腹胀的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并且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治疗组120例腹胀患者术后48h内肛门排气或排便者,以及腹胀腹痛消失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很好地缓解腹胀,降低术后并发症,早期恢复消化道功能.  相似文献   

4.
对于妇产科腹部手术后患者,术后腹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肛门排气是直接关系到术后各方面恢复的关键一步。手术的创伤和麻醉药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术后肠蠕动受到影响,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肛门排气困难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进食及伤口愈合。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除了护士必须熟知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外,必要的药物治疗也是关键。本文就腹部子宫手术(开腹手术)后促进肛门排气年龄分段调查病例共90例,用中药排气汤口服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于50岁患者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大于50岁者,有利于术后的恢复以及营养的增加机体早日复原。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将2008年1~7月在本科住院的妇科手术患者90例按年龄随机分成3组,每组病例各30例,年龄段分别为18~35岁,35~50岁,50~70岁,均为妇科开腹手术,手术方法均为子宫次全切除手术,麻醉方法均为全身麻醉。1.2方法中药排气汤是妇科术后最为常用的熟中药制剂,含大黄、芒硝、厚朴、苏梗;经浓煎后在术后6h、12h各服用1次,每次50mL。2讨论2.1术后腹胀原因通常情况下,腹部手术腰硬麻醉术后12~24h内胃肠蠕动消失,24h后部分肠蠕动开始恢复,但气体不能向下运...  相似文献   

5.
妇科子宫切除术后橘皮水促进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饮用橘皮水促进腑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病例102例,实验组50例,术后6h开始饮用橘皮水;对照组52例,术后常规观察患者首次排气情况。结果实验组50例,术后24h内首次排气者30例,占60%;术后36h内首次排气者13例,占26%;术后48h内首次排气者7例,占26%。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为27.6h。对照组52例,术后24h内首次排气者10例,占19.2%;术后36h内首次排气者16例,占30.7%;术后48h内首次排气者26例,占50%。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为38.9h。结论妇科子宫切除术后饮用橘皮水,有助于肠功能的恢复,使首次排气时间缩短,并可减轻腹胀。  相似文献   

6.
吴清 《哈尔滨医药》2006,26(5):59-60
目的术前灌肠对妇科肿瘤病人术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妇科肿瘤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术前1小时灌肠,对照组不灌肠,评价灌肠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术后第一次肠蠕动出现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实验组明显提前,p<0.05。结论术前灌肠对妇科肿瘤病人术后肠功能的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使病人早日进食,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在本院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腹腔镜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2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肠蠕动恢复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干预组术后腹胀发生率24%,对照组术后腹胀发生率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12.40±3.97)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5.04±4.28)h,对照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20.19±3.67)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6.12±3.30)h,两组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腹腔镜术后惠者腹胀的发生,有效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胡凯燕 《中国药业》2013,22(5):121-122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腹部手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锻炼,观察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2.27±7.20)h,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为(93.26±4.32)h;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8.93±12.15)h,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为(123.79±5.48)h,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胀情况(腹围差)比较,除术后24 h外,48~96h等时间段治疗组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采用红外线照射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提前,有利于降低腹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陈燕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219-222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温水足浴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后腹胀发生情况、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胃肠开始蠕动时间.结果 对照组出现腹胀31例,腹胀发生率为20.7%;观察组出现腹胀6例,腹胀发生率为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胃肠开始蠕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5.24 ±4.87)h与(23.64±6.12)h、(7.61±2.43)h与(11.20±4.4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温水足浴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妇科手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腹胀发生情况,缩短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胃肠开始蠕动时间,有效帮助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按压足三里穴位配合床上体操对外科腹部术后肛门排气的效果.方法 158例外科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9例,术前培训护士及实验组患者,手术后4h开始按压足三里,手术后6~8h协助患者进行床上体操运动;对照组按外科腹部手术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结果 实验组术后24h内肠鸣音恢复有62例,24 ~ 48 h有17例,明显早于对照组(x 2=17.57,P<0.05);比较肛门首次排气时间,10~24h实验组肛门排气29例,24 ~ 48 h 38例,48~72h 12例,明显早于对照组(x2=23.82,P<0.05).结论 外科腹部术后按压足三里穴位配合床上体操运动可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促进肛门早期排气,有预防腹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全麻患者术后渐进饮食的时间及方法.方法:将我院腹腔镜全麻手术无基础疾病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8h有饮食需求,意识清楚且无胃部不适,即先少量饮水,再逐渐进食;对照组患者则待患者肛门排气后方予饮食.分别于术后12h和术后24 h时评估患者口渴与饥饿感、恶心呕吐、腹胀及肛门排气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2 h及术后24 h对照组患者自觉口渴与饥饿的人数高于观察组,肛门排气的人数低于观察组(P<0.01).术后12h及术后24 h,2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循序渐进的饮食方式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何翔  舒春梅 《中国药业》2009,18(9):60-6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对患者用自控镇痛泵后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腹胀等情况。结果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观察组为24h,对照组为48h(P〈0.01);观察组腹胀、恶心、呕吐5例,对照组腹胀12例(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很大影响,可使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显著减少腹胀、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腔镜术后腹胀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以供参考。方法以201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A组)和(B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发生腹胀的原因。B组实施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的差异。结果腹腔镜术后腹胀与CO2残留、低血钾、麻醉药物、活动量少等因素有关。B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术后腹胀症状,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痛苦,对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应用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方案,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比较两组腹痛、腹胀、肠鸣音恢复、肛门首次排便时间、药物保留时间等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观察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保留灌肠法;对照组:传统保留灌肠法.结果 改良式保留灌肠因灌肠液在肠道内存留时间延长,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临床治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式中药保留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起着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配合穴位按摩对促进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维生素B1肌注,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中药敷脐配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早,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中药敷脐配合穴位按摩可以促进腹部手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EPISBO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禁食、胃肠减压、控制感染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热敷脐部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肠蠕动出现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自主排便时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首次肠蠕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自主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40%)、总有效率(92.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EPISBO,可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疗效优于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开塞露加生理盐水灌肠对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56例不完全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开塞露加生理盐水、肥皂水加生理盐水灌肠,并对特征性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的变化情况;和经治疗后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在改善腹痛、腹胀、排气排便、恶心呕吐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在改善恶心呕吐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在排气时间方面、排便时间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开塞露加生理盐水代替传统的肥皂水加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效果显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腹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施加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饮食干预、艾灸穴位、早期锻练和心理辅导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出现肛门排气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腹胀率为21.43%,对照组腹胀率为6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腹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29.45±4.20)h vs.(42.63±4.7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率,帮助患者及早排气,恢复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二、三期胆道残余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将75例二、三期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Ⅰ组予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Ⅱ组予以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Ⅲ组予以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观察3组治疗后患者术中手术时间、术中胃肠或胆管损伤例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残余或继发胆管结石例数、术后胆漏发生率、术后肠黏连肠梗阻例数、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3组患者75例均治愈出院,Ⅰ组病例,术中平均手术时间(120.43±19.05)min,平均出血(93.66±27.6)ml,无胃肠、胆管损伤及胆漏发生,术后切口感染2例,平均肛门排气时间(56.5±5.95)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76.6±10.68)h,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7.5±1.1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8±0.74)d,术后进食后出现腹胀3例、便秘2例、腹泻1例;术后残余肝胆管结石7例,继发胆管结石5例,术后肠黏连肠梗阻2例;Ⅱ组病例,术中平均手术时间(94.63±19.21)min,平均出血(73.57±27.38)ml,无胃肠、胆管损伤及胆漏发生,中转开腹1例,平均肛门排气时间(37.03±3.9)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70±6.10)h,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5.43±1.0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4±0.55)d,术后进食后出现腹胀2例、便秘1例、腹泻1例;继发胆管结石3例;Ⅲ组病例术中平均手术时间(94.33±19.11)min,平均出血(73.75±27.83)ml,无胃肠、胆管损伤及胆漏发生,中转开腹1例,平均肛门排气时间(35.03±3.39)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61±6.10)h,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5.14±1.2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0.45)d,术后进食后出现腹胀1例、便秘0例、腹泻1例;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二、三期胆道残余结石,在临床上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